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元素,打造趣味小学数学课堂

2020-10-20 13:15杨小飞
读天下 2020年23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趣味性小学数学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有限,在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就会出现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自主性较差、忍耐力较差等问题。基于此,数学教师需依据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开展教学,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生活元素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策略

新课改下,其通常要求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并通过生活元素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对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的创新力及自主学习力得到有效提高。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其通常有着较强的逻辑性,需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与思考,对数学规律进行掌握,并通过生活元素,促使学生有效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生活元素的运用,构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促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数学的本质,并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 增强数学知识的搜集

将数学教材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转变为与生活相关联、多样化的数学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了解到生活当中的知识,而且还能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通过网络资源对相关数学资料进行搜集,积极关注社会中与数学有联系的事件,以促使数学知识与实践知识实现有效结合。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知识通常较为抽象,且逻辑性较强,因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注重教学知识的转换,通过具象化的方法,对数学知识实施灵活呈现,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有效理解与应用,并促进知识与生活元素的有效融合。例如,对苏教版的《大树有多高》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要想知道教室窗前的这棵大树有多高,应该怎样做?”教师可通过搜集资料,对教学楼的高度进行了解,并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估算大树的高度。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学生通过思考与观察,发现教学楼与大树的影子高度有所不同,此时,教师就需给予引导,并准备几根长度不同的竹竿,让学生测量每根竿的长度及其影长,基于此规律,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推算出大树的高度。通过该教学法,学生就会发现,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通过生活元素的运用,以深化学生对数学与生活之间关联的理解与认识。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时,教师需注重学生能动性与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其作为小学阶段难度较高的一门学科,致使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容易出现厌烦心理。基于此,数学教师需注重引导与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更愿意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教师需注重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并将班级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究,以强化小学生间的沟通,并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索力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年龄比较小,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了解不足,此时,教师就需要给予相应的点拨,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并增强学生对相關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对《球的反弹高度》开展教学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在踢足球、打篮球或者拍皮球的时候,球在触地后都会反弹,那么,球反弹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不同球的反弹情况相同吗?”学生在接触到问题时,通常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首先,选择一块靠墙的平地,并在墙上量出一定高度,并做好标记,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让一个学生标记记录,另一个学生进行丢球,在球反弹的时候,另一个学生在墙上标出反弹的高度,并做记录。教师则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高度做三次,然后选择不同的球做三次,并提问:“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此时,小组学生就开展积极思考,学生就会发现,同种球的弹性通常与其内部压力有关,而压力的大小和球内充的空气有关。由于学生都喜欢踢足球、打篮球、拍皮球等相关运动,学生不仅会积极参与到实验探究中,而且还能深刻了解到数学知识中的生活元素。

三、 鼓励学生积极的创新

生活元素灵活地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通常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检测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想要使学生的创新及应用意识得到有效提高,数学教师就需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把班级学生分为几个组,引导小组成员依据自身的特点及生活经验,对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或现象进行调查,并策划相应的调查流程与方案,做好相应的组内分工。小组人员经过对问题实施搜集,在数学课堂上开展深入的讨论,以了解到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对《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教学内容:“同学们,你们知道互联网吗?利用互联网可以做哪些事?”学生就会回答:“网上可以查找资料、可以听音乐、看电视……”此时可组建小组,让小学生对班级学生中互联网普及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班级学生使用互联网都做什么进行调查,通过统计,使学生了解到互联网在全班学生家庭中的普及状况,从而使学生通过生活元素深刻的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且可以通过数学知识对现实中的生活问题进行解决。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通常对学生后期的数学知识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将生活元素融入具体教学时,不仅可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骞.生活素材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探析[J].科技资讯,2020,18(10):126-127.

[2]刘家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7):172-173.

[3]李广霞.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4):48-49.

[4]朱冬梅.小学数学中的生活元素挖掘与生活化教学设计[J].名师在线,2019(28):62-63.

作者简介:

杨小飞,江苏省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趣味性小学数学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以画之名
趣味几何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