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德育要求,就是要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基本的生物学观点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突飞猛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农村的经济水平得到迅猛提高,但农村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落后,便不利于学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物教学;德育
一、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意义
生物学科作为当今教育的必修科目,其本身就包含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因而生物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当今时代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因而生物学科更能恰当地对学生进行环境道德的教育,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世界观;生物学科中蕴含的严谨科学的治学态度,以及探求真相的思维能力,都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不仅能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而且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公民;不仅能提升精英人才的素质,达成我国德育教育的目标,而且能够惠及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民族文明素养,从而促进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二、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现状简析
1.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致使德育工作有投入无产出。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教师、学校乃至社会都未曾改变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发展、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办学质量以及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有业绩,学校就有光彩,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成为趋之若骛的对象;而思想品德和良性道德总是呈隐性状态存在,其效益短时间很不容易凸显,因而,学校特别在农村中学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教育上,学校德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学时间要多少有多少,德育时间剩多少是多少”的尴尬被动局面
2.家庭与社会的不利因素,冲淡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随着单亲家庭、外出务工家庭的增多,这些特殊背景的学生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部分学生个人利己思想严重,社会公德意识较差,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缺失,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的分辨能力还需进一步增强。随着物欲的膨胀,社会低级庸俗文化渐次向校园侵蚀,网络上的血腥暴力游戏、黄色信息,社会上泛滥的“拜金主义”,攀比之风,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遗忘,盲目崇拜“美丽而空洞”的潮流,这些已严重危害农村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如何实施生物学科所蕴含的的德育教育
1.感悟爱国主义教育
生物教材中记载了我国地大物博,动植物资源丰富,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孕育了丰富的植物物种和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我国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达3 万多种,居世界第三;我国还有大熊猫、银杉、水杉等闻名世界的特有物种;果树的物种数我国居于世界首位;水稻、大豆、粟等20 多种农作物都起源于我国。这些丰富多产的生物物种,尤其是罕有物种和居世界前列的物种,教师在介绍这部分内容时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对国家产生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力,进而点燃他们的爱国激情,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
生物教材中还记载了许多我国在生物科技方面的成就,比如1993年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比原本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平均增产15%每公顷,不仅解决了作为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的我国的粮食问题,也给全世界提供了足够量的粮食,如果能抓住这一點再适当增加一些关于三年灾害等饥荒时期的材料,一定能促进学生对我国的科学研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对生物科学研究产生更大的兴趣。
2.养成生态意识的教育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严重。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增强生态意识,逐步形成观察自然界的生态学观点。也就是所有的生物都置身于一定的生态系统中,而生态系中的一切事物在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我们要宏观的看问题、整体的认识事物,即观察自然界的任何一个事物,都应将其作为某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虑。
我们列举了我国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水库的建设,在论证过程中就充分考虑了对生态方面的影响。淮河两岸小造纸厂的关闭、长江的综合治理,都是生态学观点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的体现。爱鸟周、植树节等活动举国参与,也反映了生态意识已逐渐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例如教材中提到野马、新疆虎的灭绝,毛脉蕨等野生植物的绝迹,大熊猫、野骆驼、金丝猴、人参、珙桐、银杉等处于濒危灭绝的状态,教师通过介绍这些材料,让学生在为我国丰富的生物资源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能体味到物种的渐渐消亡,从而认识到人类面临的危险,增进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合理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3.健全法制教育
通过对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明白生男生女的几率是一样的。破除那种歧视妇女残害女婴的封建残余思想,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学习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提倡优生优育,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严格执行《婚姻法》。另外,针对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一情况,教育同学们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等,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意识,争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4.注重青春期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四五岁的青少年,他们正处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阶段,通过对他们进行青春期的教育,使同学们认识到人在进人了青春期以后,虽然有了生殖能力,但身体其他器官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意志和思维比较薄弱,模仿能力强,自治能力差,往往因冲动而产生性方面的一些问题,甚至出现性失误。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教育同学们要利用青春期这一有利时机,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以消除同学们对异性的神秘感,防止腐朽封建思想的影响,引导同学们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作者简介:向春梅,1987.3,女,湖北枝江,本科,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生物、现代农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