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惠英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识字又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其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语言,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识字教学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發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以便为其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对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作些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大多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由于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更是在极大程度上造成了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极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着力于改变以往单一机械的教学模式,使识字教学更富趣味性,并通过适时地向学生渗透识字方法来不断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从而获取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一、利用游戏形式,调动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学习情绪和学习能量的调节者,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对于一门学科的学习更是在极大程度上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基于此,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不妨利用游戏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样不仅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完《传统节日》这课中的生字后,为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我将“放鞭炮”这一游戏引入了识字教学之中。首先,我将课前准备好的写有生字的红纸条挂在竹竿上作为“鞭炮”。之后,我让一名学生取“炮”,即展开纸条后读出上面的汉字。若读对了,其他学生就跟读,代表“炮”放响了;若读错了,其他学生便发出“呲”的声音,表示“炮”没放响。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比如“摘果子”“猜哑谜”“盖房子”“投篮球”等等。通过将趣味游戏引入低年级识字教学之中,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还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了生字,可谓是事半功倍。
二、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学生识字空间
在生活中识字,作为对课堂识字的巩固与补充,是一种重要的识字方法。在进入小学前,学生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并积累了许多语言信息。因此,在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向学生教授汉字之外,还应充分利用好生活这个大课堂,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我通常会采取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在亲身体验中完成识字学习。比如,举办“我是小小售货员”“动物运动会”“我当小导游”和“娃娃超市”等识字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会从生活中搜集素材,这便在无形之中拓宽了学生的识字空间。之后,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便会基于自己所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编排与创造,这便在极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标签、包装袋,并将其剪下来,贴在本上,针对其中不认识的汉字要及时向老师或家长请教。在制作这个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享受到了识字的乐趣,而且还在极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识字空间,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渗透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但他们识字往往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学过的生字不进行及时地复习和巩固,就很容易回生。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基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适时地向其渗透一些识字方法,这无论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抑或是对于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实际上,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常用的识字方法有:1.利用基本字记忆字形;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字形;3.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记忆字形;4.利用部首的变化记忆字形等。以“形声识字法”为例,形声字大多是左形右声、右形左声或上形下声的字等。左形右声的字,一般左边是部首,表示属类、动作等,右边是字本音,如钢、铜等,左边表示金属,右边便是字本音;又如抓、揉、抱等,都与手有关系。这样,通过向学生渗透识字方法,不仅增强了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趣味游戏、实践活动的开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并做到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一般方法,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学才.农村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策略探究[J].甘肃教育,2018(18):88.
[2]石劳创.农村小学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书育人,2017(3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