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2020-10-20 06:53曾毅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5期
关键词:策略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曾毅

【摘要】  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等重要作用,物理教学有效性与学生核心素养也随之得到提升,因此通过实验教学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受制于多方因素影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核心素养理念的有效渗透。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5-026-0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本就十分重要,如何强化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有效渗透,推动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高中物理轻实验教学,重理论教学,即高中物理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并不重视开展实验教学,通常以口述、图片、PPT等形式代替实验,并将实验的过程、结论以考点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识记。此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实践能力较低,创新思维也无法得到拓展,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实际上并未得到有效渗透。

学校也并未将学生置于实验教学重要地位,即高中物理具体实验教学中仍存在“走过场”的问题。首先部分教师并未坚持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单纯的根据实验教学以及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的整体需求设计教学方案,缺少对学生个性发展、兴趣爱好、能力层次的有效关注,进而导致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缺少一定针对性与实效性。其次由于部分实验结果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所以部分教师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教学,在讲解的过程中既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又缺少对实验细节、学生动手操作情况等层面有效关注,且在实验结果出现偏差、学生存在疑惑时也并未予以有效的解答,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实际上并未得到科学落实。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策略分析

(一)提升学习兴趣,建立培育核心素养基础

高中物理实验数量多且蕴含的知识点十分繁杂,学生多认为实验枯燥乏味且难度大,因此十分缺乏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生最重要的老师,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激发,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也因此能够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验教学中为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理念,高中物理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高中物理教师可通過生活案例、动画及多媒体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的活水引入课堂,以此提升导入环节的趣味性。如在做惯性实验前,教师可几个棋子高高的摞起来,并用尺子快速将最下面一枚棋子弹走,学生们会惊奇的发现上面的棋子岿然不动,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趁热打铁导入惯性实验。这种教学模式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外,还能够在课前调动学生的物理思维,进而培育核心素养奠定良好的心理铺垫与知识基础。

(二)创新实验教学模式,高效培育核心素养

面对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弊端,高中物理教师要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对学生科学思维、动手实践能力等层面的培养,高效落实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为此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现代教育思想,将学生确立为教学的中心,综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发展方向、物理实验教学整体方向等基本学情科学设计实验教学法方案,以此提升实验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进而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建立良好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在实验前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实验会运用到的物理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将课上所学知识迁移到课下。以打点器实验为例,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打点器工作原理,使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运动速度较为精确这一内容,进而为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的加速度等实验建立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要结合项目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科学思维,以此完成培育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主设计实验。面对实验中测量物体加速度这一难点,教师可通过思维的引导与同学合作完成。在教学中教师一是要做到当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疑惑,设计出实验升级方案,二是要做到引导学生展开反思,及时完善自身不足,以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完善。

(三)依托课后实践活动,拓展培育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性

在实验教学中为有效渗透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教师还要依托课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身核心素养的平台,以此拓展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有效性。为此高中物理教师一方面可在课下组织丰富多彩的物理实践活动,如制作机器人等,另一方面可升级课后作业形式,多为学生布置探究性作业如“玩具中的物理”等。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够巩固与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并通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等能力拓展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强化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落实培育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能够起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课上实验教学模式,并依托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度培养、巩固与锻炼,以此实现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推动物理教学创新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高振伟,周岚.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443(12):125-126.

[2]张伟蓉.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实验探究课堂评价策略探讨[J].高中数理化,2017,000(022):30-31.

[3]孙建忠.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学,2017,39(12):62-67,11.

猜你喜欢
策略分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