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昕
摘要:特殊教育所招收的生源范围较广且差异性较大,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不同,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对学生差异性的重视,使每个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语文作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文化价值观念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的关键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保证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的同时,重视对特殊教育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具体途径
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由于身体的缺陷或其他方面原因,性格情绪较为敏感偏激,因此更需要教师重视对其心理疏导,使学生能够在感受到教师真切关爱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未来的生活。而语文作为培养学生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成长为积极乐观的国家栋梁之材。[1]
一、特殊教育体系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现代教育要求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期望能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科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产生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需求的综合人才。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一般都是身心存在一定缺陷或问题儿童,并且小学生思维意识发育并不完善,性格情绪较为敏感,十分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如果教师不及时发现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就会出现学生自闭、自卑、性格偏激、嫉妒甚至出现自残的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发育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因为自身或外部因素而产生的不良因素,引导学生能够从思想误区中走出来,防止其因为思想错误而出现的负面行为。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中,激发参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并在语言学习与阅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推动身心的全面发展。由于语文知识本身就渗透了许多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情感表达,可以使学生在参与知识学习时,通过教师正确的心理疏导,保证自身三观与道德素养的建立。而且语文教材编写人员在挑选课文录入时,都会选择具有人生哲理、处世之道以及各种含义深刻的名言警句,可以帮助学生逐渐对自身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进行有效规范,从而在气氛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既完成对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又能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2]
二、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
作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最重要的陪伴者,教师的言行能够对学生的行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为了维护特殊教育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需要教师通过对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潜移默化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并树立其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解决自身存在的心理困惑与问题。例如在开展“从小就要学本领”的授课内容时,本节课需要学生可以在掌握生字的同时,可以利用生字进行组词,并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与主动学习各项本领的意识,成长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所以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讲述自身有关独立与学习本领的故事,在有效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意识到独立自主与掌握一门本领的重要性,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在积极良好的心态中与教师的影响下,使自己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3]
2.鼓励学生发现自身潜能
虽然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其学习潜力与学习需求一样需要教师挖掘。所以为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能够积极地与学生建立有效地互动桥梁,使学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才能真正地敞开心扉,向教师倾诉自己于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这样教师才能在更有目的性的帮助学生解决困惑的过程中,收集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实际需求,才能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性格特点,设计出符合其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并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渗透其中。另外,语文学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因此教师也需要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可以在熟悉的情境中,快速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并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中与教师的鼓励下,充分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从而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更多技能,并学以致用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中。[4]
3.积极举办语文课阅读活动
由于语文教材内容有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选择可以提升其阅读积极性的书籍内容,并保证书籍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思想观念地树立。而且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往往性格较为敏感,安静的阅读活动往往更适合感受书籍中所描绘的喜怒哀乐,并与作者进行有效的情感共鸣,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并为自身未来的更好发展方向指明道路。另外,教师需要在带领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时,要定期与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探讨,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5]
结语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与普通学生同样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由于其身心上的缺点或其他因素,需要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保证语文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丽娟.浅谈特教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18):52.
[2]陈丽娟.家校融合理念下的人文关怀——浅析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9(09):60-61.
[3]刘超.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9(19):102-103.
[4]李海茹.怎么有效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效果[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三卷)[C].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3.
[5]兰琦.探究如何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A].《同行》2015年9月(上)[C].安徽同行杂志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