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

2020-10-20 03:24张清环李永晗王圣辉
商情 2020年42期
关键词:民俗文创符号

张清环 李永晗 王圣辉

【摘要】近年来,伴随文创产业发展,与非遗相结合打造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和途径。本文以山东省为例,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必要性,从多个维度提出开发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符号提取;地方文创产品;开发

在国家和政府的引导下,近年来各地方逐渐提高对非遗保护和文创开发的重视度,不断丰富非遗保护和传承形式,加大相关扶持力度。为进一步提高地方文创开发质量,形成良好品牌形象,探讨非遗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意义深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均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非遗保护和传承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且政府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领导带头作用,国家事业单位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但是,我国非遗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种类,遗产数量十分庞大,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与传承形式过于单一,且在经费和保护传承方式上存在诸多弊端,不仅难以实现非遗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同时还会为其迎来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当今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在进行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现金技术手段,致力于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并为其拓展市场发展方向,通过产业化开发实现转型升级,在市场发展过程中获取更多利益,为非遗文化保护提供有力资金支持。非遗民俗符号提取和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则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方式,不仅能够在创意产品市场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群众的任何,同时能够提高群众对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视度,继而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驾护航。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策略

(一)结合市场挖掘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提取与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必然会体现出文化价值,这是从珍贵的非遗民俗符号中提取的,且在进行地方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对其文化价值展开深入的挖掘,真确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符号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开发设计,形成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这样才能够保证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且有利于深化地方人民群众对非遗的认识,并形成良好的非遗保护意识,加入到传承的行列。文创开发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开发结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优势和价值,对文创产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保证其能够凸显创意和特色。除此之外,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根本目的,是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但最重要的是促进文创产品的市场化发展,才能逐渐衍生更多的地方文创产品,促使非遗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因此,在进行开发策略探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前的市场情况,以多元化为指导思想,开发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创产品。

(二)根据非遗种类特色定制

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颇丰、形式多样,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推动下,形成了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例如,山东省潍坊市的风筝,从其中提出民俗符号所开发的手工艺品、艺术品十分受欢迎,并且当前还借助风筝元素,着手于建筑施工设计、广告媒体等领域发展,非遗文创产品备受关注。由此可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多样化的非遗种类,以及其开发文创产品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打造充分凸显非遗特色的文创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三)打造本地文创产品品牌

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形成非遗文创品牌,是助力其长期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需要从接受度和辨识度两个维度入手。接受度指的是能够被地方以及广大公众,从内心上真正表示认同和接受,辨识度则是凸显地方非遗文化特色,进而实现与其他地区的区分。例如,山东省青州市,作为我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不仅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特色,人文积累浓厚,同时还有十分丰富的非遗旅游资源。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青州地区借助非遗民俗符号提取,大力挖掘旅游资源,在保护与传承原则的指导下,形成了文旅结合平台,形成了自己的旅游模式和品牌。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让更多人了解青州非遗文化,同时也为青州文化旅游产业链延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拓宽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路径。

(四)加强文创开发人才培养

文创产品开发人才匮乏,是当前我国各个地区非遗文创产品开发面临最首要的问题,特别是高质量、高层次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引进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地方文创产品开发,则可以采取柔性人才引进为辅的方式,促进人才整合为主。在山东省各大高校和企业,进行地方文创开发的宣传,在省内成立山东地区文创研究机构,打造文创产品联盟平台,为山东省文创产业开发和发展拓宽路径。除此之外,在打造文创平台和组间团队的过程中,应充分思考文创产品开发的各个部分,通过科研项目、成果奖励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专业设计人才、社会团队、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其中,大力推动项目转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创产品的转型升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将地方非遗文化精髓和民俗符号真正融入其中,不僅要凸显文创产品的人文关怀,同时还需对消费者形成感官刺激,使其真正认可文化消费。在进行山东省文创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应注重结合市场和非遗种类,加强人才培养并打造品牌,使其文创产品具有趣味性、实用性、新颖性,加快文创产品的传播,为山东省非遗保护传承和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江,安勇.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现状与创新设计[J].湖南包装,2017,32(04):30-31+42.

[2]邢崇,韩凌雯.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研究[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2):81-86.

[3]尹钱铖,沈欣怡,周晶晶,等.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型传播策略——以扬州、南京、徐州、苏州为例[J].文教资料,2018(07):61-64.

作者简介:

张清环(1998-),女,山东聊城人,本科,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李永晗(1998-),女,山东青州人,本科,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

王圣辉(1998-),男,山东济宁人,本科,山东女子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民俗文创符号
刘力萍文创作品
文创雪糕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铧芯文创
漫画民俗
漫画民俗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