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遗存 根植一隅
——三大珍稀戏曲根植海陆丰地区因由探讨

2020-10-21 02:48徐春鸿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海陆丰官话戏曲

徐春鸿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海陆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格独特,丰富多彩,拥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等稀有剧种。我国原共有剧种三百多个,但其实早在1950年代,有些剧种已是名存实亡,普遍式微失传。整个中国大环境下的中国戏曲,在经历了整个世界经济文化日新月异的更新与发展后,面临濒临失传的尴尬现状。按照民间传说的五百多种到权威工具书提到的三百多种,失传的更是多达两百多种。在这样严峻现状下,海陆丰地区的三大稀有戏种,虽不贵为我国的核心中华戏曲,且流行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海陆丰地区,却能植根海陆丰,永久传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般的存在。拿西秦戏来说,明代时期秦腔由西北地区流入海陆丰,并与地方民间特色相结合,成为广东戏曲。一开始在潮汕地区(揭阳、汕头、潮州)都有流行西秦戏,但之后都萧条退隐,现仅海陆丰地区仍有西秦戏专业剧团。其它两个戏种亦类似,虽不再如初始那样盛行,甚至在滚滚的社会历史潮流冲击下,观众及剧班数量都骤然减少,已属于濒危剧种,但在海陆丰地区乡社民间舞台中仍顽强存在着,经久不衰,而台下的观众抑或多与少,甚至有时仅三两观众或一个观众都没有,都永远不会改变戏剧的如期上演,这在全国都不得不说是个例。那么,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三大稀有戏种在海陆丰地区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什么?它们在海陆丰地区是如何被接受并存活下来的呢?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不仅因为珍稀戏种有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与当下时代发展提倡的人文主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势十分契合,且对于保护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着十分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从地缘渊源来看,海陆丰地区兼容并蓄又相对封闭的文化地理环境及民间群众生活渊源是这三大珍稀戏曲植根海陆丰的前提根基。

首先海陆丰地区文化兼容并蓄,是客家、港澳、福佬和广府文化的交汇之处,在海陆丰,客家话、潮州话、福佬话、广州话等都可以通行,至少是多数人会听,形成了丰富多彩又别具一格的海陆多元文化。这样兼容并蓄的文化特点使得各大稀有戏种在时代激荡和更替中,得以退守海陆丰而存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社会局势骤变,代表着固有文化的戏曲也在时代潮流中寻求偏安之隅。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思想的侵入,对戏曲演出带来很大冲击,原始白字戏受到潮剧(改进后的白字戏)的冲击,在原来的潮汕地区站不住脚跟,而潮汕地区原有的潮剧因为在辛亥革命后接受了新文化等影响,较之前的原始白字戏来说,面貌已焕然一新。潮剧迅速发展后,不仅在乡野演出,后在城镇也为群众广泛接受。这样一来,不管是原来在潮汕地区流行过的白字戏,还是作为外来剧种的西秦戏、正字戏等,都缺失了许多表演舞台,只得陆续退出潮汕,转而扎根在当时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海陆丰地区。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在省港、潮汕地区有很大发展,但在海陆丰,封建文化仍然根深蒂固,基本上没有受到新文化思想的冲击。正字戏和西秦戏原来在海陆丰就十分盛行,因语言的关系和粤剧的发展,也不可能往惠阳以西发展,三大戏剧退守海陆丰后,进一步适应当地的民俗民情,吸收民间艺术和兄弟剧种的艺术而更富地方特色,在海陆丰这片既兼容并蓄、民情思想又相对固守的安定之地盛行、扎根。可以说,三大剧种退守海陆丰,不仅是时代冲击和选择的结果,也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其次,从戏曲与海陆丰民间群众思想生活之密切关系来看,追古溯源,海陆丰民间与戏曲有很深刻的思想及生活渊源。海陆丰民间人民群众的思想和生活受戏曲的影响很大,他们的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与戏曲密切联系。清代前期,海陆丰戏曲盛行,即使时局动荡,民间仍有演出活动。乾隆、嘉庆两朝,海陆丰两县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口大量繁衍,民间节庆、祭祀活动兴盛,也推动戏剧活动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期。有史料记载“乾隆登基十三年,碣石兴盛正当时”。当时也建成了许多戏台、戏馆,一些庙宇的信仰持续长期发展,信众规模扩大,捐题戏金雄厚,众多固定戏台每年循例演戏,慢慢演变成为了一种固有的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延续至今。海陆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曾经在 《海陆丰农民运动》文中说到,乡间百姓可娱乐的方式常常是听戏曲、唱戏、看舞狮,而流传下来的戏曲几千年来几乎一样,农民的很多思想和生活观大多来自戏曲,戏曲传唱的生活观也深入百姓内心。因为深谙戏曲的特殊功能和作用,彭湃还成功地争取和戏曲艺人交朋友,改造戏曲艺人,并成立了“红色梨园工会”,用戏曲教化民众、推行乡约,为传播革命思想服务。在旧社会,看戏已成为乡社民间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迎神赛会,日看夜看,不知疲倦,剧本越多越是荣耀之事。也有外乡人奔走往来村社看戏,场面热闹,而村落家中无多余房屋以供招待外乡亲朋好友留宿,日夜连看的剧本既是一种将热闹一步步推至高潮的方式,也是一种对亲戚友人的盛情款待,可谓“一夜而奔者不下数女”。戏曲对于观众的影响很大,渐渐地,演戏也成为宗族惩恶扬善的一种有效的手段,这在客观上为戏剧的生存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间社会基础。

