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妙招,“酿造”心理味浓郁的心理课

2020-10-21 04:52焦铭
心理与健康 2020年10期
关键词:酿造心理健康心理

焦铭

随着心理健康意识的深入,心理健康课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可,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许多心理教师反映,学生上完自己的心理课后,课程效果总达不到预期,也不知道如何改善。

心理课应该是什么样?我觉得,简单而言,是将心理课上出心理味。

心理味是什么味?有学者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的心理味至少应包括“专业味、互动味、情感味、沉浸味和生成味”等五味。即通过营造某种心理氛围,创设某种心理情景,让学生身处其中,思考、互动、生疑,教师在一定时机介入,以四两拨千斤之法,解惑、引导生成并进行总结、升华。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生成,在生成中成长。

想上好一堂心理课,可以巧用以下妙招:

内容上:没有调查

就没有发言权

心理课不同于其他科目,没有考纲和教材,评价形式也不在于学生掌握了多少心理学的知识,而在于其能掌握运用心理工具调整自己的能力。所以,心理课的内容选定,教师不能想当然,而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动向,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堂主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敲定教学主题与教学形式。只要内容是学生需要的,形式是大家能接受的,让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所获,就是一节成功的心理课。

活动上: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

心理课离不开活动,活动是心理课的载体,但决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许多心理教师都热衷于在游戏中寓教于乐,在开课前以游戏热身是可以的,但占用时间过多,心力过多,就会喧宾夺主;不可与主题割裂,最好与主题相连,这样一节课比较完整统一。举例来说,假如这节课的主题是与“变”同行,我们可以选择“单词接龙”的游戏;如果主题是“压力应对”,可以选用“大风吹”或者“一元五角”等,让学生事先对“压力”有一种感官上的感受。另外,活动要注意变式、新颖,同一个游戏玩过太多遍,学生的參与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主体上:谁唱主角

心理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指导要有进有退。承认学生是独立的人,并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权利的表现,就是让学生被倾听、让学生的观点得到表达。教师作为倾听者意味着教师将学生当作与自己一样的平等主体,让学生表达观点。在教育中,学生言说是他们表达自己观点的方式,是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的表现。如果学生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说着教师期盼的或教参上所谓的“标准答案”,这是对学生自然存在的否定,它剥夺了学生的基本权利。

注重师生互动的作用

所谓的“互动”,是相互的。教师只管张嘴,学生只管竖起耳朵,不叫互动。没有学生的互动,教师就难以发现教学效果如何;没有教师的互动,学生就无法得知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

教师与学生个体互动,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的问与答,也包括个别辅导、眼神交流等。在这类互动中教师对学生表露出期望、肯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豪、自信,对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问题设计:

有层次、有深度、有话说

课堂中,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层层递进,如“刚刚发生了什么?哪个地方给你的印象比较深?”这就比直接问“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要好的多。再如“对于这种情况,你想说些什么?”就比“对于这种情况,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要好。问题设计有梯度,方便学生整理思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有话说的方法就是少问“为什么”“有没有”,试着换成“怎么看”“有哪些”,效果就会不一样。

发挥集体力量,打造精致课堂

你有一节心理课,我有一节心理课,经过交流,我们就有两节心理课。目前,心理教师人员相对较少,每所学校的心理教师可能只有一两个,可谓孤军奋战。心理教研和集体备课,就显得尤为必要,我们可以积极跨校、跨县乃至跨市进行教学研讨,努力打造精致心理课堂。

真正的心理课,是用心灵碰触心灵的课,是心与心之间交流的课。只有将心理课“酿造”得更有心理味,才能充分散发它独特的魅力,让课堂留香,让学生回味!

猜你喜欢
酿造心理健康心理
那些中国年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黄昏十月末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品味时光“酿造”的味道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