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善厚
【摘要】时至今日,《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仍然存在。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焦点。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地探索《道德与法治》善学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五善五性”的善学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善学课堂教学模式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五善五性”;打造善学课堂;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效性
《自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以来,许多学校和教师积极投身课改实验,在一线的课堂上苦找一种高效、轻负、促智养德的教学模式。笔者所在学校积极地探索《道德与法治》的善学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五善五性”善学课堂教学模式:善知,多元整合,提高课程整合性;善联,接地气有底气,加强课程生活性;善探,重体验会探究,增强课程活动性;善放,拓展时空,凸显课程开放性;善行,知行合一,夯实课程实践性。善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能力,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
一、善知,多元整合,提高课程整合性
第一,教材内容的多维、多重整合。比如:小学低年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儿童的多彩生活”的教学,可以进行多维、多重整合,即“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和整合,统筹教材,开展系统性学习,更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少年儿童优良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 有利于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修炼和养成, 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基本能力。
第二,教材内容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教材内容与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能更好地促使道德目标的落地。《亲亲大自然》一课的学习目标是初步了解自然,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并做到知行合一,落实到行动中。因而设计了“与善同行,善待自然”拓展活动,本活动设计与学校的至善德育校本课程相融合,通过“至善好少年”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日行一善,开展至善行动,努力做到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自然;通过“日行一善,见行动”活动,让学生唱响环保之歌,争当环保小卫士。课后,开展亲子志愿实践活动:双休日和家人一起走进大自然参加户外活动宣传生态环保知识。
二、善联,接地气有底气,加强课程生活性
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联系生活,注重生活性, 让教育点更接“地气”,学习方式有“底气”,从而成就善学课堂、高效课堂。如《戴上安全小黄帽》教学重难点是认识常见的安全和交通标志,树立交通安全意识。为了化解教学重难点,采用了善联的教学方式,通过创设情境,学习交通规则:让学生戴上小黄帽模拟体验以下的生活中的情境,达到明理导行的作用。第一关:过马路(出示书本插图)行人靠那边走才安全?绿灯闪时,还能过马路吗?(法律知识拓展:《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车辆、行人应当按照交通信号通行);第二关:乘地铁(出示书本插图)等候地铁时,不能站在黄线内!为什么?第三关:过马路(出示书本插图)过马路要走天桥。(或斑马线)第四关:坐公交(出示书本插图)上车之前,认準行车方向了吗?上车后,还要注意什么?(紧握扶手,不能把身体伸出车窗外)在大家的帮助下,明明遵守交通规则,高高兴兴地出门,晚上平平安安地回到了家。(板书:守规则)。通过这个“善联”环节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交通规则,树立交通安全的意识。
三、善探,重体验会探究,增强课程活动性
我们倡导自主探究体验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获得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同时也使道德思维、法治思维、心灵得到发展, 逐步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和提速。《亲亲大自然》一课的设计理念是知行合一,自主探究体验。为了突破重难点,开发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知多D》微课视频资源,以“校园法苑”的小动物形象的生动形式,把枯燥深奥的法律转化为儿童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直观感知,有效凸显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校本“至善”德育课程有机融合,结合“争当至善好少年”校本德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知行合一,自主体验,设计了“与善同行,善待家人”“与善同行,善待自然”“日行一善,见行动”等体验实践活动,有效破解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教学难点。
四、善放,拓展时空,凸显课程开放性
学习时空上,拓展延伸,开放中得实效。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课堂开放;二是教学时间开放;三是课程资源开放。《他们是家乡的骄傲》一课,突破书本教材的限制,开放教育资源,开发了家乡东莞莞城名人事迹资料包,以身边的名人事迹引出探究名人家风,引导学生学名人探寻自己家庭的家风并传承良好的家风。课前探究,寻找家乡莞城名人及主要事迹;课中小组展示汇报《当今家乡风云人物调查手记》,教师补充莞城名人何镜堂的家风家训资料介绍。课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去寻找自己家族的名人,完成《氏家族,家风家训调查表》,学习并传承优良家风家训。
五、善行,知行合一,夯实课程实践性
第一,行重于知,评价着眼于实践。《金色的海岸》一课,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性评价上,着眼于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来进行过程性的评价,设计了“我为东莞发展出点子”的活动,评选最亮十大金点子,让学生把本课的感受家乡变化的道德和热爱的德育目标相融合,提出了向善养德的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家乡、建设家乡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行为,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以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效。第二,知行合一,夯实课程实践性。为了使目标更具体容易落地,我们紧扣“向善养德”的目标,以“善心、善言、善行”为切入口,对德育目标进行细化。在至善德育目标明晰后,又经过研究形成了“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自然、善待社会”5大内容体系,并策划开展符合不同年段特点与之相对应的“至善行动”为实践的载体,扎实地落实学生“日行一善”,把向善养德落实在每一天。如学善行动:日行一善、至善好少年(一年级、三年级负责策划);关爱行动:关爱弱小(五年级负责策划),爱心义卖(四年级负责策划)等。此外,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我们制定了《“至善好少年”评选活动方案》《 “至善好少年”评选标准》,编印《“日行一善”成长手册》。通过《成长手册》记录每天一善事、每日一善言,以“十佳至善好少年”为激励榜样,使“善心善言善行”的落实有了抓手和载体。
实践证明,“五善五性”的善学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以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能力,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接下来,我们将以课题作推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能力,打造善学课堂、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翠香.品德教学课外延伸教育五结合[J].福建教育,2007(06).
[2]陈光全等.生活德育理念的三维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学习体会[J].中小学德育,2012 (6) :47.
[3]高德胜.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理程, 2012 (2)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