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禹
摘要: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之中,许多老师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职业体能训练为依据,采取创造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充分体现这一训练活动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作用及优势,保障学生既能够掌握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实现个人与人民身体素质和身体水平的稳定提升,从而有效应对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压力,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本文站在宏观的角度,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分析对象,了解职业体能训练的融入对策及要求,以期为提升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及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体能训练;对策探讨;
一、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理念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的中心地位备受关注,老师结合学生的长远成长和发展要求,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依据,积极将职业体能训练融入学科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保障学生能够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互动的过程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收获以及成长。
二、高职体育课程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意义
职业体能与个人的体能素质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这一体能素质与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相匹配,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之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不同行业和领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与时代发展之间的紧密对接,我国高职院校开始着眼于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要求,将职业技能训练纳入这一课程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能素质,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进而实现顺利就业。
(一)提升学生心理素质能力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素质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比较严峻,只有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有一个更加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精神。高职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还有待提升,其中体育锻炼对学生的长远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之中学生的意志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同时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所提升,老师可以着眼于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情况,帮助学生在参与职业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与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主动表达个人的真实想法以及意见,为个人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的依据,在完成学业之后顺利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
(二)培养实用性人才
通过对时代发展需求的分析及研究可以发现,实用性人才的需求量最大,我国高职院校需要了解时代发展的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核心要求,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提升学生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保障其能够胜任不同的工作,充分发挥个人的光与热。高职体育教学之中体能训练的有效融入符合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让学生对职业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知及理解,从而提升个人的工作质量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动作协调力、耐受能力以及反应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老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职业体能训练的核心要求,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体能训练活动,让学生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过程之中,利用个人在职业体能训练过程中所获得的收获解决生活中和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三、高职体育课程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策略
结合上文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在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职业体能训练的融入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体育老师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需要以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有效创新和改革为着眼点,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差异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保证学生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一)针对性的设置课程
其他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版块相比,职业体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的形式比较复杂,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明显,为了避免出现教学遗漏以及教学方向上的偏差,老师需要针对目前的教育教学现实条件,以专业化的教学服务以及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为依据,综合考虑不同的影响要素。其中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分析最为关键,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学生的生存发展需求,科学合理的职业体能训练活动能够锻炼学生在未来职业以及工作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实现职业体能训练与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之间的完美契合,让学生获得更多锻炼个人身体健康的机会,从而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及发展。
(二)构建多元化课堂模式
不同课程模式以及课堂理念所取得的效果有所区别,为了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与能力,高职体育老师需要着眼于多元化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质要求,将更多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关注新时代背景之下职业体能训练的新内容、新要求和新标准,分析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针对性的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向,以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为核心以及教学目标,积极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避免传统教学模式的疏忽以及影响,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措施落实对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工作,将更多实用性较强的职业行动训练竞赛活动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多元化课堂模式的作用和价值。
(三)加强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对促进职业技能训练活动的开展意义重大,职业体能训练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有一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意愿。对此,高职体育老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更多的情感和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充分体现职业体能训练的针对性、多元化以及豐富性,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进而在自主锻炼以及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提升个人的身体素质,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以及竞争砝码。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的职业规划有所区别,老师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教育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以及帮助,充分体现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四、结语
职业体能训练是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需要注重这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积极设置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构建多元化的课堂模式,在师生互动以及交流的过程之中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琰. 探讨高职体育课程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J]. 拳击与格斗,2016,000(020):27.
[2] 李锐. 体能训练融于高职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及对策的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84.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