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华
摘 要: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初中生初次接触这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一定会遇到重重阻碍。然而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相较于严肃枯燥的物理课堂,学生自然更愿意投入到生活的怀抱。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争取呈现物理亲切有趣的一面,从而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物理素养
物理知识早已深入渗透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并且根据我们的学习经验不难发现,很多物理理论正是历代研究者从生活现象和生活经验中发掘出来的,这进一步说明物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更重要的是,对于初中生而言,物理是陌生复杂的,而生活是亲切简单的,所以他们更愿意亲近生活,也更愿意投入到对生活问题的思考之中。故而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让物理教学拥抱学生的生活。争取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优化其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一、构建生活图景,导入教学内容
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开始前需要有一个导入的过程,其作用是让学生收起散漫的心思,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但是,初中生的学习观念尚不成熟,且缺乏自制力,所以其学习态度总被个人兴趣所左右。而物理知识枯燥复杂,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致,因此学生很难主动走进物理课堂,这为教师展开教学制造了难题。而考虑到学生对生活元素更富有热情,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不妨为学生构建相应的生活图景,借此引出物理知识。从而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活气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和探究。
例如:在学习《什么是声音》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与声音有关的图片,比如:打罗敲鼓、小鸟在枝头鸣叫、小孩拍手唱歌等等,借此营造一幅生活图景。接着我让学生举出一些自己熟悉的与声音有关的例子,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这些例子,找出其中的共性。接着我展示一个古琴演奏的视频,演奏者在抚琴结束后双手按在琴弦上,琴声便停止。当学生融入到这种生动有趣的生活氛围中时,我便提问道:“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它又是怎么传播的?”在前面生活情境的感染下,学生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主动打开课本开始探究,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开良好开端。
二、聯系生活经验,简化理解过程
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运动的学科,而这二者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不难发现,科学家在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总要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并且,初中生的生活经历愈加丰富,思维能力也比较成熟,他们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科学现象会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常识和生活经历来理解物理知识、探索物理问题。这一方面可以凸显物理知识的简单、亲切,以简化学生的理解过程;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学习物理的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一问题时,我先提问道:“大家有没有在雪天出行的经历?走在雪地上有什么感受?”学生答道:“走在雪地上要格外注意防滑。”接着我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鞋底的图片,并继续问道:“你知道鞋底为什么要设计这些纹路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答道:“这种纹路可以加大鞋底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当学生有了这层认识之后,便顺利总结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之一。接下来我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继续探究本节课主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简化知识的难度,激活学生思维,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知识回归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随着科学家在物理领域研究的进步,物理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助力。所以物理教学要走向生活,这样才能体现物理的实际价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必须要加强对知识的运用,加强生活实践,这样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实践类的课题,引导学生将知识回归生活。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有所用,并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
例如:在学习《杠杆》一课之后,我给学生布置如下生活化任务:
(1)一对父女在公园玩跷跷板,已知父亲重750N,小姑娘重250N。当父亲距离跷跷板中点的距离是0.5时,小姑娘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2)请利用筷子、螺丝、塑料盘等材料自制杆秤,并称量一些小型物体。
然后,我鼓励学生自由结组,共同完成以上任务。最后我让各组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我则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补充和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物理基础,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物理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物理经久不衰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特点合理采取生活化教学法,这样才能建立学生对物理学科的亲切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日后的物理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黄鹏云.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16-17.
[2]彭雅琴.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
[3]王春光.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8,9(14):110-111.
[4]刘宗庆.试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8):114+116.
[5]施秀英.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5):52-53.
[6]丁正良.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理论认识与实践[J].湖南中学物理,2015,30(03):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