海陆丰就是这样一个既兼容并蓄又相对封闭的民俗演剧文化生态区。三大稀有戏剧,虽源流不同,形态品格各异,但因着自然地理环境和民间群众地缘之关系,成为乡社民间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海陆丰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二、从民俗习惯来看,海陆丰民间浓郁的佛祖、神灵、祭祀习俗是三大珍稀戏曲植根海陆丰的本源因子。

从人文民俗来看,海陆丰乡社民间重神灵佛祖,建置有许多寺庙、神龛,普遍有祭祀风俗。其中,最为显著的一大特色是民间“起神谢神”的民俗特色。因先人创业维艰,在逆境中祈求平安顺利的心理需求,便有了祈神保佑降福,酬神还愿的风俗。有年初的“起神”祈愿,便有年终的“谢神”还愿。除了给神明“老爷”烧香、烧纸钱,进供猪羊水果发粿等供品,自古迄今,还有一项重头戏就是戏曲演出,无戏曲则不成排场,遇到一些隆重的节日,还需以唱戏看戏凑热闹来彰显节日气氛,这也是海陆丰地区传统的民风民俗。做大戏是一项大型的“献祭”活动,新世纪以前在许多村落盛行,一年做几场大戏是村民们最期待的大型祭祀热闹活动。存着对神明的敬畏之心,通过做戏唱戏的形式,对神佛虔诚顶礼膜拜,诚意十分,表崇敬求庇佑。心必诚,否则定不能如愿,这就是人与神沟通交流。祭祖先如同祖先真在那里,祭神袛如同神袛真在那里。“如在”就是一种虔诚的态度。祭祀必须要有诚意:祭先祖应尽孝心,祭神袛当存敬心。孔子强调,祭祀应当亲自参与,如不能亲自参加就不祭祀,此谓“诚心”。古时人与神交往,需要巫师等专门神职人员,需要相应的形式,要上香明烛、祷告降神、进献,还有唱戏等仪式,这些都是表达诚意需要的相应的载体,形成一定的形式,成为固有的民俗。比如每到新年的正月十五过后,海陆丰乡社民间便开始拉开“迎神”序幕。这是对神的敬仰与膜拜。在自家门口堆放许多礼炮、爆竹,等待护神队伍经过时,礼炮冲天连连,迎神赛会唱戏看热闹。百姓用此类敬神的方式祈祷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吉祥平安。

