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华 周俊英 漆春华
摘 要:学科融合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其本质是构建起认知与思维的新层面、新结构、新世界,具有沟通学科、发展思维、培养综合技能的教学价值。学科融合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融合、校本课程跨学科的融合两个方面。其中,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融合主要有“相联学科辅助主导学科”“不同学科介入相同内容”两种;校本课程跨学科的融合主要有“项目式融合”“格物式融合”“制作式融合”与“开放式融合”四类。实施学科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学策略;学生发展;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21/24-0118-04
学科融合既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众多教育者、学科教师不断思考与研究的课题。经中国知网检索,从2000年3月至2020年3月二十余年间,有关于中小学学科融合的论文有72篇。从论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对学科融合的理念、价值、方法与路径做出了艰辛的探究。在学习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发现,这些探究,对学科融合的内涵、本质、行为特征论述得不够全面;对学科融合的教学价值和实施的有利条件缺乏整体性、前瞻性的分析;对学科融合的实施策略研究不系统、不深入。因此,针对过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擬做进一步深入思考与研究。
一、学科融合构建起认知与思维的新层面、新结构、新世界
融合,指将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形成新的事物。学科融合,有研究认为,是指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多学科知识,借用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及学科思维方式等解决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笔者赞同这些界定,并进一步认为,学科融合是学科之间将有联系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加以整合,构建起认知与思维的新层面、新结构、新世界。学科融合可以拉近学科之间、学科与学习者之间、学科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试图消解学科与学科、学习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分离状态,其本质是建构认知与思维的新结构,并融合学科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连接生活世界。
首先,学科融合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融合,即教师将不同学科课程中互为联系、相互沟通的内容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面地进行学习;二是校本课程跨学科的融合,即教师利用某一校本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学习,需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两种融合,旨在打通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指向发展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对学习者产生更广、更深、更有意义的影响。
其次,学科融合比“跨学科学习”的内涵更丰富,是学习认知的必然要求,是学科教学的品质诉求,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所以,学科融合应当满足以下五项要求:一是从认知的视角看,要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二是从思维的视角看,要实现学科思想和思维层面的融合;三是从哲学的视角看,要实现学科领域认知与行为的融合;四是从生活的视角看,要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融合;五是从效能的视角看,要实现培育创新人才教育目标的融合。
二、学科融合具有沟通学科、发展思维、培养综合技能的教学价值
(一)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科的沟通联系
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师基本上是独立授课,学科之间少有沟通和联系。其实,众所周知,不同学科的课程之间有不少领域是互为联系甚至是可以沟通的。学习这些相互联系的知识内容可以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趣、更扎实。因此,学科融合正是现行教育模式下避免人为“学科断裂”的有效途径。同时,跨学科的课程整合需要打破学科间的壁垒,贯通不同领域间的知识,使学生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拓展
实施学科融合教学,更多的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与学习的方法。在跨学科融合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或领域看待问题,并综合分析、判断评价,甚至是创新思考,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纵深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三)学科融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四种形态,即“双基”训练、“智能”发展、“三维”目标和“素养”提升。学科融合,关注了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相联系的知识,关注了学生自主行动和高阶思维发展,是基于素养提升的教学形态。这种学科融合的学习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此外,由于学生探究的问题或任务,都需要用实际能力去解决或完成,因此,实现跨学科学习,在注重知识习得、重视方法能力培养的同时,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可以发展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核心素养。
三、实施学科融合的有利条件
(一)欧美中小学校的教学变革为学科融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有研究认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1912年曾主张将现代历史与数学结合,称为“统计社会分析”;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认为,投资者应该糅合传统学科知识,运用多元思维方式 ,以便很好地解决问题;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在欧美的大中小学课程中,学科融合已较普遍;20 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提出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融合的STEM课程,影响了世界多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此后,英国、法国等许多发达国家在STEM教育方面也取得了成效;芬兰为了加紧培养创新人才,于2014年对基础教育提出“强调培育七大跨学科素养”的要求,又于2016年8月实施一项新改革,即在中小学中推行“学科融合式教学”。由此可知,欧美国家的学科融合理念对我国基础教育深化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二)国家层面的政策号令为学科融合提供了行动支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讲话时指出,学校要“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并把“融合发展”作为推进国家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之一。此外,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高考改革新方案中规定要将学生综合素质作为大学录取的参考。2017年,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学生要学会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以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高中生物、高中通用技术、高中信息技术三门课程标准中,都出现了SETM或者SETAM的字样,并强调“要适当地将跨学科知识和技能融入实践活动,以适应在教学中对超越学科本身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综上,党和国家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都加快了我国中小学校努力践行跨学科知识学习的步伐。
