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晶
【摘 要】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从中选择了11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7例,前者接受稳心颗粒治疗,后者则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4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9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为(43.12±5.26)明显低于对照组(62.84±9.05),超敏反应蛋白C为(6.24±1.77)明显低于对照组(11.56±2.63),白介素17为(56.28±15.47)明显低于对照组(102.47±19.56),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结论: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患者临床各项治疗指标改善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稳心颗粒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7-0162-01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情进展快,往往伴随较多合并症,继发心律失常的发病率高,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致残率较高。本次研究对象为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选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114例患者进行研究,通过临床分组试验来证实稳心颗粒治疗的临床价值,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病例納入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57例。对照组57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0和27,年龄在55~87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67±3.45)岁;观察组57例患者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31和26,年龄在54~88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8.72±3.47)岁。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抗心机缺血等内容。观察组患者接受稳心颗粒(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10950026;生产单位: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饭前空腹温水服用,每次给予患者口服一袋,药品规格为9 g/袋,每天用药三次。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两组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普遍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如表1。
2.2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组内QT间期离散度、白介素17、超敏反应蛋白C均相对较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于中老年患者,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往往合并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情况,室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较复杂,会增加致死和致残几率,危急生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采取再灌注与溶栓配置治疗,来缓解其心律失常的症状,但常规治疗的效果不理想。稳心颗粒是我国研究的中成类药物,针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着确切的疗效,其用药安全性高,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可以有效地扩张患者的冠状动脉,可增加治疗有效率,其多年使用情况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78.95%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分别为(43.12±5.26)、(62.84±9.05),超敏反应蛋白C分别为(6.24±1.77)、(11.56±2.63),白介素17分别为(56.28±15.47)、(102.47±19.56),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说明稳心颗粒治疗与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模式的结果存在不同,前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指标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缓解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2]。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可增强疗效,促进了各项治疗指标的恢复,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闫锐晶.稳心颗粒治疗老年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0):68.
[2] 苏怀昆,郭森.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