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坚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

2020-10-20 15:21夏青海
西部论丛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要策略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

摘 要:每年数以万计的高校毕业生如何能顺利的、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全面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技巧、事业信心,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当下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差实际问题的最有效法宝,也是坚定高校毕业生职业信仰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试从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现状入手,分析如何坚定高校毕业生职业信仰,提升职业追求,助推新时代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职业信仰;主要策略

引 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生就业、创业也进入了新时代。就业难、就业差和用人单位的招聘难、招聘差同时存在,这种现象本质地揭示了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同时,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也成了检验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设置合理性、人才培养方案科学性的重要尺度;其就业率的高低更会直接影响学校自身的声誉和未来的发展前景。通常表现为,在实际招聘的过程中,诸多用人单位经常“两难”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即便企业“将就”招到了新员工,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陌生的岗位上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随意“跳槽”流动,不能很好地坚定“学一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此类现象,直接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这和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有着直接的关系;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坚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

一、职业信仰综述

一个人一时敬业不难,但是要做到一辈子敬业就不易了。职业信仰就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从业热度、敬业程度,简言之,就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的一种主观态度和客观实践相结合。一个人一辈子从事一类工作,始终做到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从一而终,这就是职业信仰坚定。

职业信仰就是要将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理想信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讓自己的职业具有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只有将自己的职业当作人生中的信仰才能够体现敬业的本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更加坚定的职业信仰其实质就是让高校毕业生学会敬业[1]、坚持敬业、忠于职业;这样不仅能让用人单位放心,更是对自己人生职业规划的一种态度、一份责任。

二、当代高校毕业生职业信仰现状

在撰写本文的过程中,随机向国内200名高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有效收回问卷196份,占调查问卷比例的98%。表一反映了此次调查的主流情况。

2.1缺乏自我约束

从以上数据分析现状来看,虽然很多大学生对找工作非常积极,但是对如何干好工作却信仰不坚定;单方面对用人单位提出很多的要求,却不会对自己做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虽然有远大的目标,却不能够脚踏实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等;这一系列的现象都说明了当代高校大学生相当一部分都不能在就业前客观实际地自我评价,缺乏自我约束力、缺乏自律性;导致很多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更好地适应职场需要,充满随意性,随波逐流,“跳槽”率高;不仅荒废了自我、磨灭了信心,也让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怀疑,更给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2.2缺少职业规划

在调查的问题中,多数学生表现为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没有为自己设立短期的预期目标,更没有为自己规划中长期的奋斗目标。因此,在进入职场的2~3年里,或更短时间里就很容易迷失自己[2];相反,少数对自己有着明确职业规划的毕业生能更容易取得成就、获得成功。

2.3趋于眼高手低

之所以很多毕业生择业时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出现不匹配的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高校毕业生趋于“眼高手低”;众多毕业生们纷纷认为,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几年的大学苦读,学习了专业、积累了知识,怎么说也是知识分子、专业人士了,高收入、高待遇的工作对他们来说是天经地义事情了;殊不知时代不同了,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了,高等学历也只是进入新时代工作岗位的基本条件了,高薪资、高待遇是需要工作中“干”出来的,不是上岗时就能“领”回来的。甚至有些应届毕业生选择了回避现实,无限拖延“宅”家不出,认为“无业”一身轻,严重缺少使命担当和职业信仰。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职业信仰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全社会、多层次、多角度采取有力措施来给予有效引导、解决。

三、坚定高校毕业生职业信仰策略

3.1把握就业政策、行业形势

高校毕业生如何学会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例如,很多大学生盲目加入了考研行列,多半是为了回避眼前的就业压力,期望未来找到更好的工作,初衷不错;事实上,也确实有很多的大学生通过考研来找到如愿以偿的工作,这些都是“命”、“运”有效对接。但也有一些换专业考研毕业后,理想与现实差距较大,又回到了原点,浪费了金钱、光阴,令人惋惜。所以说,应届高校毕业生,结合自身情况,把握好职业规划极其重要。

再例如,目前幼教人才的缺口非常大,但是志愿从业的人数却非常少;众多大城市的培训市场非常大,热门辅导班、预科班、特色班收费高昂,非常适合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业、创业。