(三)多地中小学校的有益尝试为学科融合提供了实践方向
据有关期刊网络报道,2015年以来,我国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如江苏、浙江、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地的中小学校都积极引入了美国的STEM课程,并介入本土文化,积极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此外,2010年以来,我国也有不少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更新了教育理念,并明确主张课程要走向学科融合。同时,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附属小学、江苏无锡市硕放实验小学、浙江江山实验小学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科融合教学活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四、实施学科融合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行动策略
有研究认为,融合有主次,应以优化主导学科教学为主要目标,融合的学科虽是增进目标学习的有效性辅助,但不能喧宾夺主;融合应自然,需找到不同學科针对同一教学问题的天然联系,以打破学科壁垒;融合非点缀,而是基于一定的需要进行的有效链接,要切实发挥不同学科资源的作用,尤其是如何有效利用并融合不同学科的逻辑特点与思维方法是当前学科融合教学实践面临的一大难点。尽管如此,目前我国的学科融合却仍未跳出学科教育的文化圈,仍然立足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本体功能,积极探求更高效、更畅通的学科教学模式。因此,我们需要善于思考,不断创新,以找到优化学科融合的最佳策略。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融合
第一,相联学科辅助主导学科。首先,研究教材。教师要对教科书做整体的研究,最好是分册分析,需明晰全书中哪些内容需要从跨学科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以及怎样实施跨学科学习等。其次,做好设计。教师可依据学科单元目标要求,结合学情,考虑跨学科知识点,做好学科融合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最后,实施教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巧用学习结构,还原学生生活。以小学美术教师为例,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小学美术与语文、音乐、数学等学科的融合教学,以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比如,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可以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与音乐学科的融合,可以让画成为凝固的乐曲;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由此可见,美术与这三门学科的相互融合、互补共生,可有效彰显语文学科的诗情画意、音乐学科的韵律节奏、数学学科的立体思维。
第二,不同学科介入相同内容。在不同学科的教科书中,编者都编写了相同或相联系的内容,而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分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效。比如,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内容,美术教师可出示油画《五四运动》,并引导学生分别从线条、色彩、人物、环境等艺术角度对作品进行赏析;历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组织学生探究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而启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五四精神;音乐教师可以发放《中国男儿》的歌单,并从音准、节奏等音乐角度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使学生从中体会中国青年的爱国之情。
(二)校本课程的学科融合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师个人或群体开发,可供学生灵活选择,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性课程。跨学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往往围绕活动主题、内容的融合渗透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其实施强调以学生的问题、兴趣和需要为生长点以及学生的主体参与。可见,校本课程走向学科融合,最重要的是转变课程设计思维,优化跨学科学习的路径;参照国家课程标准,使训练内容连贯,形成序列,使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技能螺旋提升,以实现课程融合的最大价值。下文我们将校本课程融合分为四大类,并探讨其教学策略。
第一,项目式课程融合。项目式课程融合即取好一个名称,给定一个任务,明确一个目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这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且任务完成需要综合多学科的知识。例如,让学生为年级组策划一次研学活动,设计者不仅要考虑目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象条件和研学内容,而且要思考往返的交通运输、饮食卫生、健康医疗、安全保障等情况,因此,要完成这个设计方案就需要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二,格物式课程融合。格物,即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式课程融合是基于问题探究的学习,即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格物的全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实施格物探究课程要在依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引导学生“格物”。比如,学生如果喜欢大熊猫,就会对其生长、生活与繁殖等情况进行探究,那就会涉及生物、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而要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则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
第三,制作式课程融合。制作式课程融合强调亲自动手、亲身实践,把跨学科知识应用到具体事物的制作中。学习这类课程,学生需要调动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如果遇到新问题,还需学习新知识、寻求新办法。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做中学”的乐趣。陶艺、剪贴、动画、电动物、智能书包、智慧机器人等都属于这类课程的融合。
第四,开放式课程融合。开放式课程融合要围绕一个核心目标展开,注重知行合一,并有效地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如果有学习中草药的兴趣,可以从识药、用药的常识了解常用中草药的功效,同时可与艺术结合,用中草药拼图成画,展现艺术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所述,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课程标准,教学随意性大,重形式、轻实效,忽视学生实际需要。教育教学改革要实现走学科融合的道路,学校应有解决对策,即应从学生需要出发开发课程,量力而行,讲求实效;研制校本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改革评价办法。
参考文献:
[1]杜启达.基于学科融合的中学政治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9,(7).
[2]黄 尧.在活动中融合 在融合中提升——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和音乐学科融合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20,(1).
[3]陆启威.学科融合不是简单的跨学科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6,(10).
[4]冯 帮,项思雨.国内STEM教育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9,(8).
[5]于 澜.学科融合式教学有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7-01-25.
[6]许 曼.跨学科融合提升科学素养——基于自然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J].化学教与学,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