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
【摘要】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出现的不良校园贷风险问题有很多是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如何以高职院校现有不良校园贷成因、现状为基础,构建以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四位一体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这是整合高职院校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高职院校师生风险观、理财观、消费观协调统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贷;风险;教育;构建
校园贷一般是指以校园里学生为目标客户提供的网络借贷贷款。高职院校不良校园贷主要是指借贷平台或者公司利用高职院校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弱、财商较低的特点,采用各种理由诱导学生借贷,并造成不良后果的网络贷款模式。作为近些年随着互联网金融出现的新兴事物,不良校园贷在高职院校具有相当巨大的潜在危害性。目前,高职院校对不良校园贷的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机制的理论与实践支撑还不够充分,面对伴随着智能化电子产品成长起来的00后一代,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管控则会给这些涉世未深学生的身心以及其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又囿于效果不佳的新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高职院校不良校园贷是如何形成的?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途径是什么?这些问题值得认真研究。
一、高职院校不良校园贷问题的由来及发展特征
不良校园贷问题源头并非源自高职院校,而是来源于普通本科院校,其产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爆雷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具体为萌芽期(2004~2009年),早在2004年9月,金诚国际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和广东发展银行联名在北京部分高校试发行了国内首张大学生信用卡业务。这种面向大学生发行的信用卡除了具备了透支消费、小额资金助学等学生信用卡的基本功能外,还能在校园周边区域学生经常光顾的特约商户打折消费,推出之后备受首都部分高校学生青睐。之后其他商业银行纷纷试点,其中以2005年招商银行推出的“Young卡”、2006年中信银行推出的“1卡”为代表,其产品设计均以“个性”、“独立”、“时尚”为主题,专门为大学生打造,其营销不受地域限制、授信额度相对较高、功能更贴近学生需求;而四大银行之一的建行与各大知名院校联合发行“名校卡”,大打“亲情”牌。起步期(2009~2013年),随着2009年银监会出台文件叫停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后,传统意义上的校园贷也随之停止。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及学生消费人群及观念的变化,各种面向大学生提供的“线上网络贷款”或“线下现金贷款”迅速发展,对象主体也逐渐由普通高校大学生转向了高职院校学生。爆雷期(2014~2017年),2013年后,随着“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分期乐、京東白条、蚂蚁花呗、信贷购为代表的P2P消费金融为代表的新金融业态日趋火爆,校园贷平台如雨后春笋异军突起,日渐成为消费金融新热点并迅速扩展到了全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 数以千计的、或大或小的互联网借贷平台频频上线爆雷,加之学生“欠贷自杀”、“裸贷”典型事件的出现,触及了社会舆论的兴奋点,引发了各界的广泛且持续的关注。衰退期(2017年5月至今),随着《中国银监会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文件的下发规定:“未经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不得进入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并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各种网贷平台随之转入“地下”,有的改头换面以更加隐蔽的“求职贷”、“创业贷”、“培训贷”“注销网络账号”的套路继续进行坑骗。
二、高职院校校园贷问题盛行的原因探究
(一)政府、学校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对新兴事物的时滞性是引致不良校园贷问题的现实动因
2010年以后,我国进入了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各种新型消费业态无序式发展。随着政府办高职院校的扩张,学校生源也由原来的初高中毕业生拓展到退役士兵、农民工等群体,学生来源的广泛性给政府、学校的人才培养、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以前从未处理过甚至闻所未闻的新问题,政府、学校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一方面缺乏前瞻性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缺少现实可行且有效的管控手段。不良校园贷平台正是看中了高职院校学生对消费观念不成熟、对贷款用途是否合理、贷款利息等知识知之甚少,政府宣传教育引导工作不够到位,学校相关课程设置不齐全,地方相关监管部门对高度上线的网络平台风险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无法开展,即使开展摸排整治也是做“亡羊补牢式”的补救等等现实,推出了以“兼职”、“刷课”、“刷单”等学生易贷、政府监控难管的产品或服务。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不良校园贷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政府提供的传统金融消费产品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们日益膨胀的消费需求。
(二)网络技术的高风险是引致高职院校校园贷市场的无序和混乱的潜在根源
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给社会大众带来了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充斥着信用的高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错乱,在“前卫”、“时尚”等夸张消费、提前过把瘾的诱因下,网络借贷平台就把对校园贷的安全性缺少理性认知的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成为“忠实客户”,他们往往打着“手续简便、到款快、抵押门槛低”的幌子,学生仅凭学生证、身份证就能轻松注册实现快速、额度适中的放款,部分平台甚至唆使部分女生通过提供“裸照”作为信用抵押,加之我国目前高校校园征信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各个借贷平台之间出于竞争的需要各自为政,形成了“信息孤岛”的现实,一些非持牌机构的风控能力、技术能力不足,大数据征信体系不完善,不能对学生的还款能力及个人资产进行评估,盲目放贷,导致学生可以在多个信贷平台贷款和利用多人身份信息进行贷款。此外,为了获得良好资信,部分头脑灵活的高职学生利用“刷分”造假,利用平台借贷漏洞提高自己的互联网信用分数,或者盗取他人的真实信息进行“多头借款”,这种缺乏可靠信息甄别与评价的借贷机制做出的放款决策本身就存在极大的信用风险。一旦借款学生“无力偿还”,就极易引发校园贷的异变,“暴力催收”、“欠贷自杀”问题就会触发。
