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谠 杜志娟 杜毅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基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从临沂市乡村旅游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创新提出“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在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本文依据临沂市自身优势地理、文化、旅游等资源创新性提出四种“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即探索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以体验农庄生活为主,休闲、娱乐为主题;以乡村特色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为主题以及以康复、疗养和健康养生为主题。研究指出应该坚持统筹规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坚持提质增效,优化乡村各行业资源。从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和丰富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完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功能三个方面着手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信息时代;乡村振兴;“体育+旅游”;创新模式;临沂市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线上的互动多于线下的活动,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体验式活动,旅游活动也不例外。除了线上智能旅游平台的广泛利用,传统的单一观赏性的旅游项目,逐渐被体验式旅游取而代之,即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者直观地感知和体验文化及氛围。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到2020年,我国的体育旅游总人数将達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产业振兴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乡村体育旅游作为乡村创新型产业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临沂市是山东省耕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乡村旅游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取得不错的成果,本文创新性地将“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基于临沂市农村建设、农村体育、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体育+旅游”融合发的模式,促进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二、信息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社会价值
(1)创新“体育+旅游”的发展契合了以乡村建设为着力点的城乡统筹的理念。临沂市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城乡统筹的思维和定力,把乡村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以“沂蒙美丽乡村”的创建为主线,不断改善乡村生态体育环境,着力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农村体育发展新格局,进一步解决了农村群众对体育需求的增长与不充分不平衡的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推动城乡体育事业统筹发展。
(2)创新“体育+旅游”的发展顺应了供给侧改革思路,改善了农村体育供给现状。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推动了乡村的文明发展,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新引进的体育赛事和健身项目的推广,更是大力推进临沂市乡村居民运动场所、综合健身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建设。
(3)创新“体育+旅游”的发展实现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群众体育治理机制。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不仅是“乡村旅游+体育”两种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实现1+1大于2,不仅搞活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改善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质量,培育农村社会体育组织,创新开展各类小型多样、就近就便、贴近生活的全民健身活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锻炼,提升农民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
(4)创新“体育+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民身心健康,实现“健康农村”的建设。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可以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积极发展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事业,系统的建设和改善体育场地设施,引进新型体育健身项目,丰富农民体育赛事活动和健身活动,引导农民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5)创新“体育+旅游”的发展调整了产业结构,助力运动休闲和健康产业的发展。2019年《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行动计划(2019—2020)》指出,要积极实施“体育+”工程,打造体育消费新业态。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可以给乡村带来活力、商机。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和体育休闲设施的建设,举办形式多样的休闲健身活动或品牌赛事,推进体旅融合,激活乡村消费,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就业再就业范围。
