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茂丽
摘 要:小学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结构思维,基于单元整体开展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使学生对数学准确把握,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基于此,本文结合数学结构化教学存在的价值认知、对单元整体下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进行分析,以此为长期关注这一话题的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单元整体;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
前 言
现阶段,我国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都是根据教材的相关内容,按照教材的课时顺序对学生进行授课,而对于学生来说,上课所接收到的内容并不完整,比较零碎,存在一定的问题。数学单元整体结构化教学能够解决零碎知识的问题,将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对数学更好的认知。
一、数学结构化教学价值认知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认识相对缺乏,过分依赖教材的单元和课时的划分,不能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局限于单课时的教学,忽略了知识结构;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整体计划缺乏,满足当前教材中的情景设计,没有长远的策划视野,忽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长期培养。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施,转变了学生对数学的基础认知,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开展单元结构,彰显教学价值
在进行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许多知识点都存在一定的联系,突显知识点之间的相似部分,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分数意义理解作为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并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进行贯穿,教材的编排内容全都围绕分数来讲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分数基本性质等,每一节课都对分数的意义进行强化分析。例如,在学习分数与除法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1块红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把4块黑色橡皮泥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这块橡皮泥的几分之几?在类比过程中,让学生对分数与除法构建一定的关系,对分数的意义进行理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不同时期对数学思维逻辑的变化展开一系列的教学,针对教材知识点的逐步深入,通过不断展开单元结构,完善知识点内容,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掌控,充分理解,改变传统零碎知识点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整体结构的认知水平。
(二)聚焦单元结构,构架数学知识体系
数学结构化教学,寻找教材中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连接成整体结构,对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构建数学结构思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例如,青岛版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和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都是同一知识点,并加以扩充,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将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便于学生更好的接收知识。
(三)聚焦方法结构,获取相同学习方法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以整体构建为主要切入点,在学生进行知识自主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思维方法结构。通过结构化、单元模块式推进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组建,建立清晰的思维结构。例如,青岛版数学五四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依次研究长方体、正方体以及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的相通之处,根据长宽高来推算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面积,并且可根据不同图形进行转换,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思维模式,为探究未知领域的数学知识积累经验,做好铺垫工作。
二、单元整体的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究
(一)整合数学知识板块
知识点的结构联系,促使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能够有清晰的思路,对知识点进行整合,摒弃传统教学的单一化,为小学教学的顺利展开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中单元基础知识存在的相关联系,进行整合分析,对数学教学进行合理规划,并针对有关联的单元进行细化设计,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首先,教师应对课时知识进行相关的整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明确划分独立的内容。例如,青岛版数学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边形面积》一课中,教师应针对图形的底、高,图形的比较等内容进行划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制定相关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对多边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进而更好的对多边形面積进行求解,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应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结合知识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对学生的教学保持整体的知识连贯,提升学生整体的感知能力。例如,青岛版数学五四制,认识小数、小数的意义与加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这些知识点存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连贯性不强,因此在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中,教师应加强知识点的复习,帮助学生回忆,促进学生对小数知识点的掌握,在头脑中建立小数知识结构网,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高学生思维结构化
结构化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需要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严格的把控,提高自身的思维结构化,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对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建构。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展概念结构化教学,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2]。例如,《平行与垂直》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准备两张白纸,表明“1、2”,将标有“1”的纸平行折叠两次,标有“2”的纸垂直折叠两次,让学生分别利用直尺等工具将折痕画出,量出平行线之间的距离,进行讨论,并针对讨论结果进行提问,教师最后做出总结,讲解相关的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对数学这一学科深入研究,提高学生主观意识能动性,便于数学知识构建。在数学教学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更加重要。例如,对加减法、乘除法的研究,多边形面积一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转移到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计算中,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懂得知识的迁移,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结 论
总而言之,利用单元整体的数学结构化教学将数学这一学科的知识进行合理整合,运用结构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更清晰的掌握数学的教学内容,构建数学结构,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海桃.单元整体的数学结构化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9(36):66-67.
[2] 朱俊华,吴玉国.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9):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