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琼
摘 要:为检验微课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笔者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中《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个实验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在完成教学实践后,对参与实践的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课堂观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能为高中生物教师组织生物学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 高中生物学 探究性实验教学 有效性
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实验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然而由于生物课时的限制、实验室硬件设施投入不足等因素的限制,目前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这种模式为主。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显得非常迫切。将微课引入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通过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1]
笔者以《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为例,说明微课是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2]
一、实践案例
1.课前阶段
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提前发放给學生,学生按照自主学习任务单上的学习要求,通过观看微课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将微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环节由教师进行有针对的解决。[3]
2.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将微课视频中学习到理论知识付诸实验操作的实践过程,促进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3.课后阶段
课后阶段教师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维训练,使学生得到知识的巩固和思维的发展。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整理出现的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分析原因,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践案例效果及分析
笔者在生物实验课程结束以后,对所教班级的20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208 份,回收208份,回收率 100%。其中有效问卷 208份,无效问卷 0 份,有效率达 100%。[4]
1.微课与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对比调查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 62.5%的学生认为微课学习效果好,有18.27%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好,有19.23%的学生认为两种教学模式学习效果差不多。据此可知,学生通过微课学习达到比传统学习方式更好的学习效果。[5]
2.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实验理论的理解情况调查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有 72.12% 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有助于明确实验目的,有76.92%的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有助于理解实验操作步骤,有 68.27%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有助于明确实验注意事项,有 41.35% 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有助于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据此可知,在微课中进行实验理论的讲解可以满足大部分同学的学习要求,为进一步进行实验操作奠定了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实验操作更加顺利地进行。[6]
3.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实验操作情况调查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通过微课学习后,有86.54%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明确实验用具的使用方法,有 72.12%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提高对实验材料的处理程度,有 73.08%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提高对实验现象的理解程度,有 60.58%的学生认为通过微课学习后,有助于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据此可知,绝大多数的学生通过此次微课学习,在实验操作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在观看微课后能够有效地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三、改进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笔者总结了此次微课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课前自主学习不够、课中操作时间紧张、少许同学获得教师指导不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微课提前发布,分组合作学习
微课视频可以提前一周时间发布给学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观看微课,并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分组合作学习,保证所有同学都能够有观看微课的设备和网络。
2.充分利用时间,适当延长实验操作时间
针对课中阶段时间紧张的情况,可以利用自习课让没有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成果不理想的同学进行二次操作。
3.课前培训小帮手,帮助教师进行指导
针对部分同学获得教师指导较少这一问题,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前培训出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指导的小帮手,小帮手与教师共同参与课堂指导。
参考文献
[1]孟凡秀.微课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辅助作用[J].实验教学,2018.21:118-119.
[2]周莉.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2016(11):130.
[3]袁锦明.高中生物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生物学教学.2014,39(8):22-23.
[4]陈桂梅,徐世才.微视频辅助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J].才智,2018(5):29-30.
[5]陈兆亮,康珍.微视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29):28-29.
[6]严加卫.视频资源用于辅助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2016(12):0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