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芳
摘 要:六集中英合制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以跨文化传播为目的,利用纪录片的跨文化、跨时空传播属性,在题材立意上将文化传统进行当代的创造性转换,在拍摄手法、视听语言方面创新表达方式。现实立意、纪实语态和传播话语是《中国的宝藏》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叙述策略,中国历史文化纪录片继续探索类型化、品牌化、国际化的传播之路。
关键词:纪录片;跨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21-0-03
一、引言
2020年1月10日,六集纪录片《中国的宝藏》以每天两集联播的方式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该片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央视纪录国际传媒以国际合拍的方式与BBC世界新闻频道(BBC World News)、英国野马制作公司(Mustang Film)合制完成。节目在英国著名艺术节目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中国博物馆的寻宝之旅中展开,从家族、艺术、都会、制造、科技和饮食六个方面展现中国文物中蕴涵的文化传统和现代生活中的脉络延续。2019年10月5日,英文版《中国的宝藏》通过BBC世界新闻频道向世界首播,传播范围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65亿户家庭,节目短视频通过BBC.com/reel网站上线。《中国的宝藏》播出后,迅速受到海内外观众的好评和热议。据索福瑞对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海外收视调查数据显示,“有近九成的观众表示‘我很喜欢纪录片《中国的宝藏》,最为认同的观点是‘直观展示了中国文物的美与独特和‘深入展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①借助纪录片这一跨文化传播媒介,通过联合制作的方式“借船出海”,《中国的宝藏》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化创新国际表达,成功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又一典型案例。
跨文化传播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可以简单分为不同国家之间的国际跨文化传播和同一国家不同民族或群体之间的国内跨文化传播两种形式。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人们用感知的方式去选择、组织和转译各种传播数据,从而理解其内在的文化意义。而“感知是以下列形式贮存在人类每一个体之中的:①信仰;②态度;③价值观;④文化模式。”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感知方式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现象的主要因素,最终影响跨文化的传播效果实现。人类社会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最早开始于个体经验的零星积累,通过探险、传教、商贸和军事活动建立起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在漫长的历史时期,“欧洲的中国知识或想象有三种来源:商人水手的传闻、官方使节的报告、传教士的书简。”③20世纪以来,广播电视、通信卫星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不断鼓励和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传播互动向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发展,跨文化传播从个体经验的人际交流逐渐上升为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国家战略。
二、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电影诞生之初,纪实影片就实现了跨文化交流的功能,“题材落地”成为传播的有效策略。1896年开始,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就迅速开始了全球放映活动,“两年之内卢米埃尔的技师已经到达了南极以外的各个大陆。”④早期的纪实影像对当时的观众只能是一种活动影像的“视觉奇观”,为了更多地招徕观众,技师们总是拍摄一些地方题材印在节目单上。西班牙的《斗牛士的到来》、澳大利亚的《赛马》、意大利的《威尼斯的游览船》、英国的《伦敦街头黑人剧团演员的舞蹈》和俄国的《沙皇的加冕礼》等,这些在放映地公开拍摄的节目成为久映不衰的“保留节目”。“拍摄这类题材,尽量采取公开的形式。他们招徕观众的手法就是让观众怀着自己也许有被拍进电影的希望。”⑤当地题材影片的拍摄和公开放映也成为证明电影并非“骗术”的确凿证据。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纪录片被自觉运用为一种国家外交的手段,在对外宣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各个国家制作的战争纪录片不仅在国内进行战事宣传、鼓动民众,也通过驻外机构放映争取同盟和舆论支持。《我们为何而战》《倾听不列颠》《战斗中的列宁格勒》《四万万人民》……这些纪录片作为“影像大使”,不遗余力地宣传国家意志,维护战略利益。战争结束以后,纪录片的角色也从“战争的号角”逐渐转变为“文化的旗帜”,从单方面宣讲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扩展为包括哲学、宗教、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国际传播。纪录片作为重要媒介文本,开始遵循跨文化传播的法则,“以双向沟通为基础,反对单方向、强制性的信息输出,注重在交流与互换彼此意向中达成公认与共识。”⑥处于不同文化语境的人们通过纪录片了解“他者”文化,也表达着自我的文化诉求。
