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化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2020-10-21 00:03李烨青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诗歌教学中学语文

李烨青

摘 要:朗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学语文诗歌朗读教学指导并不乐观,存在着缺乏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等诸多问题。朗读指导教学应立足文本、明确目的、细化方法,提高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朗读指导

一、朗读对诗歌教学的意义

首先,诗歌这一体裁决定了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必要手段。正所谓“诗言志,歌永言”,诗歌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其声律格调不仅是语言的外在形式,更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无朗读,则无诗境。其次,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最后,朗读是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桥梁,是对诗歌的二次加工。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让学生能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并产生更深刻的情感陶冶。

二、诗歌朗读指导存在的问题

朗读在诗歌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没有朗读的诗歌课堂,是缺乏诗意的。尽管许多老师已经将“读”带入教学中,但当前诗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仍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朗读指导缺乏整体性。

朗读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不但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更考察学生对于字、词、句、篇章的整体理解。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①由此可见,朗读指导应当是建立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但当前许多的朗读指导缺乏对整体性的关照,流于表面,止于形式。

(二)朗读指导缺乏层次性。

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朗读应有基本要求,进一步要求,较高要求……”,可见,朗读的指导是递进的、环环相扣的。每一次的朗读活动,都应当让学生有新的收获。目前,许多的诗歌朗读指导是低效的,因为朗读缺乏有层次的指导。最常听到的问法便是,“请同学们带着情感朗读本诗”,这样的指导过于跳跃,缺乏实操性。

(三)朗读指导缺乏针对性。

朗读的设计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在设计朗读活动时,要考虑到文体特征、文章风格、学生水平,在指导朗读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方法。目前许多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无所适从,比如“请同学们读出喜悦的情感”。如何读出情感?哪里重读、哪里停顿、哪里读快、哪里读慢,这都是教师要针对性地指出来的。

三、诗歌朗读指导改进的策略

为使诗歌朗读教学行之有效,教师应当立足文本,考虑学情,既能统筹兼顾地设计朗读指导方案,又要落实每一次的朗读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诗歌素养。

(一)明确目的,读出层次。

有效的朗读指导,应当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每一遍都有其方法。诗歌朗读,通常是读出形式美,再读内容美,最后上升至情感美,朗读指导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讲授《蒹葭》时,先让学生整体诵读,感知诗歌语言本身具有的美感。例如:四言诗歌特有的二二拍节奏;诗经的重章叠句;双声和叠字;和谐悦耳的押韵。接着让学生感受诗歌朦胧的画面美,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画面并朗读。最后,带领学生理解全诗的情感,读出诗歌所传递的执着、怅惘之情。每一遍的指导,都应当达到朗读的目的。

(二)定位角度,读出个性。

有效的朗读指导,应当细化指导方法,教师需根据教材和学情,选取合适的指导角度,制定具体的朗读策略。例如《蒹葭》体现了《詩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在设计朗读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男)溯洄从之,(女)道阻且长。”(男)一唱一叹,感受回环往复之美。同时,朗读指导“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②,在读《蒹葭》时,学生有的读得深沉,有的清澈,有的伤感,而这都是他们自身经验与诗歌发生共鸣的结果,我们要鼓励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细品文本,读出深情。

有效的朗读指导,意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李功连所说:“要理解把握文本,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念,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3教师要引领学生,将对文字的理解转化为声音。在朗读《蒹葭》时,可以设计如下要求:全诗营造了一个朦胧的意境,试着读出这种诗境,尤其注意诗中的双声词和韵脚。或者:诗歌的第一章,体现了主人公的怅惘之情,特别注意其中几个副词的运用,如“且”“宛”,读出情感。以声传情,才能读出深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

[3]李功连.有感情朗读:教学困境及其突破[J].课程教材教法,2015(6):59.

(作者单位:厦门集美中学)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诗歌教学中学语文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