三、信息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临沂市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在此基础上按照“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乡村体育旅游产品,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优化乡村体育旅游环境,推动乡村体育旅游转型升级。截止到2017年建设30个特色旅游小镇和100个旅游特色村,命名了10个临沂市乡村旅游目的地示范区和13个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国家旅游局在临沂市举办了全国红色旅游扶贫培训班,全市93个旅游扶贫村完成脱贫任务,带动6114个贫困户、1.59万人实现脱贫。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深入开展,也助力乡村振兴发展。连续5年打造的兰陵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气排球+红色教育+旅游”的品牌赛事,将推广气排球与全民健身、红色教育、乡村旅游充分融合;自2016年开始的蒙山登山节等等品牌赛事层出不穷。自2017年开始建设的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一大特色,旨在打造“动感蒙山、活力蒙山”品牌,优化组合“蒙山+体育”休闲旅游新模式,带动全市乡村经济发展。虽然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规模较小,乡村体育旅游的文化特色不明显。二是乡村体育旅游文化体验活动还比较欠缺。三是乡村体育旅游特色文化商品的开发还不足。
四、信息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沂市“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临沂市发展乡村体育旅游,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实施,以“康养+文旅+体育”融合的发展探索临沂市乡村体育和乡村旅游的转型之路。以旅游者为主体,乡村体育旅游从旅游者体验和旅游分类建设管理可以列为几大旅游类型。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体育+旅游”。此类乡村体育旅游主要是依据乡村地域特点,开发与现代都市不同的村落景观,以田园风光和当地的绿色景观为主。如沂水的院东头、泉庄,沂南的竹泉村、马牧池,蒙阴的垛庄、岱崮,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压油沟等乡村旅游产品,体育项目的引入,更多的是健身步道、登山、马拉松、自行车、慢跑等一系列活动。
(2)以体验农庄生活为主,休闲、娱乐为主题的“体育+旅游”。此类乡村体育旅游主要是依据乡村自身特点,将休闲、娱乐、健身融为一体,在体验乡村劳动的同时,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如莒南的玉皇沟板栗园、涝坡柳沟康山板栗园、涝坡乡韵葡萄基地、大店仙姑山枣园等休闲采摘园游、临书苍马山景区的“赏美景、摘柿子”活动,临沂国际影视城、冠山景区举办板栗采摘节、压油沟风景区丰富的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等。
(3)以乡村特色文化以及民俗、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体育+旅游”。此类乡村体育旅游主要是依据乡村特色的文化,沂蒙精神产生于沂蒙老区,也是沂蒙老区的一大特色,目前评选出来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包括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精神展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暨山東省政府成立纪念地、银厂惨案纪念地、大青山战斗遗址、沂蒙山小调纪念地、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旧址,都在乡村振兴战略下美丽乡村建设中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新阵地。临沂市沿线设计研发了一系列红色主题的乡村体育旅游,包括全国首届红色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红色歌曲大家唱、打靶体验等活动中学习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革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4)以康复、疗养和健康养生为主题的“体育+旅游”。此类乡村体育旅游主要是依据乡村特色地理环境优势,打造一系列康复体育项目和健身娱乐活动为主的乡村体育旅游。蒙山高,沂水长,这是临沂地区的名片,沂蒙山云蒙景区的登山步道,彩虹滑道、丛林穿越、树冠漫步、森林漂流和森林冲锋车等参与性、体验性项目的研发契合了人们康体疗养的需求。宝山前野生动物园推出亲子游、团圆游为内容的游览套餐,七彩滑道、漂流、玻璃栈道等体验性强的游乐项目备受游客青睐。
五、信息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沂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对策
(1)坚持统筹规划,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在大力发展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的同时,各级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作用,推动财政投入、科技人才、公共服务等政策向农村倾斜。深度挖掘临沂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古为今用,重点打造临沂市乡村文化体育旅游特色,增加体验旅游,提升游客的兴趣,使体育文化与乡村旅游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
(2)坚持提质增效,优化乡村各行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积极整合乡村农业、渔业、林业、互联网、服务业、文化、教育等各行业优势资源,设计优质产品,引导市场消费需求,不断开发出乡村体育旅游中体验性强,并且参与度高的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社会网络传播效应,做好乡村体育旅游“线上服务、线下体验”的新型模式,为乡村振兴助力。
(3)丰富乡村体育旅游产品,完善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功能。创新乡村体育旅游产品,进一步将乡村体育旅游与乡村旅游、民俗旅游、乡村众创空间等方面进行融合,结合当地的特色民宿、民俗节庆、采摘旅游以及农业观光等研发出适合不同年龄和不同消费水平的户外运动基地等。从游客的消费心理出发以休闲体育项目为媒介,以健康养生项目为主题,结合旅游、休闲运动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唐雪立,等.湖南省乡村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J].体育成人学刊,2018(8).
[2]章军杰.互联网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基于梅家坞村的调查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8(4).
[3]高红红.试论“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J].领导科学论坛,2019(5).
[4]刘海东.社会变迁视域下藏族特色休闲体育旅游与绿色生态融合研究[J].运动,2018(1).
基金项目:2018年临沂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沂市乡村体育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201810452107)
作者简介:李谠(1998—),男,汉族,山东济宁人,临沂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在读学士,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杜毅(1999—),男,汉族,山东泰安人,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在读学士,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
*通讯作者:杜志娟(1979—),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