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提升理路

2020-10-20 06:20李恒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李恒

摘 要: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为少数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宗教信仰情怀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在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抵御外部“西化”图谋,提升国家自豪感和激发爱国热情,通过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用好课堂主渠道,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民族团结创建活动,优化校园氛围可以有效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和功效。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什么是爱国,爱国主义是什么?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的精到见解,鉴于此,列宁曾进行过精辟论述,“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国历来重视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现当代,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非民族地区,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会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纲要的印发为全体中华儿女弘扬爱国主义伟大精神,为全国人民增强凝聚力和认同感增添了催化剂,为民族院校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民族院校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地区稳定、国家统一关乎国家和平与安全,关乎祖国长远发展和社会平稳安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要在历史与现实间、地区与人民间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审视问题,以高政治站位解决问题,在增进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校园的安定、学生的团结、教职工的和睦即是学校立足现实,为学校行稳致远发展所做的坚实铺垫。因此民族院校应以校园安全为前提、师生团结为保障、校园氛围融洽为着眼点,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在普遍教育中寻找特殊,及时发现问题,防范于未然。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史志,以近距离、本土化的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深切感知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灿烂文化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精神气概,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让同学们认识到祖国和平安定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并把其热情转化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拼搏中。

(二)有利于提升国家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国家自豪感表明国家认同,一个民族有了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就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如果失去了国家认同感和自豪感,就没有前进的方向与动力,就无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就无法在西方文化渗透面前做到有效抵御。国家自豪感、荣誉感,是爱国主义情感的集中表达,它催人奋进、振奋人心,是民族力量的源泉。强化国家自豪感, 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以国家自豪感为理念为基点进行文化塑造,有助于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形成共同的思想认知、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爱国情怀,有助于中华民族精神血脉的存续,从我国中西部地区民族院校学生成长的环境来看,特定的历史因素、文化状况、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成为民族院校学生成长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其影响。因此,要用全新的视角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增强学生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学习和实践中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有利于抵御外部“西化”图谋,增强国家安全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信息化的普及,无论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还是色情暴力消极颓废的价值观,都会在网络上出现,思想还未定型、意志不坚定的部分大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信息,會出现思想混乱情形,甚至受到煽动的学生还会出现思想动摇现象。西方价值观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渗透,美国政客、西方媒体对普世价值观的渲染,这都对我国主流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更有甚者出现“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说辞,以此降低对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新媒体环境下,不再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口口相传,网络平台不再是宣传者所掌控,有些传播内容可能与教育者传授的知识大相径庭,这就增加了我国主流思想传播的复杂性,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院校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因此,增强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认同感显得极为迫切,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而且提高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既可以凝聚共识,又可以提高其防范风险、化解挑战的能力。

二、民族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特殊的社会环境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

大多数民族院校位于我国西北和西南,还有些院校位于祖国边疆与多国接壤,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特殊,社会情况相对复杂,对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会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院校中的部分同学来自落后的山区,他们生活的民族聚居区受地理环境以及基础设施的限制,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紧缺,人际交往方式单一,宗教氛围浓厚。由于当地居民视眼受限、生产方式落后、受教育水平较低、宗教信仰坚定,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有较大影响,同时也阻碍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另一方面是受当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各个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受到当地文学艺术的熏陶以及当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民族情感较为浓厚,思想较为朴素、传统,当多元文化交流碰撞时,由于其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认识新鲜事物还需要一定时间去理解吸收,民族院校这种多元并存的文化环境虽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但对于开展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还存在一定影响。

猜你喜欢
民族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民族院校英语口语预料库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就业生态位理论的班导师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