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萍
摘 要:阅读理解题作为小学数学中占比较大的类型题,可以很好地刺激学生数学潜能的发挥,因此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就十分重要,学生如果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有一个质的提升,那么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会有较大的进步。因此在探索培养提高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时,我们发现了以下三个方面可以进行有效提升,让学生提高能力的同时更加得心应手地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策略
关于对小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新课标中也曾提到,如此看来,这已经是被提上日程的一个教学目标。并且由于小学数学具备实用性这一特征,阅读理解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可以从课堂追问、课堂补充、课堂帮助三个方面进行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可以正确地有效地去理解题目,从而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一、课堂追问中深度思考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一般只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而却忽略了探究之后的追问,才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去理解题目,探究之后的追问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问题的反思,从而清晰地回头看到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就实现了正确理解题目这一目的,从而实现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
比如说“乘法分配律”,教师可以先提出:“同学们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认识和看法呢?”问题提出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翻看课本、小组交流讨论来得出结论。在学生初步得到一定规律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课堂追问:“乘法分配律就一定是两个数与同一个数乘吗?”通过这个追问,学生就会反过来看看自己在认识乘法分配律含义的过程中有进行怎样的思路,从而进行更加深度的思考,最后可以得出结论:三个甚至以上的数和同一个数相乘,或者是几个数的差与同一个数进行乘法运算。
在这样的追问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之前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在这样的深度思考中学生可以从各个角度去理清正确的解题思路,深度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把握课程内容,并且深度思考也是作为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课堂补充中正确理解
在数学阅读理解中题目都特别简洁精练,因此学生往往需要从这些简洁的语言背后去寻找复杂的数学概念,这个寻找的过程,也就是在考验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以及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基于阅读理解题这个特性,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时,就一定要考虑到课堂补充,通过教师的课堂补充,学生就可以去充分地观察到题目背后的深刻含义,对题目有了正确的理解才可以更高效地展开题目的解答。
比如说这样一道阅读理解题,小花在市场上一共卖了两件半袖,均售价50元,一件赚了10%,另一件却亏了10%,问:小花最后是赚了还是亏本了?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了两个结论:1.一件赚一件亏,那就是不挣不赚。2.赚10%就是多10%,50×(1+10%),亏10%就是少10%,50×(1—10%)。这时教师就要进行有效的课堂补充,来帮助学生挖掘题目中的深刻含义。“赚10%既然是多10%,那么是谁比谁多10%呢?思考一下是不是售价比成本多10%?”教师通过这样的课堂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把题目信息补充完整,之后学生就可以挖掘出题目的背后含义就是,去寻求商品半袖的成本。
学生对于简洁精练的题目往往会出现信息捕捉不明确等等问题,这样就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偏差,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课堂补充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帮助学生补充完整文本,让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可以进行正确的解题,长此以往就会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无需教师进行补充,自身也可以补充完整。
三、课堂帮助中有效学习
我们这里所说的课堂帮助,并不是教师去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学习,而是在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习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或是有效的多媒体辅助,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课堂帮助下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要想有效地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比如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关系這部分知识点,教师可以提供多媒体辅助的帮助,在多媒体上展示用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图片,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叫起一名同学让学生去分享他的解题思路,分享完毕后,教师要给予其他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该名学生的解题思路,然后再让那名学生重新介绍他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课堂帮助中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
教师通过其与时间和空间的课堂,帮助让学生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并且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在必要时给予学生时间会让学生进行更加快速的头脑风暴,从而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会逐步地提高。
结语
当然,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本文提出的课堂追问、课堂补充以及课堂帮助等三个方面,还有更多方面的措施去带我们教师去不断发现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相信在教师的不断探索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成绩自然而然地也会有一定的提升,长此以往,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氛围必然会更加和谐,在和谐环境中学生到学习积极性也会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