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晓 徐亚君
随着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开展,班本活动被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所关注,但对于班本活动下的集体活动认识较为感性,在生成中遇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困惑。本文根据班本活动《挖笋去》集体系列活动生成进行了初步的摸索。
一、班本活动的由来
1.主题来源
在中班下“春天真美”主题进行中,我们带着孩子们寻找春天。路上,经过竹园,看到钻出地面的雷笋,孩子们特别的兴奋,“你们快看,有笋宝宝。”“哪里哪里”“我也找到了,在这里。”“哇,这里真的有笋宝宝啊。”“这个笋宝宝是从泥土里面长出来的。”……孩子们不停地交流着关于笋的话题。他们的言语、表情,让我们意识到他们对挖笋的兴趣。是简单地让孩子们直接进行一次挖笋,还是借助这个兴趣点生长出一些相关活动,促进孩子们相关经验的获得,为此我们展开了讨论。
2.材料与环境的提供与创设
汤浦地处乡镇街道,依傍小舜江水库,沿路大片的竹园形成了其独有的雷笋特色,区域的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及环境。家庭中基本上都有笋园,能为孩子们的探索活动提供场所、工具及挖笋的方法支持。
3.儿童的兴趣点和前期经验
前期,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很多孩子知道笋的外形特征,也知道笋宝宝是在竹园里的泥土里长出来的,小朋友们还知道笋可以做成很多菜。他们的问题:笋宝宝是怎么挖出来的,笋宝宝是不是种子长大的。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价值识别,识别主题目标与《指南》目标之间的关联。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
1.确立主题活动目标
(1)乐意亲近大自然,感受春天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知道雷筍是春天特有的。
(2)感知竹笋的基本特征,了解挖笋的基本工具,积极参与挖笋活动。
(3)再找找、挖挖、剥剥的过程中,发展自主探究能力、同伴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梳理主题活动内容
三、集体活动生成案例
集体实践活动:第一次挖笋
1.出发
在挖笋之前,孩子们做好计划,找好工具,自由结伴进行分组,第一次挖笋活动开始了。
2.活动
来到竹园,孩子们特别兴奋,纷纷拿上工具,迫不及待地开始行动。
(1)铲子来帮忙
培杰组他们拿来的工具是自然角的小铲子,培杰指挥着组里的小朋友,当笋宝宝露出来一些的时候,晖晖就用力地拔了出来,笋被拔断了,雨婷说:“不对不对,可以用拧,像拧香肠一样”于是,培杰试着往一个方向拧,“哇,我成功了!”“你的笋宝宝破了,你看,笋宝宝的肉还在土里。”萱萱指着地上的笋宝宝说道。孩子们看着露出地面的笋宝宝无计可施。雨婷说:“要么用锄头切,我去借一把锄头过来切。”孩子们又开始行动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选择的是自然角中常用的铲子,它可以将笋宝宝的旁边的泥土铲开,但是不能将笋切下来,孩子们纷纷想办法,开始用拔,拧的方法,结果笋被拔断,拧破了,又通过借工具来推动活动的开展。
(2)玩转大锄头
波波组备的工具大锄头,“我们先把泥土挖开一下,再把笋切下来。”于是,孩子们开始行动,没挖几下就停了,“这个锄头太重了,挖不动”,毛渤杭自告奋勇进行尝试,当一锄头下去,只听见“啊,好痛啊。”我连忙过去查看情况,原来碰到雯雯了,还好并无大碍。“宋老师,这个柄太长了呀”博航急着说着,于是同伴们尝试一个人拿着头,一个人拿着后面,把握方向,可是还是失败了。经过讨论,大家决定把柄锯掉一些,孩子们挖起来比较成功,不一会儿一株株长短不一的笋宝宝就躺在地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在探究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尝试、讨论,请外援,改造适合的来解决问题,呈现的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
(3)小锄头大用处
小锄头这边的小朋友们正挖着笋宝宝,他们把笋宝宝旁边的泥土挖开,没过多久,孩子们都挖不动了。“这个土怎么这么硬,挖的我累死了”“我也累死了,挖笋这么累的,我都挖不动了”鑫榆说:“我知道了,我们可以踩进去。”于是,董清扶住锄头,鑫榆用力地把锄头踩进泥土,“你们快来一起踩。”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泥土被挖开了许多,泥土里的笋宝宝也露出来一些,孩子们将笋宝宝切了下来。
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全程都是在挖的进行时,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到底的品质被他们呈现得淋漓尽致。
在整一个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呈现的是一个自主、自发的深度探索过程,从提出问题—已有经验的对接—第二次实践活动—发现新问题—同伴互助寻找答案,孩子在失败之后他们不是想着去问老师,请帮忙,而是与同伴一起进行猜测,想办法,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小朋友通过经验的分享来进行同伴学习。
3.交流
返回幼儿园后,孩子们们纷纷将自己挖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的,有什么方法和小朋友进行了分享,大锄头组还将自己自制的工具给小朋友欣赏。孩子们也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我们挖来的笋宝宝有的只有外面的壳里面没有肉,有的长一些的笋宝宝里面的肉只有一点点?
又是一个下雨天的早晨,小记者们带回了好消息,小朋友们终于用伞了。孩子们都开心极了,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感兴趣、会思考、愿表达、懂关爱,他们获得的经验是整合的,促进的能力是多元的。
4.生成网络——集思广益共制定
整个生成活动中,我们在跟随幼儿兴趣点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明确主题,与幼儿一起制定了主题网络和计划。
二、生成的推广
一个生成课程的继续还是结束,取决于幼儿的兴趣点。我们发现,本次生成幼儿的兴趣度只增不减,由此我们将送伞活动投射到本班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也能体验送伞的情境。从小组尝试到集体推广,从积极的师幼互动到有效的家园联动。
三、后续新篇章
在春雨绵绵中,霄霄说;“每天下雨都不能去外面玩啊。”亦亦说:“好想太阳公公啊,它一出来天气就晴了,我们就可以去外面玩了。”扣扣说:“我们来画太阳公公吧,画着画着太阳公公就来了吧。”生成课程儿童都充分参与其中,教师则为儿童的探究提供支持,教师要做的便是发现孩子的学习轨迹,用心观察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不断给予孩子支持和引导,促进孩子的学习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