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中国将领。从抗战一开始他就有“报国必死”的决心,每上战场,都打得英勇悲壮,而且每次战前都要写下一封信,回来的时候再把信撕掉。
1940年5月,日軍为了控制长江交通、切断通往重庆的运输线,集结数十万大军发动枣宜会战。当时中国军队的第33集团军只有两个团驻守襄河西岸。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自己亲率2000多人渡河作战。出战前,他留下两封绝命书。一封写给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一封写给全体将士,句句肺腑,字字千钧,舍己为国,感天动地。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身负七处重伤壮烈殉国。
[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将领、各部队]
致战友:
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1940年5月6日,张自忠致第33集团军副总司令冯治安的亲笔信]
仰之我弟如晤:
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179D(38师和179师)取得联络,即率诸两部与马师不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六于快活铺
(73~75页稿件摘自《抗战家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