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刚
摘要:这两年我一直参与“十三五”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语文阅读教学学—读—联激趣纠偏三步法”的研究,结合自己多年高考实践经验,有了一些研究发现。
关键词:三步教学法;高中语文;高考阅读;语文阅读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10余年了,从青涩拘谨的青年教师到颇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在这十余年的匆匆岁月里,经历了六轮高三教学,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尤其在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出台之后,阅读在语文考试中的分值又增加了,历来在高三语文复习中我们也重视阅读,但面对今年高考改革,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平分秋色,都作为必选题型还是第一次,我省今年会继续这样考查,重视阅读能力,这或许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拐点。研究“语文阅读教学学—读—联激趣纠偏三步法”:
首先,先调动孩子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理科班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与兴趣本就不足,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表达交流和考试分数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我先让学生重视语文,爱学语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利用自己的亲和力和学生们马上打成了一片,接下来孩子们喜欢听我讲课,自然就愿意接受这门学科,成绩也就不断提高,由10多分差距逐渐缩小到5分,3分,1分,之后反超,成绩也变成了学年前列,让我很欣慰。
第二,讲究方法,提高做题效率。高三的学生们大家都在全力冲刺,分秒必争,要想在段时间内提高成绩,还得讲究一些方法技巧。我就从最重要的阅读教学开始。正好我一直在参与我们“十三五”课题的研究,所以我在阅读教学中就采取了一些独创的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如,我把我现在正在研究的阅读方法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学—读—联”激趣纠偏三步法,就是针对目前学生语文学习动力与兴趣不足,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的现状,针对这样的现状,尤其是我班学生轻视阅读,语文综合能力普遍不强的问题,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学习教材—读书拓展—联系高考”三个环节的配合,提高同学们的实战演练的水平。
在高三的阅读教学中我以“学—读—联”三步为基本模式指导学生的学习,立足课堂的阅读教学,把具体的研究内容定为:学习教材,按相应模块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形成基本的语文技能。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中研究的要点是寻找合适的教材与课外阅读衔接的契机与多种形式。用教学内容联系高考,结合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为阅读教学引导方向,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科学规范的答题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终极目标。
我发现,读书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语文学科是“听、说、读、写”综合实践课,学生“说”和“写”的少,缘于其“听”和“读”的不够。“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形成“以读带动‘写与‘说”的良性循环,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读—联”三步教学法能够激趣纠偏,达成学生解题能力与语文素养“比翼双飞”的目标。立足于“学”,通过“读”提高学生的思考与理解能力,通过“联”有的放矢的体验与运用,进而达成本课题已设计目标。
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读”的作用。不让高中语文教学囿于讲教材、做习题,讲习题颇类似于“授之以‘鱼而非‘渔”的模式,。而“学—读—联”三步教学法将“读”放在了连接“讲”与“联”的关键位置,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实现研究与实践同行。本课题“边实验,边总结,边提高,边推广”的研究思路让实践与科研相得益彰。
具体而言,是对学生“学”“读”“用”能力的挖掘与引导。以“学”作为基础与起点,指导学生对人教版必修与学校所选择的部分选修教材内容的学习;“读”是指课外的阅读,利用学校的早读、晚读和阅读课,以及课外时间的各种形式的自我阅读;“联”指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把握高考对相关知识的要求与能力层级。而安排阅读内容,指导阅读的方法与要领,引入高考要求与真题将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部分。例如,我在讲解散文阅读教学时,就挑一些和这篇文章相似的散文来做,讲“秋”的主题阅读,我就向学生推荐近现代关于描写“秋”的散文,收集关于“秋”的评论类文章:总结“秋”在文人笔下的意蕴或哲理。讲小说专题,我就列出高考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归纳小说阅读题中各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技巧与方法,汇编小说阅读训练题,把近五年高考真题和各类大型联考试题整理给学生,包括全部题型,难易有梯度,备有详细答案。讲文言文阅读专题,我归纳文言文阅读题中各类题型的基本解题技巧与方法,汇编文言文阅读训练题,把近五年高考真题和各类大型联考试题整理出来,包括全部题型,难易有梯度,备有详细答案。学生以自我提升为目标,在我的点拨下进行启迪智慧,丰富修养的阅读,取得了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课堂实际应用,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学生喜欢,课堂表现积极踊跃,课后检测效果也好。对语文这门学科也充满了兴趣。有的学生私下告诉我,每节课前他们都盼着上语文课。因为不是那么拘谨,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又学到了知识。教学任务完成了,也让学生对本学科产生“乐学”心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學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总之,通过10多年的摸索、研究,和自己这五轮高三教学的实践经验,我掌握了一些提高阅读教学的方法,研究了“学—读—联”激趣纠偏三步法,在高考阅读教学的道路上有了自己的路子,今后我会继续在教师的岗位上努力奋斗,学习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争取做一名更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