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生成的双支撑环境构建

2020-10-21 03:50齐倩楠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20期
关键词: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齐倩楠

摘 要: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驱力的生成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部组织环境的支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而外界条件也通过教师专业发展个人环境的构建而起作用。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生成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内驱力 环境

一、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的外部组织环境

1.信念引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处于新时代的教师,时时刻刻坚持理想信念的树立。

教育作为百年大计之本,教师作为教育之本,首先要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纯洁性,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只有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这种观念传递给每一位学生。“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师理应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承担新的历史使命,让每一名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做出更大贡献。[1]

坚定内心的理想追求。今天的教师处于一个飞速发展新时代,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教师要坚定自身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要求,明确教师生命意义的所在,有所坚持,有所向往。[2]

2.文化濡染

学校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时时刻刻影响着教师的发展。本研究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来分析学校显形文化与隐形文化对内驱力生成的促进作用。[3]

(1)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显性文化

学校的显性文化包含内容很多,其中管理文化、培养文化、学术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促进作用较强。

学校管理文化的建立上要充分体现管理文化的关怀性、平等性、规范性,管理重心下移,真正的以人为本,从促进教师发展角度进行管理文化构建。在培养文化建立上,学校要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权,使教师培养、培训的过程具有选择导向、激励导向、互助导向,真正地让教师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人,持续不断的生成自我发展的动力。学术文化上,学校要始终保持着开放的姿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构建自我选择的机制,努力实现教育科研领域的开放性、学术思想交流的开放性,构建学校开放、包容的学术文化氛围。[4]

(2)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隐性文化

学校的隐性文化是隐含于教师意识中的价值概念、教育观念、归属意识等。思想文化上,学校要努力构建科学的办学思想,营造一种宽松、尊重、自主、自律、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教师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支持。人际文化上,学校要努力为师生的发展服务,努力营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尊重、理解、仁爱、宽容的工作环境,构建起正向积极的人际交往文化,更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促进。

二、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个人环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很多方面包括个人理论和思想行动过程保持着一种共生关系,难于形式化或者通过别人直接传授获得,只能通过自身内驱力的发展,在自我建构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建立自我认知体系

提高认知发展水平,让教师充分拥有正向积极的教育信仰、职业使命、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认知。

(1)构建自我教育发展的主体观。教育主体观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充分意识到自己是发展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自觉性、创造性的教育工作者,能夠形成自我教育的观念和行为的主观认知。缺乏教育主体观的教师很难意识到自我发展的内在动机是自我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拥有主体观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基于内在动机的主动发展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项教育活动中,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发展。

(2)构建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的认知水平受正向的教师观、学生观的影响,所以构建科学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增强,学习需求的层次化凸显。而面对这些变革,教师要有能正确地认识变革并关注变革背后后对老师的发展诉求。教师自身要拥有持续发展的意识来不断主动构建科学的教育观,来适应学习变革带来的挑战,进而促进自己内在发展的源动力。

2.激发自我动机发展

教师在主动发展的意识引导下,要通过树立发展目标,生成积极反馈来不断促进专业发展的动力形成。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在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才能够不断的、持续的自我提升。教师要有明确的阶段发展目标,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用独特、个性化的自我发展计划的实施,让自身在不同阶段都有明确的目标引领。其次,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给予自身积极反馈。教师要学会用正向归因方式对行为结果进行归因,寻求积极正向的任务反馈和情感反馈,让自身的发展拥有动力。

3.坚持深入性自我反思

本研究中的教师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的反思行为和反思能力,指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活动、生涯发展为独享,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师的反思,首先要对自我能力、水平、行为有正确自我认识。其次要进行自我诊断,这就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通过比较分析,正确面对优势与不足。最后是自我建构,通过聚焦问题来根据发展目标建构自我发展的路径,从而让自己在专业发展上取得进一步的提升。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自我反思能够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专业意识,唤醒自我诊断需求、自我分析的主动意识。进而更能够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总之,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驱力的生成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外界环境的支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而外界条件也通过教师个人的发展环境建构而起作用。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的分析下,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生成的路径更加清晰明确。

参考文献

[1]叶澜.新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姜勇.洪秀敏.庞丽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9.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徐帅,赵斌.从外塑到内修: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生成,2018.

猜你喜欢
内驱力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培养内驱力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环境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