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竞赛促进高职物联网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10-20 18:02唐慧萍符华
锦绣·中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

唐慧萍 符华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物联网已经成为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浪潮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各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以期望为社会提供物联网人才。在物联网专业的教学中需要依托竞赛才能够提升物联网教学的质量。因此,本篇文章将首先阐述物联网对人才的要求以及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最后提出有关依托竞赛促进高职物联网教学的意见,以此为高职院校的物联网教学提供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联网教学;依托竞赛;研究与实践

中国在21世纪初就进入到互联网时代[1]。在短短二十年的时候中,中国的互联网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互联网重要组成部分的物联网已经渗透到中国各个行业之中,社会对于物联网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职院校开设了物联网专业,以期望为社会提供专业的物联网人才。高职物联网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其中竞赛的教学形式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提升了学习热情,帮助其提升专业水平。

1.物联网产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中国的物联网系统主要有三个层次的结构[2]。首先是感知层,这一层次上主要依靠感知设备对外部信息进行感知,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依靠物联网设备中最基本的硬件设备。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计算机网络进行处理,这一环节需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第三个环节则涉及到物联网平台的管理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服务。物联网的发展依托其它种类的互联网技术和专业学科知识,例如计算机技术、数学、自然科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等。如果物联网想要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利用所有种类的专业知识,共同架构起物联网的工作环境。

2.高职院校物联网专业的教学现状

2.1知识体系不完善

物联网专业在中国高职院校的设立时间较短,因此目前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不完善,这种知识体系的不完善主要包括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诸多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和物联网专业的教学大纲吻合,但实际上却缺乏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无法准确把握学科的特征,在就业时容易出现迷茫的状态。

2.2课程枯燥

高职院校的物联网教学课程枯燥。一方面由于中国开设物联网教学课程的时间较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物联网教学属于边前进边摸索的状态,可供参考的教学模式较少。因此高职院校在设定物联网教学课程时,需要时刻考量到社会的需求,然后根据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物联网教学内容。只有将枯燥无味的物联网课程和物联网行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联网课程,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3缺乏实践经验

国内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即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高职院校的物联网课程也是如此。由于缺少实践的平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在不断吸取知识,无法将知识输出,导致毕业之后与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脱钩,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并且各大物联网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也偏好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生,那些接受了高职院校物联网教育却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就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危险。

3.依托竞赛提升物联网教学质量

3.1教师提供相应指导

依托竞赛的物联网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与理论的创新。

首先,教师需要完善课程内容,使用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物联网属于新兴的产业,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既具有专业性,又了解整个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单一的课程内容无法让学生理解到物联网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利用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就可以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其次,当教师在指导学生参加物联网行业的竞赛时,需要鼓励学生去探索与当代前沿科技相匹配的项目。依托竞赛可以及时观测到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時帮助教师更改教学内容和大纲,从而对教学计划作出及时的调整。比如在物联网的竞赛中,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在程序及系统设计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可以选择操作系统的升级或者是其他应用软件的开发。这种项目的选择贴合学生的专业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从而增大竞赛获胜的几率。总而言之,依托竞赛的物联网教学无法脱离教师的指导而存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竞赛时选择和产业密切相关,并且和专业特长相关的项目,从而提升自我的竞争力。

3.2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

依托竞赛的物联网教学也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形式。在进行团队合作时,首先需要对相关的学生进行分组。分组能够有效提升团队的实力,让组内的成员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进行分组之后,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竞赛采用不同的策略,仔细阅读竞赛要求,理性分析自我的优势和团队的优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团队项目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团队的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团队遇到困难或是团队内部出现分歧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介入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团队成员应当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才能够帮助团队在竞赛中脱颖而出。在面对不同种类的竞赛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团队,从而为学生提供团队合作的经验,让学生在与不同队员合作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和专业能力。

4.结语

总之,随着竞赛内容的深入和广泛,物联网教学也难免会被带动起来。以竞赛为依托,教师通过深化改革课程内容,并于实战教学相结合,并增设具有研究型和创新性的实战项目。这样依托竞赛可以逐步的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创新实践,形成良好的互动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军伟.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信息科技,2019,3(17):143-144.

[2]晏细兰,熊茂华.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经济市场,2018(07):148-149.

[3]钟灿雄.高职物联网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1):102-104.

猜你喜欢
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
刍议提高小学数学课堂实效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TBL教学模式下高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