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负效应与对策

2020-10-21 03:54张学昌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3期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摘  要:将自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要直面自媒体环境下浅层化话语的“误导效应”、碎片化内容的“裂解效应”、虚拟化情境的“挤出效应”、去中心体验的“羊群效应”等挑战,做到理论性与通俗性、系统性与精炼性、现实性与虚拟性、主导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教学内容的诠释力、教学情境的感染力、教学互动的导引力。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1](P378)《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将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强、操作便捷、信息量大、传播快速等特点,广受师生欢迎。将自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优势与移动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可行举措。

1.自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正效应

1.1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舆论场

自媒体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操作简捷、携带方便移动互联网终端传播信息,广受学生青睐。受到认知渠道和实践场域的局限,许多学生不仅将自媒体作为获取信息、休闲阅读的平台,还作为学习知识、观察世界的窗口。当今,自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思想博弈的重要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1]一些负面的思想就会趁虚而入、误导学生。因此,将自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成为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然选择。这样有助于打破课堂教学载体的时空局限,促使教学情境向自媒体空间拓展、向学生的课后学习和生活空间延伸,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便捷式的认知体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及性;并且,用理论的力量净化自媒体空间,使教学内容渗透到自媒体舆论生产、信息传播、思想交锋、话语对决等诸多情境,让学生接受正能量的持续熏陶,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度和对负面思想、舆论风暴的辨识力、免疫力和抵抗力。

1.2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网络资源库

自媒体紧跟热点、信息量大、更新迅速,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丰富资源。一方面,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素材。伴随主流媒体自媒体、政务自媒体、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自媒体等的普及推广,以及许多自媒体平台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自媒体空间中存在越来越多科学解读理论、正确剖析现实、宣传政策法规、传播社会正能量及化解网络谣言的正面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理论、政策、问题、案例、方法等参考。另一方面,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由于年龄、认识渠道、话语表达习惯等差异,許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及时捕捉和使用学生关心、通用的网络话语、流行话语,致使教学话语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而自媒体作为“短”“平”“快”信息的网络传播平台,话语生动、活泼、新颖。将自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和使用轻松诙谐且有正能量、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2]打破师生间的话语壁垒,促使师生话语同频、共通,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话语亲和力和学生接受度。

1.3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即时互动性

在学生相对较多、教师相对较少、师生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采取大班或中班授课,教师与学生大多进行“点对面”的教学互动,教师难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策略、精准施教,也使不同学生接受教学内容的效果存在差异,教学质量“打折扣”。而自媒体信息量大、关注体验、覆盖面广,可以实施即时的“点对点”传播,满足不同用户个性化、差异化的信息需求。将自媒体运用到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教辅读物内容和慕课、微课、SPOC等在线课程,以及教师认真准备的教案讲义、案例集成、习题解析、专题课件等,以语言文本、声音文本、视觉文本等形式长期呈现在自媒体空间中供学生自主查看、学习,搭建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互动版块,通过即时生成的大数据评估教学效果进而形成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教学优化方案,可以创设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的网络教学环境,促进教师授课模式由“单向漫灌”到“精准滴灌”、学生认知模式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有效转换,活化教学过程。

2.自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负效应

2.1.浅层化话语的“误导效应”

伴随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阅读时间、阅读量被大为压缩。并且,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显示屏幕较小,长时间用它们阅读大篇幅的信息易导致视觉疲劳。因此,为了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博取眼球,自媒体往往倾向推送篇幅短小、便于阅读、内容平实、更新迅速的“轻量化”信息。“轻量化”信息使用内涵较浅、易于理解的话语表达,在增强话语可读性的同时,削弱了话语的思想性,导致话语浅层化。为迎合部分用户追求感官刺激、发泄心中不满、猎奇等心理,一些自媒体的浅层化话语采用嘲讽、调侃、细说、恶搞等形式解构社会,出现娱乐化、快餐化、庸俗化、媚俗化甚至恶俗化倾向。浅层化话语难以科学、全面地呈现与解读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内涵深刻的理论,会对社会阅历缺乏、信息素养不高、理性鉴别力和自我约束力不强的学生会产生误导,使他们出现事实认知偏差、价值观念扭曲、行为活动失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理解不深甚至错误质疑。

2.2碎片化内容的“裂解效应”

为在有限的文本空间中展示有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的内容,自媒体往往对事物进行“分段式”“重点式”解读,对事物的“整体像”进行人为的裂解,推送碎片化的内容。裂解后所呈现的“局部像”客观反映事物,成为自媒体内容真实、合理的重要尺度。受从业者素质不高、片面迎合网络热点等影响,一些自媒体对事物进行有价值偏向性地裂解,渲染事物的枝节、非主流方面,臆造部分事物与网络热点的联系,过滤反映事物本质的内容,在满足部分用户求新、求异心理的同时,削弱了内容的整体性,导致碎片化内容缺乏必要深度、片面解释事实。自媒体空间中的碎片化内容,如解读封建统治阶级的历史人物只观其所谓“忧国忧民”而不讲其阶级局限性,会对处于知识结构建构期的学生产生干扰,阻碍他们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认知和严谨的思维习惯。并且,由于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水平、自媒体使用能力不足,难以用有限的文本空间完整呈现教学内容,降低了自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效度。

2.3虚拟化情境的“挤出效应”

