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三全育人”体系是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指导的系统、全面、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本文剖析了当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内在规律,提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要围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个层面来有效开展,积极探索完善高校党员教育机制的创新途径。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党员;教育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是我党的优秀后备军,是我党最新鲜的血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和后备力量。在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推进新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培养新时代中坚力量、激励广大学生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机制的现状及问题
1.教育隊伍力量薄弱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人数不断增加,但高校党员教育队伍建设并未随之增强。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辅导员和学院党委书记负责,但辅导员并非专职党建工作者,往往还承担大量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其他教学、行政工作,对党建工作参与度不足,学生党员教育工作难以细致落实。学院党委书记要负责学院的各项行政事务,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主要为每学期为学生党员开设理论宣讲形式为主的党课,且教育时长较短。此外,目前高校的学生党支部书记主要由学生担任,且任期较短,通常为2到3年左右,学生党支部工作的连续性不免会受到影响[1]。
2.教育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的党员教育培养主要是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传统模式。在理论学习中,通常由学生党组织以自学、座谈教学等方式开展学习上级党组织下发的精神文件,由于缺乏经验丰富的党建教育者的深入指导,理论学习往往流于表面,学生党员无法深刻领会理论教学的意义。课堂教学方面也基本由授课教师主讲,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偏低[2]。实践教学方面,尽管当前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社会实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学生党员之间由于能力存在差距,在党支部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无法结合自身特点来发挥优势,往往认为自身在活动中是可有可无的参与者,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后续教育机制缺失
党员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培养与教育过程,高校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发展中缺存在着学生入党前“打鱼”,入党后“晒网”的现象[3]。按照入党要求,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和转正前,都要按时提交思想汇报,要参加党校培训、马列主义班、党章学习小组等等,而在入党后,高校基层党组织通常不再硬性要求其递交思想汇报,得到的学习锻炼机会不多,且缺乏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的量化考核,导致部分学生党员思想上变得松懈,认为发展后任务就完成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得不到保障。
二、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机制探索
1.坚持全员育人,形成党员教育机制合力
全员育人强调要联动各方育人主体力量,形成教育一体化格局。学生党员教育队伍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保障,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党建教育队伍专家化建设,加强党务工作者培训。通过专题讲座、实践走访、理论研讨等形式加强对学院党委书记、思政教师、辅导员、党支部书记、学生支委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方针政策,学习总结先进党支部的工作经验与方法,不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其次,要加强对党校教师的选拔与培训,完善党校培训的考评机制。最后,高校应建立激励制度,建设党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模式,提高党建工作在思政教师绩效评价中的权重,提高思政教师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2.坚持全过程育人,保障党员教育机制长效性
全过程育人强调重视育人机制的系统性、延续性和科学性,围绕学生入党前培养、发展中考察、入党后继续教育的过程,科学分析每个党员每个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将三个阶段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发展培育阶段,要形成严格的入党介绍人和入党联系人制度,完善积极分子管理制度,加强发展审查环节的公示、票决制度,加强入党启蒙教育,注重入党动机纯洁性教育及服务奉献意识培养。在预党转正环节,注重预备党员党性教育,通过开设预备党员培训班、讲座和实践教学,把学生党员的日常理论水平测试作为转正的参考条件。在后续教育环节,应重视党员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可通过开展互动式、实践式、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党员参与到实际协助性党务工作中来,在实践中提高党性修养。
3.坚持全方位育人,打造立体式党员教育机制
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形式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应坚持将大学生党员教育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将德育和智育、体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搭建好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学习三大平台。社会实践方面,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搭建理论宣讲、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特殊党日活动等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平台。志愿服务方面,通过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学生党员帮扶制度、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修炼与自我完善。最后,运用互联网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学习教育平台,保障网络学习资源库的先进性,丰富学生党员党课学习内容,通过易班优课、党建微信公众号、QQ群等党课学习途径开拓多元化学习平台。
三、结语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高度出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结合高校的工作实际,大胆创新,努力开拓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为国家的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宏波.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6).
[2] 姚秀芬.高校党员发展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4(4):97-98.
[3] 刘刚.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创新机制探悉[J].科技信息.2011(2):64-65.
作者简介:曹欣妮(1990—),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