可以说,对于海陆丰民间乡社而言,戏曲演出实际已成为超越观赏价值的一种祈愿方式,是纽系海陆丰民间与天地神明的民间最为认可的古老方式。当下社会娱乐方式多元化,如果说在经济社会不发达、且可供娱乐方式较少的旧社会,对于海陆丰百姓来说,看戏既是打发闲暇时光的娱乐方式,也是旧社会乃至今天体现一些民间乡社老一辈人心愿寄托的必然存在。如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娱乐节目丰富多彩,看戏已不再是大家趋之若鹜的娱乐方式,三大稀有戏曲越趋骤减。但几百年来海陆丰地区三大稀有剧种依然硕果仅存,从明清顽强地走到了新中国。这源头或许就在于,不管社会如何变迁,但对于海陆丰老一辈人来说,活在他们心里的“老爷”(神明)依旧存在,他们对于神明的敬畏和虔诚可谓根深蒂固,很难被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所改变。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民俗文化的形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戏剧场次也越来越少,但只要“老爷”不死,或许戏曲仍会永存。这里举一些实例以便考证。比如2017年农历九月十五陆丰市陂洋镇内洋村做戏大热闹,请三山国王爷看戏。在这个喜庆的日子,在外做生意的,嫁出去的女儿,出门工作的乡贤们都纷纷回乡,小学还特意放假一天,看戏、拜神图团圆大热闹。又如海丰县梅陇镇月池管理区的月池村,该村落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六日谭公爷生日被视为一个隆重的节日,除了会宴请亲戚朋友四方宾客外,每年都会做大戏即白字戏,以前村里140多户人家,连续演五场戏,后来村民搬到镇里居住,农村仅20几户,每年仍连续五夜上演五场戏。村里外出的人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都会驱车回乡凑热闹,经济条件好的还会捐剧本。上演的剧目有《剪月蓉》《渡头婚变》(又名《龙井渡头》)《白罗衣.拷陶》《吕蒙正.彩楼招亲》《蒋兴哥》等。连续几个晚上的几场戏中,有的场次观众三两个,有的稍多(除本乡外还有农村居住的外乡人也看戏凑热闹)。但不管观众多与少,不会改变演戏时的锣鼓冲天,如期上演。还如,2014年农历正月二十九,晚上八点半,在海丰县梅龙镇月池村徐氏祖祠堂前面空地搭建的戏棚上演了《白罗衣.拷陶》这场白字戏。无一观众,但戏班演员们仍十分投入地演戏,吹唢呐的、敲锣打鼓的武美师等人都一一就班到位,有没有观众对于他们的演出来说依旧没什么影响,后有几个主持祭祀的村中元老陆续抵达,还有几位拿着装着供品的篮子前来烧香祭拜谭公爷的大婶,但他(她)们忙碌于各项祭祀仪式,根本无暇看戏,直到他(她)们各自忙完祭祀活动,有说有笑离开后,整个观众席就空无一人,仅有戏棚上的演员们敲锣打鼓,投入唱戏,自顾热闹。这就是当地文化现象中一种与“濒危”对抗的力量。有人说,没有观众,那戏班的戏不就可以随意演唱,草草提前结束吗?实际并非如此,对于村里主持祭祀活动的元老们和戏班演员们来说,有没有观众看戏并不是他们考虑是否订剧本,是否认真唱戏的重要因素,最重要的是“老爷”(神明)在看戏,因而他(她)们诚然是必须带着一种敬畏之心和虔诚的态度,将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主持下去,将剧本完整唱下去。不仅在梅陇镇月池村是这样的情况,农历十一月港美向东村祖公入伙戏,陆丰东海镇的“开灯戏”等也是没有多少观众的,这些情况表明,尽管现代丰富多样的娱乐方式慢慢取代了传统的戏剧演出,但地方戏仍有自己的市场,在“开灯”、“祭祖”、“神诞”、“拜门神”、“节庆”等节日时还会按乡老之约如期演出。甚至有若干村落为应这种市场之需,还专门培养戏班,比如陆丰的棋子铺、海丰赤坑镇的沙岗、汕尾城区的捷胜,特别是棋子铺,有十几个白字戏戏班,整个村几乎人人学戏。可以说,“唱戏敬神”已经成为了海陆丰民间的一个重要的民俗习惯,民间有谚语云:“老爷(神明)无死有戏好睇”。海陆丰是多元文化汇合之地,民间习俗多元,是多神崇拜之地。在海陆丰地区,老一辈人喜拜神明。“举头三尺有神明”,这话在海陆丰地区被看作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此外,民间还供奉不少“有功烈于民”的神袛。在海陆丰大大小小的庙宇中,总是香烟缭绕,虔诚的身影随处可见,这大约就是形式的力量。这些形式对于部分海陆丰人民,特别是老一辈人来讲,是一种超越了艺术欣赏与文化沉淀的心愿寄托,而且这种心愿寄托就像是平常吃饭穿衣那般必需和自然。

这种文化、心理结构是传统旧社会绵延下来的文化基因,有坚韧延续的可能性。“礼失,求诸野。”当前,我们的礼仪文化流逝严重,在节日庆典和日常生活,随处可以看到礼失的情形。而在乡野,在民间,礼俗虽遭破坏,“野”之礼失却虽是太多太久,但其基本内核还在传承,本源的因子依然存在。对于海陆丰人民来说,这个本源因子就是“老爷”(神明)不死,戏曲便永存。

