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会玲
摘 要: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小学语文教学增添了许多趣味性。
关键词:爱;习惯;兴趣;方法;朗读
由于低年级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以教师要尽量想出新方法或者新点子,来针对学生的情况采取合理的语文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下几点是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得出方法与见解。
一、用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之所以将师生关系排在前面,是因为我觉得,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教育的对象是处在性格塑造期的孩子们,如果想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心应手,必须要在教学之外去了解他们的喜好,揣摩他们的心理。
这些年,我始终和学生保持课上是师长,课下是朋友的关系,立场分明,从来没有不分场合的一张脸对待,那样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我相信,学生只有喜欢你了,他才会更喜欢上你的课,才会在这一科里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带着“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你会发现,学生的眼睛里也满是爱的情意。这种爱,是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是了解学生学习的状态,是及时体察他们的情绪,是懂得维护学生的尊严。它不一定需要你穷心尽力,有时,这爱可能只是你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次真诚的鼓掌,一句关切的话语。所以,我觉得我们都有必要用爱来建立我们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习惯的养成往往定性于学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应成为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好动活泼是他们的天性,自我控制能力极差,往往心理知道该怎么做,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循序渐进,从点滴抓起,逐步积累。时时刻刻给与提醒,切忌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同时,教师也应该做好表率作用,因為孩子模仿能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我们老师可以利用这点,以身作则。如;黑板上整齐规范的板书;听学生发扬时的姿态;说话的语气;做事认真的态度等,都是学生模仿的标本。
三、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学语言必须儿童化,使学生感到亲切而又贴近。在教学中做到导入有童趣、读文有童趣、识字有童趣、写字有童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的开始,一定要吸引学生的眼球。如:猜谜语导入法或是问题闯关导入法、儿歌导入法等等只要先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使孩子们对你提出的问题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很快地跟你进入课堂,开心地参与到整个课堂中来,为后面的有效学习奠定了基础。为让学生有兴趣去读文,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赛拼课文:学生和同桌比赛,看谁最快把课文拼读完。二是猜拳读文:学生通过猜拳决定谁先后读(此举让学生在玩中读),看谁读得准?三是赛读说文:学生在班上自我推荐读文,并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什么?看谁读得准、读得流利?看谁说得好?四是听读练说:老师配乐朗读,学生侧耳细听,并展开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它们像什么?五是看谁会读:通过“我做你的小老师”练习朗读活动,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并在班里进行感情朗读展示。这五步读书,让学生真正乐意地参与到读书中去。
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字词教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特别大,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枯燥无味,甚至厌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汉子的结构规律,多种方法识字,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加一加,减一减;自编儿歌;谜语;自编故事等方法,让学生去主动识字。有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懒”时,编了这样一个谜语:“一个负心汉,拿了一束花。”学生便轻松地记住了这个字。在学习“琴”字时,学生经常把“今”写成“令”,有老师就编了一则故事:“今天两个国王见面后,要弹奏乐器。如果两个国王见面后就发令,那就惨了。”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少再写错这个字了。
五、注重语文基础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是一门基础教学,主要教会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与说两个方面大部分学生都会,只有在读与写两个方面,对于还未启蒙的孩子来说就有点难,比如说在语文教材中就有这样的教学《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个培养孩子识字的好机会,主要教会学生在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学习,注重小学低年级的语文基础教学,为学生打好语文的基本功,才能为以后的语文基础教学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基础教学。
六、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中,从低段到高段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让学生能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足以说明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在朗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主要以训练学生朗读为主,首先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其次,可以通过自读、师范读、同桌互读、赛读、创设情境的想象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们可以做到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边读边领悟课文中的知识点,在读不好的情况下,师再引导。总之,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沉闷的,没有教学生读好课文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课。
总之,要使语文教学趣味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希望语文教学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能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能真正激发学生热爱语文、享受语文的激情。
参考文献
[1]林化如.互动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32.
[2]沈艳霞.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