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20-10-21 18:30张旭邵晨颖李璇金童
大东方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际交往大学生

张旭 邵晨颖 李璇 金童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青睐。然而,网络社交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全面分析网络社交现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和有效管理举措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人际交往

1.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模式也与时俱进,逐渐发生变化。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往模式,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必可不少的交往平台。当前,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得非常迅速,以“90 后”为代表的网络新生代作为网络社交的主流群体。社交网络作为网络活动的新兴载体,越来越受到当代大学生们的青睐。

文章以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的设计和数据的分析,了解当前大学生网络社交行为现状,以及在该现状下存在的网络社交行为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或建议。

2.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

2.1基本概况:社交网络使用普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交网络早已不知不觉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本次调查中,90%以上的被访谈者表示最常用的社交网络平台是微信和腾讯QQ,使用的网络社交功能多与自己的生活相关且每天社交时间较长。

2.2交往方式:传统通讯方式使用频率减少

根据访谈结果,绝大多数被访谈者表示传统的联系方式,例如:面对面交流、写信、发短信和打电话,只存在于熟人之间,陌生的网友是不会使用传统的联系方式进行交流的;对于新兴的微信、QQ和新浪微博等也是朋友、同学和家人之间使用的频繁,在日常生活中,微信QQ等是进行联系的首选;而陌生人联系的较少。

2.3社交态度:利大于弊是主流

在对网络社交最大的积极影响调查中,约14.04%认为网络社交的最大积极影响是拓展人脉,19.3%选择了自我表达,约43.86%认为网络社交最大的积极影响是维系情感,约7.02%选择了有助于参与活动是网络社交最大的积极影响,约12.28%选择了了解社会热点,约3.51%认为网络社交的最大积极影响是帮助学习。网络社交的积极影响因人而异,总体来看,网络社交最大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维系情感。

对于网络社交最大的消极影响,31.59%认为浪费时间是社交的最大的消极影响,3.51%认为影响现实人际交往是网络社交的最大的消极影响,43.86%选择了网络依赖、网瘾形成,19.3%认为垃圾信息过多,影响身心健康是网络社交的最大的消极影响。网络社交的消极影响因人而异,总体来看,最大的消极影响是网络依赖的形成。

3.大学生网络社交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自编问卷结果后,可以得知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使用时间、经常保持联系的陌生好友数量、熟识度、线下沟通时间、对待社交网络的态度在性别、年级、专业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① 从性别的角度,不同性别的受试者主要在择友依据和交往动机方面存在差异。

② 从年级的角度,不同年级的受试者在社交网络功能的选用、择友依据、交往动机三个方面存在差异。

③从专业的角度,不同专业的受试者在网络社交平台的选择、功能的选用、择友依据、社交动机方面存在差异。

4.大学生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影响

①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第一,网络社交具有维系情感,同时扩展人际交往的范围的作用。

第二,网络社交基于共同兴趣,激发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网络社交平台的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匿名性,改变了人际交往模式,提高了人与人交往的主动性。网络社交平台可以使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选择社交范围和社交网络,可以极大地激发大学生交往的主动性。

第三,网络社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完善。互联网实现了资源共享,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帮助个体获取知识、获取经验。

②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社交增加了大学生对于网络依赖性。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很多大学生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网络社交上,对手机、网络形成依赖。

其次,网络社交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减少了大学生面对面交流,导致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社交恐惧症。

最后,影响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进入高校人际关系相对复杂,使大学生情感交流受到障碍和左右,更多的大学生开始由心理上对网络的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延展到对现实的厌倦与冷漠,自我封闭和网络双重人格的形成在所难免。

5.如何解决网络社交造成的不良影响

① 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完善网络社交媒体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社交媒体素养教育水平。

② 学校作为培养青年成长的摇篮,不仅要给予青年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提升青年的综合素质,塑造其正确的价值观。

③ 社交媒体必须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为青年营造良好的社交网络环境。在开发社区、软件新功能时,要考虑其教育性,为青年网民塑造一个优良的网络交流环境。

④ 大学生要明确网络社交软件是一把双刃剑,要做到去弊兴利,充分利用其带来的便利性,不过度依赖网络社交软件。提高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重视独立思考能力以生产原创内容;在网络世界之外的真实世界结交朋友,获得真实的成长和发展。

6.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在研究上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第一,自编问卷设置不够科学合理;第二,抽样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调查不够充分,问卷发放数少,导致数据代表性不足;第三,问卷整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问卷分析手段较为单一;第四,由于自身理论知识上的不足,仅从大学生自身认识出发,有很大的局限性,表述方面也不够专业,对本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滕燕. 社交网络服务使用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神经质的调节作用[D].武汉大学,2017.

[2]刘忠园. 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姚琦,马华维,阎欢,陈琦.心理学视角下社交网络用户个体行为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647-1659.

[4]田丽,安静.网络社交现状及对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15):13-19.

[5]謝新洲,张炀.我国网民网络社交行为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06):16-19.

[6]冯锐,李亚娇.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18(06):75-82.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