(三)高职院校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差、财商低是引致不良校园贷问题的重要因素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原在中专(技校)、专科学校、职工大学转岗而来的,近几年虽然有部分比新引进的青年教师及企业技术骨干,但总体上对于P2P、借贷APP等相关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及应对缺乏系统的认知。而作为新生代的95后或者00后却能直接把握移动互联网脉搏,从小浸润在互联网文化土壤下使他们思考更加多元,行动更加独立。除金融、保险、财會专业外,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学生的理财意识及理财观念相对较弱,受超前消费和“学习成绩差,物质来满足”等虚荣心理的影响,部分学生易形成追求时尚、互相攀比的习惯,如男生爱买高档电子产品、大吃大喝等,女生则更钟情购买名牌衣物、化妆品等。不良校园贷公司正是抓住了高职学生这样心理,来诱使涉世未深的他们陷入事先挖好的“高利贷”陷阱的。一般情况下,据笔者调查与曾参与校园借贷学生的座谈访谈得知,一般校园贷的年利率为12%~24%,但一些平台“零利息、零首付、免抵押”的幌子,故意隐瞒借贷关系存在下的真实风险,对利息进行分割处理,标榜低利率,如8%可能就是日息或者月息,或者巧立违约金、罚息、滞纳金、信息咨询费、贷款手续费等名目变相进行高利贷。一些平台看线上不允许向在校学生发放贷款,就大力发展线下营销,利用老乡会、同学代理人向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高职院校学生推介业务,这种带有欺骗诱导性的“旁氏骗局”宣传推广模式使得校园贷更加隐蔽,防范起来更难。
三、应当关注:高职院校认知防范与分散不良校园贷风险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政府、学校、社会要弥补高职院校学生区分正规借贷与不良校园贷认知不足的短板,首先要关注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00前后学生,且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就集全家宠爱偏爱于一身,在他们身上普遍能看出贪图享受、寻求新奇、跟风攀比的影子。加之娇生惯养、涉世未深、金融消费理念不足,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极易陷入网络借贷平台推广、兼职、校园兄弟哥们代理“零利息、零首付”等陷阱,尤以大一新生最为普遍。据笔者近3年的抽样调查显示,64.19%的曾有过校园贷学生贷款用途为非理性消费,还有个别学生沉迷于拉帮结伙、网络游戏、过度美容、奢侈品消费、喝酒赌博等不正当行为,用物质满足自我,用外表提升自己的吸引力,也不考虑是否具备偿还能力的法律风险及后果,这样做最终的结果是无知无畏下的极度膨胀自己的虚荣心。一旦生活费断供,就会盲目向各种借贷平台贷款,继续进行所谓的“高端消费体验”。此外,还有个别高年学生或者班团干部利用自己社交广泛、能说会道的本领诱导毫无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同学出借个人信息而进行贷款。同时,极好面子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学业与名誉,往往不敢或不愿告诉老师或家长,最终导致“越陷越深”时才不得不求助,这样就不知不觉中被动落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
第二个关注的是高职院校问题。 “无节制”、“符号性”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易引致高职院校学生金融消费观扭曲,形成以电子产品、娱乐、游戏消费场景的“超前”横向消费观和毕业即能成白领“符号性”的纵向消费观等错误价值观,这不仅会滋生攀比和享乐的不良校园风气,更容易诱发恶性案件,扰乱正常的校园秩序。若借款学生无法按时还款,不良校园贷组织就会采用跟踪、骚扰、打电话给师长同学、恐吓、非法拘禁等极端手段,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自由,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被迫退学、转学、休学,有的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更有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借款人极易走上了不归路从而酿成悲剧。这些势必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不利于形成文明、安全的校园环境。
第三个需要关注的是家庭。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费来源于父母供给,父母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校期间能够学到一技之长,能够安身立命。而大多数学生借贷时登记的主要是父母、师长、同学的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若贷款学生出现违约或者无力偿还时,这些隐性担保就会公开,不仅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还会给父母、师长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四、高职院校构建不良校园贷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的对策
(一)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和整治。政府金融办(局)、人民银行、银保监局、公安、法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与学校、相关社会团体的协作,构建协同监管机制,加大网贷平台市场出清力度,从源头上实现不良校园贷的金融风险的最小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定期开展在所辖区域内面向学生群体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活动,严厉查处或裁判金融欺诈违法违规违纪案件,必要时建立不良校园贷数据库,将其非法犯罪信息及时公布,通过短信、微信等推送提醒学生加以防范。从供给侧角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现行监管政策下,推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的金融产品,满足学生正常安全的借款途径诉求。
(二)高职院校强化教育宣传与校园环境治理。“良医治未病”,依笔者所在单位为例,从学生入校伊始就要筑好防范违规放贷机构进入校园的“防火墙”,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二级院系联动,加强风险警示排查、教育引导整治工作。首先是新生进校时辅导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深入宣传 校园贷的危害,与每位学生签订《校园贷风险告知书》。其次是学生处组织各二级院系、各专业班级认真开展摸底排查,按时上报参与贷款情况。新生进校后一个月内,辅导员要逐一排查学生借贷情况和信贷进校园情况,突出单亲、“经济条件较差”、 梦想“一夜暴富”学生这几个重点群体,将其纳入重点教育对象,按时上报《在校学生参与校园贷情况登记表》与《校园贷风险摸底排查月报表》,院系联动对排查出的问题要记录在案,及时跟踪。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非理性消费心理的研究浅析[J].贾松松,程学文,刘春宇.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7)
[2]移动支付背景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魏妍妍.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01)
[3]校园贷盛行下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翁美洁,曾凡.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04)
[4]大学生在不同社交媒体上的行为习惯及引导策略——以微博、微信为例[J].车辉.教育现代化.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