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燕
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胎儿阶段自身的心血管系统发育出现异常,引起心血管系统畸形,出生时患儿心血管功能以及结构出现异常[1]。目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方式为体外循环手术,但大部分患儿经过手术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其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手术治疗后给予有效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笔者对近两年内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其对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最小0.7岁,最大3.0岁,平均年龄(1.5±0.7)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40例与研究组(个性化护理)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术后严格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与患儿家属进行常规沟通,叮嘱术后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以下个性化护理:(1)创建个性化护理小组。该护理小组成员均由高年资护士组成,进行护理前均进行统一学习,探讨需注意的护理事项。(2)营造舒适环境。对病房内的色彩以及布局根据患儿的喜好进行相应的改变,同时还可摆放一些患儿喜欢的物品,让患儿对病房的陌生感彻底消除。在病床中间还可放置隔离窗帘,让患儿能够感觉到一个独立的空间感,防止患儿与患儿之间受到影响。(3)积极有效沟通。在尊重患儿的人格以及生命的基础上,根据患儿所能接受的语言方式进行交流,详细掌握患儿的具体病情。由护士为患儿家属讲解治疗过程中将会出现的并发症或者注意事项,同时协助家属通过一些头部动作或者手势与护士进行较为简单的沟通。(4)对患儿情绪的护理。对患儿的表情变化以及心理状态改变进行详细的评估记录,对一些内心紧张或者是焦虑的患儿,可为其播放一些流行的儿童音乐,并将其音量进行适当地调整,促使患儿处于一个轻松愉悦的状态。(5)针对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流程。①采用个性化引导方式对患儿进行排便训练以及呼吸训练;②将呼吸机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调节,保证患儿呼吸道都通畅度,对其口腔中出现的分泌物进行及时处理,防止阻塞;③增强呼吸机以及血铅浓度的监测,将实际情况如实告知主治医师,随后对其药物进行调整;④确保患儿体内的电解质处于平衡状态,防止因药物过量而出现电解质失衡现象;⑤预防胃内容物反流致误吸以及胃肠胀气等事件发生,保护患儿的消化系统;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针对性的营养心肌药物和抗生素药物;⑦定期对患儿的切口进行药物更换以及检查,增强患儿营养支持;⑧确保患儿充足的休息,若患儿疼痛时,护士可采用抚摸的方式缓解患儿痛苦,也可进行交流,必要情况下给予相应的药物;⑨护士自身需要做好相应的隔离以及卫生工作,防止患儿受到感染。
1.3 观察指标清晨空腹时抽取两组患者5ml静脉血,离心处理,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利用ELISA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介素(IL)-6等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4.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儿干预前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干预前两组患儿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患儿IL-6、PCT、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3,P<0.05)。见表2。
表1 2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ng/ml)
表1 2组患儿护理前后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比较(±s,ng/ml)
?
表2 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体外循环也被称为心肺转流 (Cardiacpulmonary Bypass),这是一项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成熟于80至90年代的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它是使用一系列特殊的人工装置将回流的静脉血排出体外,再通过人工方法进行气体交换、温度调节和过滤,输送回内部动脉系统。其目的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维持所有组织和器官的血液供应。对于临床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治疗过程十分复杂,主要采用体外循环术进行治疗,使患儿停止呼吸,将心脏血流阻断,以此来对心脏实施手术治疗。但大部分患儿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增强对患儿的护理措施。
体外循环在生理、化学、物理等方面和人体内的循环存在差异,因此极易造成人体内部免疫系统改变,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产生,促使一系列炎症因子水平持续上升,最终演变为全身炎症反应[3]。情况较为严重时,还会引发相应的器官和组织功能受损。针对各项指标实施有效调整以及监测,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可防止或预防全身性炎症反应发生[4]。由于患儿自身的器官、组织以及免疫力均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从而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胃肠胀气或是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个性化护理是根据患儿的实际状况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5],其要点包括:(1)治疗过程中,患儿肺部很容易受到感染,因此需加强患儿呼吸道的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可显著降低肺部感染事件的发生率。(2)加强循环系统监护,对麻醉以及低温进行及时处理,可减轻对患儿心脏的影响,减少心律失常现象的发生。(3)增强消化系统监护干预,可防止胃肠胀气,促进患儿肠道功能恢复[6,7]。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对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实施全面的干预,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抑制炎症因子[8]。该研究结果指出,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儿IL-6、PCT、CRP水平显著偏低;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患儿总发生率显著偏低。据冉秦等[9]指出,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患儿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防止或者是减少患儿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促使患儿早日康复。由此可见,针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或者是预防患儿出现全身炎症反应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受研究对象数量和地区的限制,且纳入临床参数较少,该研究可能存在其他未分析因素,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