谢龙
摘 要:互联网时代,我国信息技术渐渐走向了普及化的发展趋势,且为教学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实现教学创新、革新教学模式的得力助手,鉴于此,本文基于高中物理课程,简要分析了微视频在教学领域的应用价值与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相关应用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微视频资源;应用路径
引言:
现阶段,高中物理的知识内容对部分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且内容较为繁杂,自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物理常常会感到吃力,而微视频资源的应用则可有效帮助学生找出物理重难点知识,并在短期内使其掌握核心知识内容,不仅充分利用了学习时间,还有助于学生提升物理学习效率,树立学习信心[1]。
一、教学价值简析
(一)有助于兴趣提升
物理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对学生抽象思维有着较高要求,部分思维缺乏灵活性的学生常常会因此而出现物理学习困境,仅依靠教师口头描述的知识,物理知识难以充分被学生掌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利用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全部的教学难点近乎是无法实现的,而微视频资源的融入,不仅在内容方面有着简要精炼的优势,还具备了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教学价值,可使学生在简短的时间内、活跃的气氛中高效率掌握重点知识。
(二)有助于强化认知
实验与观察是构成物理学科的关键性要素,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由于教学设备因素、课时安排因素等诸多原因导致实验课程不理想,而微视频的应用则可妥善解决此项问题,教师可将所讲知识的实验步骤制作成为简短精炼的微视频,授课时进行播放,如此一来可使学生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的现象以及各实验流程,有助于强化学生认知。
(三)有助于巩固知识
微视频不仅可被应用至高中物理课堂内,还可在授课完毕之后,将微视频以文件形式传至微信学习讨论组,方便学生即时复习、巩固知识。
二、教学策略探析
(一)与情境教学法相融合
在课堂中,可通过微视频教学营造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1)在制作微视频时,将“提升教学质量、发散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作为制作准则(2)在授课时,以此为基础,适时采取启发式教学、指导与鼓励,引领学生走近物理、沉浸在探究知识的思路之中,继而有效巩固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率。例如在“电流”这一模块的讲解中,由于学生不能通过肉眼观察到电荷的流动现象,导致部分抽象思维较弱的学生学习电流知识时较为吃力,鉴于此,笔者为使学生们对电流的印象和理解更加具体、深入,在引领学生自主浏览、交流了教材中概念性知识之后,通过微视频为学生创建了形象、具体化的电荷物理模型,并通过视频为学生演示了电荷的流动规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科学利用微视频
现如今,网络资源繁杂多样、视频质量也存在差异,鉴于此,选取微视频时需始终秉持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就是从教材角度出发,依据学生实际需求,结合最终教学指标,对视频进行合理的筛选、加工和删减,继而有效避免视频叙述繁杂、内容不严谨而导致的负面教学成效。例如,为学生讲解“摩擦力”知识时,为有效发挥微视频的教学功能,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微视频引领学生思考影响摩擦力的原因,视频中,一物体在地面呈现静止状态,当人推动该物体时,依旧未动。(2)将其放置于传送带上时,物体随着传输带开始运动。(3)在学生观看过视频后,笔者通过适时启发,引领学生开始自主思考摩擦面与摩擦力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影响摩擦力的主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数学生往往会由于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度不足,仅依据表面现象妄下判断,而微视频却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其中存在的物理知识。
(四)应用于总结教学中
如上文所讲,微视频有着提升兴趣、强化认知、巩固知识的应用价值,而物理学知识在高中阶段有着极强的模块化特征,主要可被具体划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这几个模块,而每一模块的最终目标都指向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故而在完成每一单元、每一学期的物理教学工作后,总结教学往往是每位物理教师必不可少的教学步骤,而“微视频”在此环节中的有机融入,可有效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巩固教学成果。例如,在完成“电磁学”这一单元的教学工作后,笔者将其划分成为了电磁学、磁学、电学这几个重要模块,并分别制成了十分钟之内的微视频课件,主要总结概述了此章节的学习难点,穿插了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案例,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构建学习框架的同时,有效达成了总结教学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总之,微视频教学不仅是新课标背景下的教学衍生物,更是实现教学改革、教学发展的必经之路,教师需善于引用、善于制作微视频,通过与情境教学、总结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不断提升教学成效[2]。
参考文献:
[1]陈立峰.“微视频”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02):125-126.
[2]肖荣强,隋健.高中物理教学中灵活使用微视频资源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