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第三学段习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0-10-20 03:23赵海燕
商情 2020年40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摘要】英国学者东尼·博赞研发的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为了研究其在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及如何通过思维导图成文,目的是通过思维导图增强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思维能力,可以更好地使学生与老师在习作中轻松自如地应对各种题目。

【关键词】思维导图  第三学段  习作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习作是一个难点,学生没有素材,没有兴趣,这些主观原因导致学生写作时困难重重。小学第三学段的学生面临升学,提升写作水平迫在眉睫,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求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思维导图自产生以来,在教育领域就展现出了极高的使用价值,采用思维导图的新型学习方法,会帮助学习者解决在写作当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激发学习者的写作兴趣。

一、利用思维导图理清作文结构

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具体内容是文章的血肉,所以结构在文章中起到支撑全文的作用,结构不清晰则导致文章容易散、没有逻辑性,确定文章的结构即写作的第一步。

(一)确定写作顺序

(1)安排写景文的顺序。确定题目要求后,要在思维导图的中心放置写作顺序,例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   即景》,作文要求补充完整题目,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等。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以《日落即景》为例,绘制思维导图要以“日落”为主题,画出日落前、日落中和日落后三个主干,三部分构成文章的结构,之后可以补充思维导图的支干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则可以有条理的描写日落的场景。

(2)安排写人记事文顺序。例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作文显然是一篇记事类文章,即要求学生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要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把事情讲清楚。以倒叙的手法为例,《那一刻,我长大了》,主要枝干是:先将结果放到读者面前,作为开头,简短有力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接着写事情的起因、经过部分,三个主要枝干构成了文章的主体部分。

(二)安排文章详略

详略的安排在习作当中非常重要,没有详略的安排,写出的文章就是流水账,以《那一刻,我长大了》为例,应主要详细地写清楚事件,中心要以事件为主,表达“我长大了”,人物描写以及环境描写就是略写部分,在导图的绘制中,详写部分的导图绘制要详细,内容可多一些,占导图的主要部分。

二、利用思维导图拓宽作文思路

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思路,大部分孩子不会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写作思路,生活体验少,书写时没有合适的素材,只能生搬硬凑。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拓宽学生的思路。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完成对人物描写的训练,学生选择人物单一,集中在自己的家庭,教师应带领学生去发现身边其他的人物,发挥想象力列举人物:街坊邻居、老师、警察等社会人物,包括楼下卖菜阿姨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

接着需要选择人物的典型特点,警察医生等人物是认真负责,为人民服务的特点;老师的特点可能是温柔体贴,或严中带爱;当同学们善于思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发现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通过想象和列举,一幅关于人物描写的思维导图就绘制完成了,学生选择一位人物及其特点,摘取一个典型的事例,学生的思路得到了拓展,写出来的作文就会趣味十足,具有特色。

三、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关键词

一篇富有文采的文章,需要学生日常的积累,第三学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但学生在写作中,由于时间或是紧张等问题,不能把想好的字词表达在文章当中,往往写一句落两句,内容的逻辑性不强。教师应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梳理关键词。

写情感变化的文章一定要注意情感的发展,关键词决定了文章的基调,例如写老师,学生会选择严厉的老师,具有典型的特点,但是不管老师有多严厉,最终落脚点要放在理解老师的苦心和老师对学生深层次的爱,在导图中,关键词要清晰明了,成文过程中,利用关键词做思维的引领。

四、利用思维导图完成作文

(一)创设情境

习作中的技法固然重要,但是并不可以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拿到写作题目时,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和想象。

(二)制作导图

确定命题之后,学生可以按照命题选材构思,制作思维导图的主体部分。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并且结合线条、颜色等多重搭配,制作过程也充满趣味、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梳理写作思路,通过制作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谋篇布局

一篇优秀的文章需要深思熟虑,思维导图最重要的作用也就在此。教师通过前期给学生创设情境,接下来需要让学生把想象到的内容绘制在导图上,进行合理的谋篇布局。首先确定文章的结构,其中包括写作顺序、详略安排的设计;然后内容上拓宽写作思路,由中心话题进行多方面的想象,对于关键内容的关键词要列举在思维导图上;最后,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关键词,可以是情感的变化、不同感觉的指引,通过以上过程来搭建合理的写作框架。

(四)快速写作

学生有了写作思路,制作好的思维导图就作为写作的雏形,学生应集中注意力,一气呵成,抓紧时间完成写作。写作过程要保持良好的习惯,不查字典,不吃东西,不做分散注意力中断写作思路的事情,根据思维导图所列出来的关键词,做到下笔有序。

五、总结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作文结构,在写作顺序、详略安排、开头结尾的方面利用导图建立思维框架,提前做好写作安排和构思。内容方面,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大脑的潜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在写作内容上别具一格,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关键词方面,导图会给思维做引领,避免跑题等问题。

思维导图在第三学段习作教学中可以使用以上的具体策略,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工具,可以实质性的帮助学生提高成绩,获取更多的知识。

作者简介:赵海燕(1999-),女,汉族,内蒙古武川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汉语言文学系17小學教育(语文方向)专业在读。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思维导图
善用微练笔 叩启习作之门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