总览国家的就业政策,近年来国家确实出台了一揽子新的、好的方案;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就业政策,势必会有更大的机遇、事半功倍。例如“一带一路”战略、“港珠澳大湾区”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技术”、“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移动终端”、“直播产业”等概念的提出势必会为外贸行业、信息产业、机械制造、房地产行业、金融服务业、新零售业等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催生一批新型产业、诞生一批新型行业、产生一批新型岗位;如果高校毕业生能够在就业择业中很好抓住这些机遇,势必也能很好发展,大有作为、未来可期。

3.2以自己现实条件为基础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职业技巧等课程构成,与专业技能、职业技巧相关的课程主要是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相关实训课程组成的。因此,毕业生在实际就业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条件和其技能、技巧掌握程度,扬长避短、趋利避害选择就业单位、就业岗位。例如,毕业生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资源积累和职业规划来选择就业企业的性质、类别、规模等,如果是内向性格的毕业生,因尽量选择行业传统、规模较大、岗位成熟的企业就业,便于他们能在后续的工作中稳健发展、行稳致远。

首先,每位大学生都应该在校期间把握一切提升锻炼的机会,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自律、学会共处,为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创业做好坚定职业信仰准备。第二,各高等院校也要在几年大学过程中,对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进行阶段性检测和评估,提前查缺补漏,并做适当的课程设置调整或专项补短板、强弱项,为每位高校毕业生坚定职业信仰从客观条件上夯实基础。第三,正确精准的就业定位将会起到关键的作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广大高校毕业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不必追求“一步到位”,“先就业、后择业”也是很好的策略;通过在职场2~3年的探索、磨合、磨炼,能进一步培育、发现自己的潜力、特质,再科学合理的分析自身所处的外围环境和资源积累,重新选择适合自己长足发展的职业方向,更能坚定自己的职业信仰。

3.3统筹好个人发展、社会需求和国家需要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4]”、事于对者干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把个人的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干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工作;作为优秀高校毕业生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个人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统筹协调起来,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为民奉献;作为星星之从業者要有家国情怀,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好好努力去干,不利于国家的事情就坚决不要去干,正确的事情就要坚定全力去干,把自身工作和祖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牢牢捆绑起来,这就是新时代的“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这就是职业信仰新概念。

3.4要有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造理念,以创业促进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扩招政策的持续推进,社会各层次转型升级加速,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不容乐观;进入新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又相继出台了各类激励自主创业政策,激发高校毕业生创业梦想,许许多多高校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奔向创业前线,特别是国际贸易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对口、平台多样、全球市场、前景广阔;以创业能很好带动就业、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初生牛犊不怕虎,高校毕业生有着敢想、敢闯、敢为的拼搏精神,有着与生俱来的创新意识、创意潜质、创造潜能,有着“扬眉吐气、光宗耀祖”的创业情怀,这正是一个创业者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他们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理论知识、掌握了专业技能,心灵手巧反应快,精力旺盛,具备创新思维,能很好走高科技创业的道路[3]。一些远见卓识的赞助商正是因为看中了大学生们特有的先天优势,才愿意资助他们创业兴业,最终成就了事业;一方面圆了自主创业的梦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另外一方面也能因创业带动就业,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创造了社会财富,推动了社会持续向前发展,丰富了职业信仰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质量不高,但是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得出,我国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新型行业岗位需求还面临着一个供不应求的现实问题;并随着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类“特色”人才需求会“井喷式”地增长,例如:当下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直播销售人员等;所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差还只是一个表象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高校,要及时做好调整,把专业开设在产业链上、把人才培养在岗位上,避免出现人才供给和人才需求脱钩;作为每一位待业大学生都应该将自己的专长、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能力进行有效地评估,给自己一个正确、精准地定位;作为新时代的用人单位,也要拥有那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格局和灵活科学的用人机制,共同发力;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者之间需要时刻保持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新时代大学生们更加坚定职业信仰、专业信念、事业信心,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奋发有为,凤凰涅槃,再续华章。

参考文献

[1] 刘玉泉,李一鸣.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5):149-153.

[2] 邢文祥.大学生职业化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2016(5):69-74.

[3] 徐东蓉,严晓兰.论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139-143.

[4]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的第七篇.

作者简介:夏青海(1983-),男,单位: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党校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际贸易等。

猜你喜欢
主要策略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
谈初中英语书面表达的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的影响性因素
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
推进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方法研究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企业英才俱乐部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新时期班级管理艺术研究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几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