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
摘 要:幼儿教师的教学一般是以语言指导为核心,在幼儿的发展与成长中语言技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对语言技能的重要性予以重视,逐步增强自身的语言技能,进而让幼儿在教师具有魅力的语言影响下,快乐、健康的成长。为此,本文对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以及策略展开探究。
关键词:语言技能;幼儿;策略
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一般通过言传与身教对幼儿予以指导。言传是利用语言建议、指示等展开知识的传授、教育、指导;身教则是利用演示、示范等有目的的行为展开指导。因为幼儿身心发展还不成熟,幼儿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语言指导对孩子进行讲解,但当幼儿对教师所讲内容不理解时,教师就需要使用演示或者身教的方法对幼儿展开进一步的讲解。但是,就算是身教,也是动作指导加上教师的语言讲解为主。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中,语言指导出现最为频繁,有着更大的作用,在教师的指导行为中更为明显。
一、教师语言技能的作用
(一)透彻的语言,促进幼儿理解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一般要面对很多孩子,所以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声音宏亮。孩子们只有听明白了教师所讲的话,才会明白应该怎么做。
(二)多层次的语言,易于幼儿接受
教师要按照幼儿的理解水平,使用多层次的语言,从而满足幼儿不同的个性特点,即要“因人施语”。比如,小王的个性较为顽皮活泼,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老师发现他经常把游戏用的积木乱丢乱放,就轻声的说“小王,我们把积木摆放整齐好吗?”但是,当教师巡视一圈回来后,还是发现他没有任何反应。但是教师使用更加坚定的语气对他说:“如果你再不把玩具摆放整齐,我就要取消你的游戏资格了!”小王马上就把玩具摆放整齐了。这样就能够发现,教师通过使用多层次的表法方法,使得教育效果更好。
(三)形象生动的语言,促进与幼儿的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语言对孩子们展开“沟通”就显得十分关键。比如,在小班中认识小猫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模仿老鼠“吱吱吱”叫与小猫“喵喵喵”叫,生动的让幼儿感受到了猫的叫声,一下子让幼儿被吸引住了,幼儿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很快就对小猫有了深入的认识。
二、教师语言技能的提升方法
(一)掌握幼儿语言特点,对症“下药”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身的语言特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对幼儿展开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关注每个幼儿的特点,并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以及思维特点对症“下药”。比如,教师对小班的孩子说:“你们再不把桌面清理干净,我们不上课了”一些幼儿听到后,果真以为不会上课了,这是因为幼儿还无法正确理会教师的用语。孩子们的年龄越小,越是无法有效辨别教师的深层次含义。所以,由于孩子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以及年龄特点,教师不管是在进行批评教育还是在进行说理教育时,都需要展开积极、正面的语言引导,如此才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效。
(二)关注语言修养,增强语言能力
教师的语言水平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够得到提升,需要教师每天提升自身的语言交流熟练度、准确度与流畅度,强化对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比如在对普通话中一些不常见词语也需要做到发音正确流畅、字正腔圆。同时,教师还需要通过逐步的练习,使得语言表达从容淡定、流畅熟练。
(三)通过语言暗示策略,增强教育有效性
教师需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表情与亲切的语言对幼儿形成较大的鼓励。但若孩子在学习中没有符合教师的预期目标,出現了错误,教师则需要通过暗示让学生进行理解:“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吗?再细细思考一下。”若幼儿能够在教师亲切的表达中了解教师的真实意图,就会更加愿意服从教师的安排。
(四)构建出正确的育儿思想,以学生为根本
教师需要构建出正确的育儿思想,让幼儿成为教育中的主体。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以游戏为根本,注重幼儿的成长发展规律。如此,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更好的认识到幼儿语言教学的策略。例如,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始终要保持自身用语富有感情,形象生动,避免出现用语呆板无力、枯燥无味、空洞无物。要认识到幼儿教育相比于其他教育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要保持活泼、形象、有趣、生动。可以想象,如果教师只是像讲解员一样枯燥的进行讲解,孩子们也一定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教师的用语十分关键。这就要求教师的用语一定要规范、标准,拥有艺术性的特点,并且展现出人性化的魅力,能够结合其他多种语言方法、内容积极展现出语言魅力,让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敬春如. 幼儿园老师的语言魅力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 现代交际:学术版(7期):136-136.
[2]张丽涛.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能与语言策略浅议[J]. 金色年华:下,2012(8):206-206.
[3]宋婷.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170-172.
[4]曹鑫鑫. 浅谈幼儿园语言活动中的教师回应——案例分析教师回应的实践、解析与策略[J]. 新校园:中旬刊,2013(9):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