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启明
摘 要:“高职扩招百万”是党和政府适应经济社会形势作出的一项战略性政策安排,将对稳定就业和职业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作为落实扩招任务的实施主体,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资源不足等诸多困难。从高职院校角度看,针对“高职扩招百万”对象实际,研究提出招生专业、培养定位、教学组织、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内部工作”的对策,是贯彻落实扩招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工作基础。
关键词:高职扩招百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5-0152-03
Abstract: "Expanding mill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situation to make a strategic policy arrangement,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employmen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body of implementing the task of expanding enrollmen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e faced with many difficulties such as tight time, heavy task and insufficient resou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view of the reality of "Expanding mill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nternal work", such as enrollment specialty, training positioning, teaching organization, daily managem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which are the important premise and work basis for implementing the task of enrollment increase.
Keywords: expanding milli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高職扩招百万”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高职教育的重大发展机遇。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从扩招重点领域、生源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做了精细部署,完成了“高职扩招百万”任务的顶层制度设计。但是,面对大规模扩招这一新鲜事物,作为扩招任务的实施主体,如何科学应对扩招带来的教育教学管理等问题,实现“质量型扩招”的预期目标,广大高职院校却缺乏足够准备。人才培养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广大高职院校应该结合扩招对象实际,从招生专业、培养定位、教学组织、日常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综合施策,着力解决大规模扩招带来的教学资源供给紧张等诸多问题。
一、发挥办学优势,实行错位互补扩招
“高职扩招百万”既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有力抓手,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举措。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构成了百万规模的主体。应该充分利用高职教育优质办学资源,从源头上确保这“四类”人员的培养质量不降低。一是鼓励优质学校增容扩招。经过三年培育,教育部认定了200所《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项目拟立项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这些学校应该成为高职扩招的主力军。在办学容量等条件允许下,要鼓励支持这些优质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给予招生计划“上不封顶”的特殊政策,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二是依托特色骨干专业(群)招生。国家“双高计划”项目规划了首批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教育部认定了2920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点,形成了新时代我国高职教育骨干专业(群)体系。各高职院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发挥专业优势,扩大特色骨干专业(群)招生规模,把专业做大做强。三是开展校校联合招生。对于一些具备扩招资质,但办学容量有限的院校和专业(群),要畅通政策渠道,允许采用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联合、高职与中职联合等方式招生,实现容量优势与办学优势的强强联合,确保招来学生有安置、教学质量有保障。总之,就是要让最优质的高职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让“质量型扩招”落到实处。
二、突出思政教育,强化人才培养导向
高职扩招最本质的特征是生源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不再由学校到学校,而是由社会到学校,由社会人到大学生。但是,不管生源如何变化,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都是所有学校必须回答好的根本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突出加强“四类人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鲜明导向。一是加强制度安排。要贯彻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文件精神,落实工作内容、队伍、经费、形式等;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要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的思政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确保人员配备。当前,高职院校中思政工作人员与在校生比例不达标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扩招任务的落实,必然带来包括思政队伍在内的教育教学人员的短缺。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应对高职扩招的师资准备工作中,要将思政工作人员配备摆在突出位置,确保量足质高。三是丰富工作手段。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建设多种渠道,提高政治理论、形势政策教育覆盖面;要通过课程设置、对口联系、党员示范等,创新思政教育手段方法;要完善并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让思政教育落地生根;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郁思政教育和文化艺术氛围,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做到润物无声;要加强扩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违纪学生的转化。总之,要根据生源特点,实施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把“四类人员”也培养成“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当代大学生。