自媒体将现实世界映射到虚拟网络空间,实质上建构了同现实世界在耦合中趋向分离的虚拟世界。这种虚拟世界不是由一成不变的单一元素构成,而是由诸多不断变化的理论、话语、事件等元素构成。它们有的整体地再现现实世界的某一方面状况,有的则片段地或者扭曲地反映现实世界的面貌。它们的规模性集聚,会为用户创设一种虚拟化的认知情境。这种情境能够模拟现实世界中存在或不存在的事物,充分调动用户的认知兴趣和想象,在增强他们的网络认知体验的同时,会抽取他们在现实世界进行认知的时间,对他们在现实情境中的认知体验造成“挤出效应”。受到社会阅历的局限,一些学生对现实世界缺乏系统的体悟,在充斥强感官刺激信息的自媒体空间中,易出现对自媒体虚拟化认知情境的依赖,难以辨别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本质差异,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幻象,而在现实世界中意志消沉,对课堂所创设的现实认知情境缺乏兴趣和热情,出现“身在课堂,心在网络”“课桌上摆教材,课桌下玩手机”等问题。

2.4去中心体验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描述的是一种从众跟风心理,意指从众易导致自身对个别引领者的盲从,而盲从往往使自身陷入陷阱和险地。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裂变式、网状化的,[3]其信息源去中心化、呈多元化分布,用户可以自主择取、编辑和发布信息。这在打破传统媒体信息源单一、信息量不足局限的同时,也加大了信息源追溯和信息监管的难度。一些自媒体用户制作、加工信息的素质能力和主观动力不足,容易被自媒体空间中的一些流行话题和“意见领袖”牵引,在自媒体空间互动中产生从众倾向,接受和传播一些有“爆点”、信息源和真实性不明的信息,甚至顺带宣泄自己的错误意见,人为放大某些社会问题,造成网络谣言滋生和蔓延。当今,学校教学质量备受关注。将自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后,学生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接受者,还能够成为课堂效果的自觉评价者,可以将教学中的问题发布到自媒体空间中。这些问题被校外别有用心的人加工、臆解、放大后,易成为网络舆情热点,带来负面社会影响,甚至误导学生去错误质疑教学质量。

3.自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的优化对策

3.1理论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主渠道,注重话语的理论性;自媒体是传播“轻量化”信息的新渠道,注重话语的可读性。将自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是要片面迎合自媒体空间中的话语表达潮流,而是要理论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借助自媒体的话语传播优势,让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的“接地气”,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一方面,在自媒体空间中原原本本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反对用浅层化话语“生吞活剥式”地解构科学理论,做到“以理服人”,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论获得感。另一方面,借鉴自媒体空间中新兴话语的优秀成分,创新教学话语,结合学生的话语认知、接受和表达习惯选择标识性概念、设置议题和议程,有所鉴别地使用网络新词、通俗表达,使自媒体空间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有深度和温度,缩短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距离感”。

3.2系统性与精炼性相结合,增强教学内容的诠释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系统阐释理论,自媒体则强调精炼表达内容。将自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是要片面迎合自媒体空间中碎片化呈现内容的潮流,而是要系统性与精炼性相结合,借鉴自媒体的内容表达特点,在有限的文本空间中合理展示理论的本质特点和精神实质,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理论问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作有效补充。一方面,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把握,从多个方面既有所侧重、又有所衔接地阐释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教学内容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理论体系的科学构架,避免理论体系被隨意割裂、肢解。另一方面,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水平、自媒体使用能力基础上,结合自媒体信息篇幅较小的特点,实施专题化教学,[4]精心制作和发布内容精炼、寓意充实的教学专题资料,准确、精炼地阐述理论成果,以及运用多媒体手段立体式地呈现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现实意义,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3.3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增强教学情境的感染力

将自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是要丢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这一实实在在的阵地,而是要现实性与虚拟性相结合,在巩固课堂教学成效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情境向自媒体空间延伸,让学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双重认知体验”中深化理论认知和认同。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内在品质,直面现实社会中“热”、学生关注度高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在自媒体空间中让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对理论成果的诠释力、现实问题的回应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及其与自身成长成才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语言文本、声音文本、视觉文本等创设可形象感知的自媒体虚拟化教学情境,建立自媒体微课堂,设置供学生自主选择和观看的文字资料数据库、声像资料数据库、在线课程资源库等教学资源库,使理论阐释形象化、实践剖析生动化,在满足学生感官享受、优化学生认知体验的同时引导他们将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4主导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增强教学互动的导引力

针对自媒体传播去中心化的特点,坚持教师主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同时,尊重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形成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线下与线上有序衔接的教学共同体。首先,建立专门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自媒体平台,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掌握发布理论经典文本、理论解读资料、教学影像资料等,以及监控和撤销不合理、不合法信息的主动权。其次,及时为学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人才培养、学生个人发展等方面的信息,打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有效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避免学生因没有获取现实世界有效信息而盲目接受虚拟世界相关信息,消除网络谣言产生的土壤。最后,充分运用自媒体的互动功能,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竞赛、课堂展示等,遴选和推出一批理论讲得“精”、话语用得“潮”、学生反响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学视频、教辅资料,开辟学生评论、献花、点赞、转发、发弹幕等互动通道,用优秀教学内容占领自媒体阵地,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自媒体平台巩固和拓展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5.

[2]  赵翠玲.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工作话语权的困境及其出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

[3]  鲁凤.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境遇解析与路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6).

[4]  郑士鹏.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机制构建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4).

作者简介:张学昌(1989.09—),男,四川宜宾人,成都市双流区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法学博士。

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自媒体环境下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YJSKCSZ2019024)资助。

猜你喜欢
自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全民记者团”:济南电视台与“百姓记者”的“握手”实践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