三、《中国的宝藏》叙述策略
《中国的宝藏》是一部我国主流媒体与国际知名媒体合拍的纪录片,制作团队中英不同文化背景和制作理念的碰撞、交流决定了作品的叙述策略。在题材立意、叙述时态、话语形态等层面,《中国的宝藏》体现出更加国际化的叙述策略。
(一)题材立意:文化传统链接现实意义
作为一部中英合制纪录片,磨合“共同视角”,寻找保持一定“距离感”,又有相似性的文化资源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中英两国在民族心理上都比较重视传统、强调秩序,偏好温和渐进的发展方式。中国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以文物作为传播文化价值观的符号,解释中国人的文化态度、精神信仰、思维模式,成为主题创意的起点。《中国的宝藏》拍摄了故宫博物院等8家博物馆中20多件顶级文物,有西周晚期的大克鼎、元代赵孟頫的《秀石疏林图》、明代韩希孟的刺绣作品《湖石画蝶》,还有唐三彩、兵马俑、《大禹治水图》玉山等,这些文物的选择充分体现了尊重传统、敬畏法度、和谐自然、包容开放的民族品性和传承有序、创新发展的文化传统。这样的题材立意既保持了审美距离,又实现了文化内涵的共通性,达到一种“熟悉的陌生化”效果。
美国哲学家梭罗(Thoreau)曾说:所有过往都在今朝。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Croce)說: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只有和当下的现实生活相重合的时候,才会被人所理解。《中国的宝藏》在展现一种文化现象形成、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更注重表现传统的社会规范和文化模式如何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行为和生活。“从文物里了解历史的中国,再从历史走到今天,探索中国的精神气质是影片的叙事策略。”⑦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和湖南廖家宗祠的祭祀祖先仪式,浙江博物馆的万工轿和一场古今融合的后现代婚礼,古老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和西安回民街小贩的手机支付,秦朝商鞅的方升和北京大学团队用无人机勘测、绘制长城的三维模型,还有新石器时代良渚遗址的碳化稻米和长沙城里孩子满月酒宴上的饮食等等……每介绍完一种文物的制造工艺、实用功能或者文化意义之后,就从当代生活中找寻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器物与思想、古人与今人、传统与现代的二元转换中,家庭、历史、宗教这些文化的深层结构和运行机制得以更加真实鲜活、生动有趣的呈现,更容易实现传播受众的文化价值认同。
(二)叙述时态:纪实情境呈现沉浸体验
《中国的宝藏》在叙述时态上不再是“文献资料+采访+动画演示”的传统文獻纪录片影像的过去时,而采用现实生活的进行时态。主持人阿拉斯泰尔·苏克的中国宝藏探索之旅,“了解绵延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持续影响并塑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家”成为叙事发展和时空转换的逻辑依据。纪实成为影像拍摄的主要方式,但不是无节制的跟踪和摇晃,镜头构图、色彩和节奏都精准控制。第三集《国际化中国》中,阿拉斯泰尔·苏克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壁画修复室,消毒除尘、戴口罩等进入环节完整呈现,影像构图简洁、节奏明快,同期声清晰传达主持人现场的真实感受,间接展现了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专业状态和对文物的尊重。第五集《科技的艺术》中,阿拉斯泰尔·苏克走进山林,亲身感受中国传统山水画中蕴涵的“卧游”哲学思想,将传统绘画中的山石树木残片与实拍影像自然结合,既体现中国山水画“师法自然”的神韵,影像又呈现鲜明的画意风格。这种精致的纪实美学,既保持了现实质感,又富于形式美感和叙事节奏,将抽象的人文思想和美学观念融化在纪实影像的感性世界里,优美而蕴藉。
文化交流活动是系统化的,场景、时间、人员、文化背景都是交流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影响着交流双方语言和行为的意义表达。家庭作为人类社会体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织,是塑造信仰、态度和价值观的主导力量。《中国的宝藏》中很多交流活动的场景设置为家庭,拍摄的对象也大都是社会的普通民众。纪实语言与平凡人物之间存在天然和谐的关系,通过祭祀、婚礼、满月酒等家庭活动的纪实,大量生活化、趣味性的细节被巧妙添加到叙事结构中,使影像更加生动鲜活。家既是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的守护者,也是向新成员的传递者。对于参加祭祖仪式的彭鸣皋、举办古今融合婚礼的方正和思嘉、从事传统丝织品生产的徐挺等年轻人,家庭是祖先信仰、礼仪规矩、传统工艺的传习所,文化的习得性在他们身上得以充分展现,传习场景也增强了影像的动作感和过程性,使观众的视觉效果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进程中。
(三)话语形态:国际话语提升传播效果
叙事视角的国际化是纪录片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前提。当下跨文化传播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大多以西方的视角切入,将熟悉的角色作为一个“触媒”融合到叙事策略中,更容易唤起西方观众主动理解的愿望。金铁木导演的纪录片《圆明园》的叙述主线人物就是来自意大利的宫廷画家郎世宁,通过他的视角来讲述圆明园的兴建历史和宫廷生活。《中国的宝藏》的西方视角体现在通过阿拉斯泰尔·苏克走进中国博物馆和中国人的生活,亲身体验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实地感受当代中国的文明传承。阿拉斯泰尔·苏克是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和艺术纪录片的主持人,参与过《现代大师》《古罗马宝藏》和《古希腊宝藏》等多部BBC艺术纪录片的制作,在BBC传播覆盖的受众群体中拥有较好的知名度和信任感。在《中国的宝藏》中,阿拉斯泰尔·苏克以探索者的角色切入,以“文化客位”的视角观察,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感和陌生性,在探索中质疑,在质疑中寻找答案,始终以事实讲述和细节传达为核心,所有的认知都是在寻访过程中被逐渐建构起来。
