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2020-10-21 11:58董坤
神州·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指导课外阅读兴趣

董坤

摘要:唐朝伟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宋朝著名教育家朱熹也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也说过:“智者阅读群书,亦阅历人生。”可见,从古至今,人们对阅读的重视。在社会高速发展的21世纪,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要积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兴趣;方法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帮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课上阅读时间有限,仅仅靠语文课堂是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的,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关键还在于课外阅读。因此,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小学生选择读物,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一个人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他的专注力和做事的持久力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尤其是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兴趣的激发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键的第一步。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并且阅读效率也会有极大的提高。比如,现在很多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偶像,老师可以搜集一些相关材料,用学生偶像的一些阅读和学习的经历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学生对偶像崇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学生为了成为像偶像一样人,就会主动去读书学习。又如,老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小故事会,为学生生动地讲述一些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当老师讲到故事高潮部分时,学生听的正入迷的时候,老师突然结束故事会,不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此时,老师就可以趁机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故事书籍,如《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女娲补天》等等。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已经被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给勾了起来,学生想知道故事后面发生了什么就会主动去读书。这样的方式会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二、推荐合适课外读物,促进阅读

现在的课外阅读书籍琳琅满目,年龄尚小的小学生在面对各式各样的图书时,并不知道如何取舍,不知道怎么样来选择读物。如果老师不能及时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图书,学生慢慢就会失去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好准备。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呢?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选择书籍的能力尚且较弱,所以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基本以老师推荐的读物为主。老师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有限、接受能力有限的认知特点精心挑选适合他们的儿童课外读物,比如《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小王子》、《木偶奇遇记》等等。这些经典著作既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又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会,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为大家分类推荐一些连环画、童话故事、寓言、少儿报刊等等,让大家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引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阅读读物,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更能有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长效开展。

三、注重阅读方法传授,指导阅读

我国晚清重臣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可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而小学生课外阅读无老师的指导,随意性很大,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导致学生课外阅读时间花费不少,但收效甚微,阅读效率极低,最终导致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进而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一方面在教学语文课文中渗透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在教学课文《棉花姑娘》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并查找与棉花相关的资料,了解蚜虫、七星瓢虫,然后再让学生在课堂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都知道了哪些关于棉花、蚜虫和七星瓢虫的知识。这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就会对课文有更深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查阅资料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知识融汇贯通,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另一方面,老师要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加强阅读技能的指导,让学生了解速读、选读、精读等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取适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写阅读笔记的习惯,让学生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好词好句或者标记处不明白的地方,对于精读的书籍要写阅读笔记,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四、开展多样化阅读活动,鼓励阅读

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及时督促和鼓励,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老师而言,可以根据小学生爱表现的心理特点,在学校举办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提高学生的阅读动力。比如,开展读书笔记展览活动。将学生优秀的读书笔记在班级进行展览,评比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并颁发奖励。也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分享给大家,为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奖品,鼓勵大家积极阅读,营造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也离不开家长的引导和陪伴。只有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芬.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尝试[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4(10期):99-100.

[2]郭素花.如何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J].河南教育,2014(第7-8期).

猜你喜欢
指导课外阅读兴趣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