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扎是新疆传统的集市,与新疆众多民族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巴扎既是绿洲居民经济生活的纽带,又是社会交往的中心,更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
【关键词】巴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图分类号】C954 【文献标识码】A
巴扎是新疆传统的集市与集市贸易活动,[1]是绿洲居民为满足生活需求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巴扎”(Bazaar)一词来源于波斯语,是维吾尔族对传统民间集市的统称。巴扎广泛分布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开放时间遵循严格的周期,通常按星期排列,七天中每一天都能成为一个巴扎日。
巴扎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是各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融合的具体表现。每逢巴扎日,人们蜂拥聚集,交换商品,互通信息,联络感情,强化心理认同。此外,新疆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位置,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人在巴扎交汇,使得族际接触、民族文化互动频繁。因此,本文从巴扎的经济交流、社会交往、文化交融三个方面对巴扎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以期更好地探讨巴扎的交往交流交融功能。
一、巴扎是人们经济交流的纽带
(一)巴扎上的交易主体
在南疆的广大地区,荒凉、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传统的维吾尔族社会形成一种相对封闭的以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农耕社会。[2]千百年来发展缓慢,人们在相对特定的孤立的绿洲经济圈内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农民在巴扎上交换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以获取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加之单调的生产劳动和贫乏的物质生活束缚了他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他们渴望到巴扎获得精神的愉悦,释放生活的压力,因此,赶巴扎对当地农民意义非凡。此外,巴扎上许多手工艺者、小商贩也多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在农闲时摆摊经营,农忙时则专于生产,因此,农民是巴扎的重要参与者。
巴扎上除了当地的农民外,许多外地商人和外籍商客纷至沓来。“叶尔羌最为大城……中国商贾,山陕江浙之人,不辞险远,货贩其地。而外藩之人,如安集延、退摆特、郭酣、克什米尔等处皆来贸易。八栅尔街长十里,每当会期,货若云屯,人如锋聚。珍奇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3]清代包括喀什、叶尔羌、阿克苏等在内的南疆城市,吸引了英、俄、印等国家的商人进行自由贸易,逐渐成为巴扎上的固定交易主体,他们或贩卖大宗货物,或收购当地土特产远销海外,以谋高利。
现如今,巴扎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质文化和异质文化交融的窗口,不仅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更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
(二)巴扎上的交易内容与交易方式
不同的巴扎,经营的产品也有所不同。乡村的巴扎以农民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和土特产为主,主要有小麦、大米、蔬菜、牛羊肉、干果、牲畜等。巴扎上的手工艺品,大多是农民利用闲暇时间,以家庭为单位,使用简单的工具,采用当地的原料,有意识地多生产一部分后去巴扎上销售,以便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包括服饰、铁器、布料、皮革等。城镇的巴扎商品种类齐全,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还有大量的外国商品、旅游工艺品、民族特色产品等。乌鲁木齐的国际大巴扎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商品集散地,各民族、多国家的商品汇集在这里,成了物质文化的博覽园。
巴扎上主要的交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物物交换,另一种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物易物的交换方式,是一种较原始的交换,出现在早期的巴扎贸易中。随着货币的广泛使用,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模式成为主流。清末在新疆地区用作贸易交换手段的是:中国的银元宝、中国的地方货币、被俄国人叫作乔赫或亚尔马克的铜钱、官家的纸币(帖子)、私人银行和一些商行的私人钱票,以及靠近俄国边界地区的俄国信贷券和俄币。[4]
二、巴扎是社会交往的中心
巴扎是人们参与社交的重要场所。赶巴扎,既是为了满足绿洲人民的物质交换,同时也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系。绿洲居民热爱生活,性情淳朴,重情重义,常常扎堆凑热闹。老人们聚集在巴扎上,喝茶闲谈,打发时间。妇女们借着来巴扎的机会,添置家中所需的物品,不知不觉中感受多元的文化气息。还有些年经的男女,在巴扎上相遇,互生爱慕,表达情感。人们盼望赶巴扎,以期在巴扎这样开放的场域中满足沟通与交流的本性,满足展示自我的冲动,确认自我的愿望和需求。另一方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同一地域的人们有着相同的民族文化记忆和文化体验,在巴扎上相遇,他们能分享相同的文化感受,增强民族认同。
巴扎是信息汇聚与传播的中心。在不发达的传统农村社区,交通不便,信息传播手段单一,他们获取外界信息和了解新世界的主要渠道就是逛巴扎,因此,在南疆地区广为流传着“逛巴扎就是逛世界”的谚语。巴扎上汇集着各地的商人和买家,他们身上蕴含着不同的信息,通过交流、攀谈,从巴扎传播至其他地方,这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三、巴扎是文化交融的舞台
巴扎是多种文化交汇的聚集地。巴扎作为开放的经济文化空间,不同的民族在这里往返,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传播,因此,巴扎既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途径,也是接触外来文化的重要场所。
巴扎是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心。巴扎上的娱乐文化活动类型不一,内容多样。歌舞类的有维吾尔族的麦西来甫、蒙古族的安代舞、哈萨克族的走马舞等;表演类的有达瓦孜、说唱弹奏、斗鸡、斗羊等;口头表述类有英雄史诗、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各类民间艺人在巴扎上展示技艺,各显其能,民族文化的符号和信息通过巴扎这一文化空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一步步传承下来。
巴扎是外来文化的交融之地。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新疆作为串联东西文明的必经之道,历史上的中原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等在片片绿洲上融汇、沉淀,成为绿洲文明血液的一部分。中国的丝绸、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火药、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等通过丝绸之路联结的巴扎传播到世界各地,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增强了民族交流的频率,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更具重要意义的是,巴扎上多元文化的交汇,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综上所述,巴扎不仅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成为人际交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巴扎上文化的交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扩大了人们的交往半径,增强了人们的交流意愿,对加速民族融合的进程有巨大意义。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加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巴扎的发展愈加繁荣,但巴扎依然是绿洲农业社会的缩影,是绿洲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象征,它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吟屏.论新疆历史上的巴扎[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4):57-62.
[2]张利涛.浅谈“巴扎”的产生及其在维吾尔社会中的功能[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5):108-110.
[3]椿园.西域闻见录(卷1)新疆纪略[M].第一册:142.
[4]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长城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商务印书馆,1980:162.
作者简介:赵雪婷(1995-),女,汉族,甘肃武威,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