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

2020-10-21 11:18泮月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6期
关键词:所学探究评价

泮月波

摘 要:我国教育事业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从来没有懈怠过,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随着新课改的出现,更加科学且有价值的教学方式被运用到教学中,其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小学数学逻辑性强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致使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障,加上学生积极性不够,学习兴趣被限制,更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奠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

引言

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事业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传统的数学授课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而在教学中,教师对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能力。

1要重视对课堂引入的新颖性

经过长期的实践教学,不难发现课堂引入的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与关注,良好的课堂引入会极大地保障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注意力以及兴趣点,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确保课堂引入内容的风趣与实用价值,确保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在课堂正式开始前被调动起来,只有把握住这一要点,才能保证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开展的有效性。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容易被带偏,课堂引入的吸引力并不足以维持学生整节课程的兴趣与关注度,为了保证学生注意力一直在教学上,教师除了要保证课堂引入的新颖和趣味,在课堂中也需要重视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可以通过趣味延伸、趣味活动等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的关注点能够一直处于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课堂引入还是课堂中穿插的趣味性内容,都要遵守适度性、实用性原则。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样能有效促使学生之间进行优势互补。上课初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原则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合作小组以3-4人为宜)。学生合作小组组建完成后,教师要给每位学生合作的岗位和角色。例如,在教学数学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分别扮演营业员、收银员、顾客、保安等角色。再如,在教學“实际测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小组,让他们在学校的操场上准确地测出10米的距离,使测量、记录、计算、汇报都落实到人,每人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分工合作,这既充分提升了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所谓自主学习习惯即学习者在自主学习中具备的自动化学习意识和行为,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因而小学数学教师理应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首先培养课前预习习惯;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提前做好各项计划才能有条不紊的推进事件,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如此。预习是数学教学重要组成内容,通过合理且有效的预习能让学生对即将而来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最重要明确重难点知识在哪,便于课堂学习中能有倾向性的倾听教师讲解。与此同时做好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紧跟教师步骤,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预习中要先明确该预习哪些知识点并做些和即将所学知识相关习题并能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数学教师要合理控制学生预习时间,或让学生准备预习本记录每次预习内容、时间、做的习题内容、已掌握知识点或自身存在的疑惑,由此一来能促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情,便于合理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培养学生良好听课习惯;课堂听课质量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必然有利于促使学生高效掌握知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在正式授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笔记本、练习本和教科书,其中笔记本是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组成,在于记录教师讲述的重难点知识以及记录相关题型和练习题等解题方法。事实上记笔记能归纳总结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巩固所学知识。关键的点在于能促使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教师讲授上,提高学习效率。第三培养课后复习习惯;复习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所学知识记忆,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因为在复习中能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并将其系统化,促使学生融会贯通。相关研究指出,人的大脑都有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因而需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使其在大脑中形成深刻印象。数学学科显著的特点即知识点繁琐且复杂,只有课后复习才能高效掌握,因而需要让学生掌握有效复习方法,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率。

4不断地自我反思,提高自主探究教学的成效

从教师教学的过程来看,既有教学设计,也有自我反思,才能让教学工作越来越完善,使得教学模式越来越成型,执行的过程越来越高效。那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也需要有更多的自我反思的环节,通过自我评价,加强他们的元认知思维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发起者,而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所以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还处在被动的地位,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将评价的主体进一步扩大话,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能够在老师的评价下同学相互之间的评价下,已经学生自评的过程中明确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成绩表现以及采取的学习策略思维方式的特点。所以,这进一步的提升了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的水平。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培养小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重要课程,对于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是提高学习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 顾成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9(3).

[2] 潘永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读写算,2018(30).

[3] 岳现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8(6)

[4] 陈永平.试论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109+96.

猜你喜欢
所学探究评价
设问引导探究
非所学
非所学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