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学习App以其学习资源丰富、操作简单便捷而成为小学英语基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英语学习App来增强学生的单词记忆、听力口语等基础知识学习,同时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互动学习和评价反馈,这对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学习App;小学英语;基础知识;训练
【作者简介】万伊若,重庆市巴蜀小学。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英语学习App以其学习资源丰富、操作简单便捷而成为小学英语基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小学英语基础教学就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简单的英语沟通能力。如何把小学英语学习App 作为一种辅助学生英语学习的工具,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每位小学英语教师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单词记忆
单词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加上英语学习的抽象性,小学生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单词。教师如果适当采用英语学习App 应用程序,就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例如针对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使用“百词斩”打卡软件,该软件生动地讲解单词,让学生感觉既有趣又容易记,这样每天能记忆二十个左右单词,日积月累,成效十分显著。该App还可以生成记忆词库,定期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单词。再如“开心词场”App,该软件不仅词汇量大,使用起来也很方便,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加深对课文故事的阅读和理解。
二、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听力训练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听力一直是小学生的弱项。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课外用英语听力App加强听力训练,不但有利于字词句的学习,而且还有利于今后与外国友人进行简单交流沟通,对提高听力水平很有帮助。建议教师采用“纳米盒”音频App 软件作为学生课外听力辅助学习工具,该软件拥有丰富的课本点读资源,包括语、数、英等学科及各类出版社的课本点读资源,可操作性强,尤其是模拟课本点读,几乎和课本一模一样,点哪里读哪里,这对于1-4年级的孩子来说,非常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
三、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口语练习
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体现。加强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提高小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既是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要。口语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时间练习远远不够。如果教师采用口语训练类小学英语教学App,不仅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形成好学、乐学的良性循环。
四、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互动学习
传统小学英语学习模式通常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以单向传授知识为主,仅限于师生互动。互动性是英语学习App的重要特性,英语学习App可以构建多元互动学习模式,该模式除了可以更好地加强师生互动外,还可以加强生生之间、师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是师生互动。利用英语学习App学习平台,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二是生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建构理论下合作学习的实践形式,利用英语学习App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利用平台中的“小游戏”和“小测验”,引导生生之间进行互助探究学习,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家长参与互动。家长通过英语学习App,及时了解学生的英语练习、测验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实时督促学习,还可以通过平台的 “亲子读书会”,家长与孩子共同分享英语故事,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五、利用英语学习App强化评价反馈
教学评价反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利用英语学习App的评价反馈功能,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桥梁。这类软件较多,例如“一起作业网”App英语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随时查看每位学生作业完成的详细情况,以及全班同学作业得分情况的统计排序,从而可以给每位学生提出改进意见,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学生使用软件完成家庭作业后,软件会自动提交“作业报告”,及时对作业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学生可以浏览查阅做题情况和教师的反馈意见,这对学生的学习也很有帮助。
六、结语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不同的英语学习App作為辅助教学手段,是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学习,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如何通过英语学习App来提高小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基本知识和简单的英语沟通能力,如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家长互动,利用软件的评价反馈功能,不断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还需要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顾文超.互联网时代小学英语教学APP的应用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9):19-20.
[2]闫佳坤.APP技术下小学英语教学变革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12):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