三、适切生源特點,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和教学运行的纲领性文件。“四类人员”是不同于高中阶段学生的生源。按照因材施教的基本教育规律,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在贯彻落实国家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的前提下,依据国颁专业教学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四类人员”和学校实际,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四类人员”基本都是已经成年的社会人,“三观”基本定型,具备了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其进入高校深造的主观意愿更多是提升技能、更好就业。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该组织专门力量,对人才培养的素质、知识、能力等要求进行研究,确保培养目标符合国家要求、切合学生实际、适应社会需求。二是重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是专业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决定专业教学目标的达成。高职院校应该着眼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结合扩招学生的专业基础,增设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有关课程,增加实践课程和实践课时的比重。三是融入“X”证书。“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要将“X”证书融入课程的相关要求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将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确保课程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四是增设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方法。对于有着比较丰富人生阅历的“四类人员”学生而言,学习能力、记忆力等不如一般学生,而自制能力、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又强于其他学生。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育教学方法方式研究,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教学实施的基本遵循。总之,就是要通过系统改革,形成适应“四类人员”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整合办学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实施
教学组织实施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虽然“四类人员”与高中阶段生源各方面差异很大,但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即都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针对“四类人员”的特点,高职院校应该在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调配办学资源,有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一是要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针对大多数“四类人员”的“社会人”身份,采用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是有效应对学生工作、生活、身体等各种复杂情况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允许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完成学业,给予充分的缓冲时间,降低限时毕业的难度;另一方面,要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用就读前取得的相关技能证书、职业资格等替换学分,提高学生就读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益。二是合理安排校内资源。一方面要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确保教育公平,另一方面要根据“四类人员”特点,采取错峰开放实训室,安排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授课等措施,尤其是要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做好在线资源和课程开发,增强其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培养有着工作经验甚至是技能基础较好的学生,更应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资源,把这类学生送到现代化生产一线岗位顶岗见习、实习,确保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养成。总之,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组织实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降档。
五、倡导人本理念,创新学生日常管理
“四类人员”学生的日常管理是扩招对高职院校的最大挑战。这些学生都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且平均年龄远大于其他在校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普遍社会化,传统的学生日常管理方式方法不再具有经验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一是实行走读为主、寄宿为辅的住宿管理模式。针对“四类人员”已婚比重高、民事行为能力强的特点,鼓励这些学生走读上学,既方便学生照顾家庭、沿袭生活习惯,又节约办学资源。同时,要对有需求的这几类学生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二是实行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学业管理模式。一方面,区别于其他学生,要弱化对这几类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习惯、学习效果的考核,给予其充足的学习自主权,另一方面,要强化结果导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严格课程考试、“X”证书考核等形式的学业管理,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尊重学习。三是实行学校为主、学生为辅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一方面,要发挥“四类人员”的社会资源优势,广泛开展顶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要切实提供这些学生的实践教学针对性,安排优质企业的典型岗位,选派经验丰富的双师教师,确保实践教学效果。总之,要通过切合学生实际的日常管理方式方法,切实增强学生的归属感、自由度和学习积极性。
六、坚持目标考核,完善学业评价模式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教学组织的最终环节,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结论性评判。合适的评价模式能科学评判教育教学效果,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创造性。对“四类人员”学生学业进行评价,应从培养目标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实施以目标考核为主的评价模式。一是实行学分互认制度。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允许学生利用慕课、雨课堂等不同的学习平台选修各类课程,同时其修业情况可以作为相同或相近学校课程的学分;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允许学生选修兄弟院校相同或相近课程,并将课程学分抵充学校学分。二是突出结果考核。要将人才培养目标细分为“X”证书等不同的标志性成果,坚持以结果考核为主,将相关证书获取情况作为课程成绩及毕业条件的重要参考。三是要保持学业评价的灵活性。要根据“四类人员”的特点,对“我不需要考证”“我已有**证”等情况区别对待,坚持以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为主,实行“只考不学”或是“只学不考”等评价方式,不对考证等作硬性规定。总之,就是要通过灵活的学业评价模式,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实现“高质量扩招”的工作合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为什么强调职教是一种教育类型[N].光明日报,2019-03-12.
[2]扩招100万!高职院校能否接住这个“大招”[DB/OL].https://mp.weixin.qq.com/s/Gl5K9m653QQSQq Hkzz Cw8A,2019-03-11.
[3]周勇.百万扩招:高职类型教育“突围之战”[N].中国教育报,2019-06-28(07).
[4]刘继安,陈志文,李马英夏.高职教育扩招:一个社会治理角度配置教育资源的案例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19(4):6-9.
[5]董刚,周建松,陈秋明,等.对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思考(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4):1-5+73.
[6]马树超,郭文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战略意义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9(5):88-91.
[7]蒋理.高职院校办学全面进入“宽进严出”时代[N].北京青年报,2019-03-06.
[8]姜大源.论高职扩招给职业教育带来的大变局与新占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5-11.
[9]齐亚丽.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19(6):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