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的真诚与遗憾

2020-10-20 05:51店长
读者欣赏 2020年10期
关键词:百鸟朝凤西洋唢呐

店长

音色透亮、高亢,音量能与整个乐队抗衡的唢呐,常被大家戏称为“乐界流氓”。吴天明导演于2013年完片、2016年上映的遗作《百鸟朝凤》聚焦的正是唢呐演奏这门现代人已日益陌生的传统艺术。作为中国第四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吴天明用《百鸟朝凤》这个带着山雨和烟叶、鲜血和眼泪的故事,把唢呐从CD和社交网络中剥离出来,放回了黄土飞扬的原生地中。

《百鸟朝凤》的故事,以主角游天鸣的成年为节点,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影片的上半部分,主要讲述年少的游天鸣被父亲送去无双镇,拜在唢呐匠人焦三爷门下,和师弟蓝玉一同学艺成长,最后从师父手中接下班子,也接下学吹《百鸟朝凤》资格的故事。

在这个部分中,影片的故事节奏缓慢而温柔。芦苇荡里的斜阳水波、大雨蓑衣,师娘摇着的纺车和荠菜包子,下地、吸水、割麦子、练唢呐,田园牧歌的宁静美景与日日重复的辛勤慢慢构建起师徒间的默契,和孩子对古老技艺的纯真坚守。

作为影片重要线索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也在小天鸣学艺这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中,被主角们怀着向往和崇敬一遍遍地提起。电影《百鸟朝凤》选择这首同名乐曲作为切入口是非常合理而巧妙的。一方面,淋漓尽致地模仿各种鸟鸣声的《百鸟朝凤》,勾连的是自然,是群山、麦田、芦苇荡、金翅雀和布谷鸟。

另一方面,作为最高级别丧葬排场演奏的《百鸟朝凤》,连接的也是人,是人的悲喜和整个乡村社会中的规矩和价值评判。在隔壁村村长的葬礼上,披麻戴孝的孝子贤孙齐齐下跪,希望焦三爷为逝者吹奏一曲《百鸟朝凤》,焦三爷却以对方德行不配断然拒绝:而在选择传人时,焦三爷也坚持只有人品、艺品最出众的人,才有资格学《百鸟朝凤》。

一首奏响在身后、字面意义上为逝者“盖棺定论”的曲子,就这样成了一杆有力的道德标尺,而在曲子背后去做判断的人,也由此成了礼乐规矩里说一不二的代言人。

当天鸣通过了德行评定,接过衣钵开始学习《百鸟朝凤》后,影片进入第二部分,重点展现天鸣的游家班在西洋乐和城市化的双重打击下的凄凉晚景。也是从这里开始,《百鸟朝凤》的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首先,影片对传统艺术遭遇的困境的刻画,因预设立场而显得刻板、没有说服力。最明显的一场戏,就是某场喜事中游家班与西洋乐队的对台竞技,由西洋乐队夺走观众开始,到游家班众师兄弟挨打结束。为了营造传统与现代的对立,影片对西洋乐队主唱的镜头设计略显刻意。

选择唢呐这样冷僻的传统艺术作为主题,《百鸟朝凤》的创作者们肯定是带着为传统艺术吸引更多受众这样的期望。但在主题的传达方式上,《百鸟朝凤》却不算高明。游家班在与西洋乐队的对垒中输掉,去城里打工的唢呐艺术家失去手指、损伤肺部,这些情节虽然直白地呈现出唢呐艺术的凄凉境地,却缺少一种婉转的无奈和必要的反思。

其次,唢呐作为旧时代封建礼乐中的重要一环,在影片中担负起道德评判的重任,它与乡村环境下的传统思想之间的关系必定是密不可分的。然而,《百鸟朝凤》在对待现代化和城市化议题上立场分明,在处理这部分问题时就变得态度模糊了。比如,天鸣的父亲为了他自己的唢呐梦强行将儿子送去学艺,天鸣的母亲想牺牲女儿的幸福为儿子“换亲”,焦三爷对待徒弟的专横,甚至在天鸣的某位师兄打算去城里时将他踢倒在地。在现代观众眼中,这些行为有些或许是值得商榷的,但《百鸟朝凤》对它们并未加以任何点评。不过,从影片对焦三爷殉道者般的人物塑造,和他酒后那番“没规矩了”的慨叹,似乎可以看出对逝去的乡土社会的追忆。

《百鸟朝凤》最大的遗憾,是在对唢呐艺术本身的展现上。作为一部以唢呐匠人为主角的影片,《百鸟朝凤》第一部分尚起到了一些为广大观众科普唢呐艺术的作用,有焦三爷细心教授技艺、讲解唢呐知识的片段。但到了第二部分,這种写实性就大打折扣了,影片并没有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到唢呐艺术。

在第一部分做足了铺垫的《百鸟朝凤》曲目,到最后也没能满足观众的期待,观众看完全片可能仍然不知道被主角们说得神乎其神的《百鸟朝凤》是怎样的一首曲子,也就因此,不能完全跟片中为了此曲一直坚守原作的主角产生共情。

然而,虽然缺点明显,《百鸟朝凤》仍然是一部值得被观赏、被记住的影片,创作者们在银幕内外为了传统艺术和艺术电影所做出的努力,也值得被尊重。只要有一双都市蒙尘的眼睛能被黄土高坡的大气和柔美洗礼,只要有一位观众被影片激起了兴趣,去了解唢呐、喜爱唢呐,吴天明和焦三爷的血汗与坚持就没有白费。

猜你喜欢
百鸟朝凤西洋唢呐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唢呐
唢呐放光芒
西洋菜煲陈肾汤
对西洋弦乐艺术民族化的探讨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百鸟朝凤》的前世今生
《百鸟朝凤》对“西部电影”风格的坚守
莫让《百鸟朝凤》下跪重演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