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逐渐成社会的主流文化,引导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的盛行,对长久以来学校倡导并实施的精英教育提出了挑战。多元的文化形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文化语境,想要将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大众文化这一课程资源对转变大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文化;课程资源;教学方式
在“文化”前面加上限定词“大众”,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变化。“大众文化”这一术语产生于西方,学界对它有各种表述。一为“mass culture”,一为“popular culture”。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家霍克海默、阿道尔諾认为大众文化该表述为“mass culture”,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已经把个人物化、非个人化,因此,他们对大众文化采取否定或批判的态度。而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认为大众文化是民众为自己创造的东西,带有积极的方面,对其持肯定及赞成的态度。后者被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推崇而被扩展。关于“大众”(popular),威廉斯认为有四种含义:为很多人所喜欢、质量低劣的作品、被特意用来赢取人们喜爱的作品、人们为自己而创造的文化。
国内学者对大众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初到中期,由于受到当时政治理念和经济形态的制约,大多数人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即认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学界开始对大众文化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1994年《东方》第五期里发表的李泽厚与王德胜的对话录是引起学界对大众文化重新认识的导火索,李泽厚认为要“正视大众文化在当前的积极性、正面性功能”。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日益多元化,加之费斯克著作的译介和文化研究理论的引进,学界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也更丰富、复杂和多元。
大众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复杂,很难为其下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唯一的定义,这里结合王一川教授对大众文化的定义,在操作层面上对其做一个界定:大众文化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以大众媒介为载体的文化样式,它包括大众媒体作品及其所传达的语言、习惯和意识形态等,具有商品性、技术性、娱乐性、民主性、感性等特征。
一、大众文化的特点
(一)贴近现实生活
从本质上来看,大众文化是一种以满足公众生存生活、娱乐、发展为目的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反映普通人的生活,因而更容易被普通人所关注和接受。例如,人们在观看电视剧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会随着剧情的发展一同哭、一同笑、一同紧张。这是因为电视剧将普通人的现实生活演绎出来,不过它将矛盾激化、升级,使剧中的生活反映了真实生活,但又高于生活。
文化本身就来源于生活,人民大众创造了生活,同时也成就了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所关注与反映的正是人们当下的生活,所以更容易引起公众的共鸣。大学生也被大众文化所包围,流行歌曲、网络、电视、电影、漫画等,让他们精神得到放松的同时,也教会了他们很多生活知识,教他们如何面对生活。这是一些反映学习、生活的动漫、网络小说受到大学生追捧的原因,他们在这些文化样式里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思考。
(二)注重内心感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同时,将目光转向精神文化的追求。他们更想寻找一种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为自己的情感找到一种寄托或者寻找一个自我宣泄方式。大众文化这一文化形态满足了大众这一需求。大众文化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更加注重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及自我地位的确立。
(三)表达大众诉求
大众文化在当前社会形态下,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大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大众的文化,由大众生产、大众消费,可以满足大众对娱乐生活的需求,也为大众表达心声提供了平台。与之前的精英文化相比,大众文化更注重自我心声的表达,将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要求生动地表达出来,这难免会让一些人表现得极度自我和自恋,但是大众文化还是为大众表达个人诉求提供了渠道。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一)对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
阅读是一种要多种心理因素参与其中的复杂的心理过程。然而,图像阅读、网络阅读都趋向于快速化、直观化和浅表化,深层次的内涵被浅显易懂、娱乐化的故事情节所代替,致使学生的阅读往往停留在故事情节上,而忽略了对文本的审美意蕴及其深层次内涵的挖掘。这样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学生的阅读视野也就变得狭窄、单一。
阅读是人的大脑经过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逻辑活动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一种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人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又是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强化和训练得来的。阅读过多的大众文化会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虽然大众文化信息量很大,可以使学生阅读面扩大,但是过多的图像化、直观化、表面化的阅读却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弱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处理深层次信息的能力。这是因为“人脑对于抽象文字的处理过程要比图像、画面困难得多,当表面的华丽取代了深层次的内涵,当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思考,”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慢慢地消退了。
(二)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虽然大众文化也有深刻含义的作品,但是对于刚刚结束升学压力、即将面对的就业压力的大学生更倾向于追求那些轻松搞笑的文化形式,他们往往沉迷于电子游戏、网络小说、肥皂剧、电视综艺节目、流行歌曲之中,其内容大多是虚幻的东西。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大众文化产品的这种“虚幻性”向青年学生描绘了一幅幅白日梦般的“世界图景”:没有规律,只有巧合;没有悲剧,只有喜剧;不用思考,只需感觉;一个个梦想成真,一次次化险为夷;历史可以任意“戏说”,人生可以随便“调侃”。而真实的社会矛盾、生活的艰辛和奋斗的困苦却被这一系列“美丽的假象”过滤了,掩盖了。这样一来,大学生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思想走向越来越“童话化”,虽然接受的信息很多,但是深度思维的能力很弱,一旦面临真实的社会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幼稚简单。
三、大众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倡导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当人们把自身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人类的真正主体性才开始形成。因为它意味着,人真正摆脱了对自然、社会必然性的束缚与限制,他的活动动机不再是由外在的生存需要所施加于他的,而是他自身各方面的充分、完美、全面的发展构成了他全部活动的目的。”这意味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关注学生心灵世界的发展,因为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对他的价值观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把握住正确的价值观,才不会在各种各样的文化潮流面前迷失方向,失去立场,进而导致堕落。
“传递价值观历来是,现在也仍然是文明的一项任务。社会要生存和发展——要使它完美和朝着社会全体成员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这就需要价值观的教育。”而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科,其教育目的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其生命发展。我们“要通过价值观的引导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多元的文化观,自尊、自爱、自重的品质,以及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的态度。”由此可见,价值观的正确与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二)陶冶真善美的情感
教育的本意就是将人性中美的、善的因素一点一点地唤醒,并慢慢地积累这些因素,进而塑造具有完整人格、人性良知的人。人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语文,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而大众文化又与生活相融合,所以提升大学生的语文素养,要依托语文这一媒体。语文本身就是真善美的承载体,能够最直接、最感性地呈现真善美。语文教学同时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因此,语文教育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发扬文化中真善美的元素,培养人对真善美的向往之情。
大众文化具有商业性,它在推广时将目光集中在其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以及为发行者带来的经济利益上,而忽略了这种文化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暴力、色情、虚伪、欺骗等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在网络小说、漫画、流行歌曲、电视剧、电影中比比皆是,这些情绪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但是大学生面对这么庞杂的文化形态,又加上自身社会生活经验缺乏、判断能力薄弱,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生不知道哪些是可以接受,哪些要避而远之,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在接受大众文化时成了一个回收站,什么东西都收。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成为学生前进路上的向导。
广大教师面对大众文化不应视若无睹,而要有开放的心理和态度,勇于挑战,引领学生在社会文化市场中寻找有益的教学资源,合理选择、去粗取精,拓宽传统文化教育领域,而且要对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进行补充和丰富,构建一个与时俱进、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师想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关注社会动态,并对大众文化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才能引导学生做出正确选择。
参考文献:
[1][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譯.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2]关鑫,陈树生.浅析大众文化时代下的中学生阅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3]张秉福.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J].教育现代化,2004(2).
[4]黄育馥.国外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2004(4).
[5]刘正伟.国际语文课程与教学比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6]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大众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人
文素养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018。
作者简介:王晓璐(1983-),女,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
(责任编辑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