“跨文化交流中,最重要的是选取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立足点,通过这个立足点,去链接两种文化的特质,超文化自身界限。”⑧除了叙事视角,话语也是影响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减少“方言”话语,多用国际通行的“普通话”交流,是提升传播效果的主要话语策略。我国的纪录片对外传播曾经长期处于“缺位”和“失语”状态,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话语始终是概念式、模式化,宣教味浓,属于典型的意识形态话语模式,很难进入西方的主流传播渠道。《中国的宝藏》在话语方式上自觉将传统的宣传话语转换为信息话语、传播话语,采用主持人的个人体验、自我讲述和研究者的学术分析三者结合的方式。主持人的话语敏锐而富于诗意,启发受众兴趣,引导探索期待;当事人讲述基本情况,表达自我感受,自然生动;学者提供专业性解释,强调知识性和权威性。这样的话语组合方式极大地淡化了“外宣”色彩,更加凸显作品的文化属性,强化了信息传播的达到率和认同感。
四、历史文化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一)类型化细分
在历史文化类的主类型基础上,要进一步细分题材的亚类型,文物、建筑、园林、诗词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优质文化资源。针对电影院线、电视和新媒体平台的不同传播特征,探索纪录电影、系列片、国际版、微视频等多样态节目类型。坚守历史文化类节目国家属性的同时,尽量兼顾商品属性,建立工业型纪录片生产模式,使节目标准、人员分工、制作流程等更加专业科学。
(二)品牌化运营
围绕重点题材资源,打造文物节目矩阵,构建传播品牌,用品牌节目提升国际传播力。如中央电视台就先后制作完成12集系列片《故宫》,2集国际版《揭秘紫禁城》,100集微纪录片《故宫100》,3集《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正在制作播出的100集新媒体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故宫题材的神秘感和吸引力使这些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都受到积极正面的肯定。通过精品化制作和专业化运营,构建同一题材、不同样态的节目矩阵,塑造品牌形象,将作品的文化影响力转化为市场效益,提升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产业道路。
(三)国际化路径
传播方式上,继续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借船出海”,在合作中不断增强主体意识和话语权。传播内容上,从“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逐渐转向“世界故事,中国视角”,作品表现出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美学魅力。抓住新媒体发展的历史契机,加速新媒体传播平台布局和作品样态创新,在纪录片的国际传播中实现弯道超车。
五、结语
纪录片是“民族的相册”,也承担着国家“影像大使”的使命,传播中华文明,塑造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克服历史传统、价值观念、话语系统、审美取向的中外差异,降低文化折扣,提升跨文化传播的到达率、影响力,是当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面临的现实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说,“国际化是一种讲述方法,国际化是一种价值观。国际化就像我们的普通话一样,基于发音和对语法的理解,要说得互相听得懂。”⑨《中国的宝藏》以中英合作拍摄的制作模式寻求价值观念和表达语法的“合拍”,将文物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进行当代性转换和创新性呈现,在民族化和国际化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国际多元文化中谋求价值传播的最大公约数,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注释:
①沈杰群.《中国的宝藏》中文版发布,在文物中遇见传统和现代[EB/OL].中青网,http://wenhua.youth.cn/whyw/202001/t20200108_ 12164298.htm.
② 【美】萨默瓦,【美】波特著,闵惠泉等译.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5.
③周宁,周云龙.他乡是一面负向的镜子:跨文化形象学的访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0.
④⑤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9-10.
⑥高峰,赵建国.纪录片下的中国:文化外交视角下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效果与策略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6.
⑦⑧谢寒.《中国的宝藏》,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EB/OL].腾讯网,https://new.qq.com/omn/20200128/20200128A06JPD00.
⑨阙政.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纪录片[J].新民周刊,2017,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