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浪
摘 要:孔子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的精华部分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之中,作为一部集这位教育大师四十余年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论思想结晶的宏伟巨著,它成为了世界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遗产,在国际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孔子《论语》一书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给了我们许多语文教学上的重要提示,其语文教育观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现代语文教学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论语》;语文教育;启示
孔子毕生致力于教育教学事业,是一位尽职尽着且深受别人爱戴的好老师,可称教师的优秀典范,他门下若干优秀的弟子。也是后世教师学习的典范。比如:爱学生,终于教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知行统一;立志乐道,持之以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后生可畏,教学相长;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思想,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谈《论语》对语文教师的启示:
一、语文教师要注重以生为本
孔子教育中的精华是树立“生本位”,这也是我们推行语文教育的重点。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使更多的平民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他认为人是具有可教性和可塑性的,人的先天素质固然有高下,但是除了少数的生而知之者和部分不学习的人,其余大部分人是相差不大的,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后天的学习造成的。所以孔子在他的私学中采用了比较开放的学习新式。这也应该是“孔子学生号三千焉”的原因。
因此,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要学会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表达自我见解,创设学生独立思考情境。我们应当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感悟领会,注意学生个性差异,加强学生个性化的语文训练,学生只有在其中主体性得到充分尊重和发挥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主题人格。在实现新课改时,我们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民族优秀的文化哺育后代,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舍弃了这些精神,就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二、语文教师要注重教学相长
在教学活动中,孔子始终以一种谦虚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真诚的交流知识、探讨问题。传统教学认为老师是全知全能的。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老师先备课,然后按照备课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讲给学生听,学生则跟着老师的思路被动的学习。决定学生的优秀与否就看上课记的内容全不全,老师讲的懂不懂。由此看来现在的学生还不如孔子的学生那样“逍遥自在”,孔子的教学内容灵活有趣,教学过程平易近人,这样的老师放在现在,怎能不受学生欢迎?
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把教学过程当作学习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看,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是借助教材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教材中的内容,大都是名家名篇,包含丰富的哲理。对名篇名家的解读是没有终点的,因为随着日渐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日渐提高的文学修养,教学者会不断从作品中读出新的内容,来启发学生的心灵,这对语文教师的专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其次,从解读的角度看,100个人就有100个哈姆莱特,面对古今中外的名篇名家,我们怎么才能达到和他们的情感交融?我想没有哪一个語文老师敢打包票的说自己已经完全读懂了这些作品吧!所以,语文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做老师的只有怀着谦虚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认真钻研,从中吸收营养,和学生平等的交流,也和孔子一样不断从学生的反应中得到启发,那么,老师的知识、修养水平、教学能力才能不断的发展和提高。
三、语文老师要注重自身修养
孔子在《论语》中明确的提出了“修己”观。提出了四种人的概念:圣人、贤人、君子、小人。圣人和贤人都是完美的人,一般人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因此,孔子的教学目标就是“君子”,这就需要通过修己来达到了。
孔子讲为人师表首重“人文性”的修养。孔子认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我想“不言之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语文教师当为人师,少说多做,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典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接受教育。
除此之外,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身心成长的规律,减少额外的干预,像孔子那样以教育情境的熏陶。就像王辉说的“最好的教育者不是那些拥有鲜花和掌声的人,而是那些担当无为之教而默默无闻以至于大家不知有之的得道者”,只有我们做到了不对学生的成长横加干涉,只是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去学习、去体会、去发现。去学会“修己”,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省会,才能发挥个性和创造性。
四、语文教师要热爱生活
作为一名高三教师每天7点踏进课堂早读,到傍晚7点才离开学校,在课堂上度过的时间几乎成了我们每天生活的全部重心。孔子从事教学是基于他的人生理想,通过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他赢得了荣誉。成就了自己的辉煌。而我们大多数普通的教师。追求的是平凡的生活,希望每天的生活都有价值,富有新意。那么,教学过程对我们就该富有生活的意义,我们应该在教学活动中体味人生。寄托理想,抒发人生,迸溅智慧。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不能让我们有一层不变的重复感,我们的生活才每天都充满活力,工作才能富有激情。基于这种心态,当教学工作遇到困难和坎坷时,我们就不会烦恼和泄气;当教学工作取得成绩时就不会沾沾自喜,因为成败得失就是生活的常态。做到了这些,在教师身上体现出的乐观、进取、坚韧、富有责任感的精神就会化为巨大的人格力量,从而影响学生,使语文教学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具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在此谈论孔子的为师之道,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改变陈旧的观点,树立新的教师观,把这种观点落实到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与此同时也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 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2] 程昌明 论语译注[M]沈阳辽宁名族出版社1996版
[3] 张志公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版
[4] 李启谦 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 198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