三、从当地乡土方言与戏曲语言的相近性来看,也使珍稀戏曲植根海陆丰成为可能。

先从白字戏说起,这里的白字戏特指海陆丰地区流行的狭义白字戏,历史考证上潮州白字戏与海陆丰白字戏在改良和固守传统之间拉开距离,前者演变成为后来的潮剧,后者仍是固守传统的但已成为戏剧历史上活化石的海陆丰白字戏。这里先来以例说明白字戏与海陆丰乡土语言的密切联系。例如《荔镜记》第六出《五娘打赏》所用方言就有:冥——晚、夜;厝——屋、户、家;障般——如此这般;恁——你们;许处——那处;乜事——什么事;后生——年轻人;姿娘——姑娘;畏人疑——怕人怀疑;向恶——那么可怕、那么厉害;是实好听——实在是好听;亲像——亲戚;目——眼睛;伊——他、她;懒——咱;睇——看;无某——没老婆;无翁——没老公;值时——何时等。还有《金花女》中有一出“登途遇贼”,向大——这么大;向阔——这么阔;目汁——眼泪;乜人喊障惨声——什么人喊叫声那么凄惨;做年好——怎么办呢等均具有浓厚的乡音特色,与海陆丰方言如出一辙,以乡音搬演戏文,让戏曲爱好者或演大戏时喜凑热闹者受起来毫不费力且倍感亲切。另外,白字戏传统剧目中所使用的语言基本上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说白完全用老百姓生活语言,唱词绝大部分都很通俗化。在旧时海丰宗法社会中,大部分宗族成员没有受过学校教育,文盲比例非常高,而女性成员几乎全都是文盲。就是现在我们在与老一辈人聊天时,常听到他们要说到一个道理时,通常会搬出戏文里的唱词来讲,“戏里是这样说的”、“戏里是怎么唱的?”,他(她)们通过观看戏曲, 在戏曲里传递的道德伦理各种观念中得到教化,形成了坚固的人生观。这也是白字戏与文人戏剧、城市商业戏剧较大区别之处。文雅深奥、追求意境的文人语言风格在乡社里是没有市场的,因为其主体观众为宗族、乡社中的文盲或半文盲阶层,以老人会成员为核心观众群,因所受文化教育普遍较低,他们听不懂那些高深的词句,而喜欢听唱词浅显易懂且很通俗的日常生活语言。

而正字戏和白字戏关系也非同一般。从声腔曲调来看,二者基本相同,白字戏的十三腔,正字戏也有,但二者戏剧语言并不相同,正字戏和西秦戏沿用的不是通俗的日常生活语言,采用的都是用中州话演唱,属官话。但为何也都能在大批戏剧式微的大形势下,退居海陆丰被群众接受?古代推行官话,官话地位高于地方话,会说官话是有文化的人的象征,因此得到重视而推广,就像如今的“推普”一样。江北江南的人都会说官话,但或多或少带些乡音。据史料记载,雍正年间,为促进广东、福建两省官员民众讲好官话,还专门出台了一些规定政策,使对官话的学习成为一种必须推行的政策。也因官话地位高于方言,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海陆丰地区来说,特别是对于乡社文化程度不高的文盲或半文盲阶层,通过欣赏主唱官话的西秦戏来学习官话,也是自身的一种对于文化的自觉要求和更高的审美要求。而随着时代发展进步,官话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国语也即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因此在许多地区,这种以官话为戏剧语言的西秦戏在广东就渐渐地少了许多戏剧受众,唯独在海陆丰地区还流行。这里有一很重要的原因,即是西秦戏的戏剧语言与海陆丰当地方言的文白读音有密切关系。比如林伦伦和潘嘉懿教授的《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件》一书中就以例子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见下图)

如上图海陆丰文读音和西秦戏戏曲官话的比较所示,十四个声母的读音完全一致,十三个韵母读音的比较中,除了敢、叶、织和托四个字的有所不同,其他九个韵母读音也完全一致。因此,当地群众在戏曲语言方面接受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容易,再加上海陆丰地区注重祭祀赛会等风水大型热闹活动,白字戏登不了大台面,一般只能唱文戏,对技巧的要求较少,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情趣,一般在乡社演出较多,多数为乡社民间所喜爱,而市区城镇的重大祭祀赛会等活动则需要既擅长武戏又能唱得了文戏的西秦戏来撑台面方显热闹大气。

综上所述,三大珍稀戏曲之所以能植根海陆丰并历久永存,从地缘渊源、民俗习惯、方言相近性来看,都使珍稀戏曲植根海陆丰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海陆丰官话戏曲
粤港澳大湾区视域下海陆丰地方文化“走出去” 路径研究
戏曲从哪里来
公共管理视角下海陆丰红色文化的经济效益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政治与艺术交融:中共在海陆丰的革命音乐活动
东源县与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