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2020-10-20 06:13杨智勇郑浩雷
老区建设 2020年18期
关键词:党建思想方志敏时代价值

杨智勇 郑浩雷

[提 要]方志敏作为江西党组织的早期创建者之一和赣东北党的领导人之一,在党的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方志敏党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进行梳理,总结方志敏党建思想的内容及特点,进而借鉴方志敏党建思想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助于加强我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党员干部队伍以及廉政作风上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

[关键词]方志敏;党建思想;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杨智勇(1988—),男,上饶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方志敏和闽沂赣革命根据地历史;郑浩雷(1994—),男,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与旅游发展。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智库项目“方志敏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17ZK38);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闽浙赣苏区的党内政治生活及其时代意蕴研究”(18DJ079)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把一生奉献给党和人民,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六次提到方志敏,对方志敏的精神品质和历史影响作出了充分的肯定。近年来,学术界对方志敏的生平思想和精神品质展开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批重要理论成果,但是鲜有对方志敏的党建思想进行深入探讨。方志敏作为江西党组织的早期创建者之一和赣东北党的领导人之一,他在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的领导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有很好的创造。并且他还在理论上进行了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党建思想。这一思想为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当前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探讨方志敏党建思想,既是深化方志敏研究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所需。

一、方志敏党建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方志敏的党建思想是基于方志敏对马克思主义的笃诚信仰、对党的忠诚热爱以及对革命形势的正确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深深植根于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在实践中形成,又在实践中发展。因此从根本上讲,这一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赣东北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924年,方志敏在南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确立对党忠诚、为党奉献一生的理想信念。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说:“从此,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1]之后方志敏领导创建了弋阳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漆工小组,并在党内先后担任了中共弋阳区委书记、江西省第二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正是因为参与到党的建设的实际工作中,方志敏认识到党内存在的问题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形成了深刻的党建思想。

从时间上来看,方志敏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思想萌发与初步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形成党的建设的系统主张,并将党建思想运用于实际工作中;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

第一阶段,1922年到1927年。1922年方志敏参加革命,在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前就已阅读了《资本论》《共产主义ABC》《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以及对党的事业的决心与信心,认识到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建党工作,参与创建了江西最早的地方党组织和南昌第一个农民协会:扬子洲农民协会。1925年,方志敏担任江西省国民党党部执行委员,并出席国民党江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全国第一次代表大会,认识到发展党的建设的重要性。1926年,方志敏担任江西省农民协会秘书长,参加了广东第一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并根据实际提出了“党要深入联系群众”“健全党的领导机关”“克服党内官僚主义”等观点。

第二阶段,1927年到1934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回到家乡领导农民运动并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在这一过程中对党的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形成了关于党的建设的系统主张。经过了大革命的锤炼,方志敏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和农民群众联系的重要性,回到家乡弋阳后,分派党员干部下基层工作,恢复并建立了20余个党支部。1928年4月,方志敏与江西省特派委员饶漱石、秘书长冯任共同编写的《怎样做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又称《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和《怎样去发展组织》两份文件,以建立起坚强的党组织,在这一时期方志敏的党建思想达到成熟。1928年方志敏又主持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等五县党员联席会议,要求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夺取革命胜利。1930年,方志敏担任信江特委机关代理书记及军委主席,在工作期间,他不单单是進行党的建设,而是将党的建设和军队工作有机结合,在部队中健全党的组织,建立党支部,设立党委,将红军的工作的置于党的领导下。同时,建立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教育党员成为红军部队的中坚和核心力量。这一时期,方志敏将党的建设与实际工作结合,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第三阶段,1935年到1936年。方志敏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在狱致全体同志书》《给党中央的信》等近十四万字文稿,从多个方面对党的建设进行了总结。如希望党内加强思想建设,纠正右倾保守主义,学习党的理论与决议;加强党的群众工作,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检查自己的错误。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训练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党员干部,加强党员干部培养工作,加紧学习军事、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知识等。在《给党中央的信》中也建议要加强党的城市工作。

二、方志敏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着重从思想上建党

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我们党的一大创造。早在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为了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要将党内思想教育列为最紧迫的任务之一,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要求[2]。作为早期地方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方志敏同志既是思想建党的理论贡献者,也是思想建党的忠实践行者。

在中共早期发展过程中,党内一直面临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方志敏对此深有认识,他认为唯有在思想上入党才能使广大党员在革命斗争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在赣东北苏区党组织建设时,方志敏特别注重党内思想上的教育,始终把思想建设突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思想建设方面,方志敏尤其强调信仰的重要性。他自身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信念。在担任党内领导职务后,也努力让每名党员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牢记自己初心。在《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中有两条就是要求党员“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文件的最后还强调“我们既加入了党,就应该始终如一的做个好党员,任凭艰难困苦,胁迫利诱,都不能改变我们对党的信仰。”[3]这一文件内容通俗易懂,成为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教材。并且他要求任何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言的共产党员都必须铭记自己的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去拼搏、奋斗,奉献自己的精力乃至生命。

为了加强党员的政治思想,方志敏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教育,通过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宣传和贯彻党中央的各项主张,传达党的会议精神,学习党的路线方针,使党员对党有深切的了解,从而更加坚定为党工作的决心和信心。1930年方志敏亲自主持党校干部教育工作,将党的理论结合斗争实际,对党员干部进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1929年在方志敏的领导下,信江特委创办了机关刊物《红旗》,宣传党的各项主张,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方志敏自加入共产党之日起就树立了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未动摇。在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就认识到国民党是为地主和大资产阶级而谋利,只有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写道:“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4]并在实际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履行,对中央指定的任务也都坚决完成。他始终认为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革命斗争才有可能取得胜利。在《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中,更是将“服从党的命令”放在第一条。方志敏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对党绝对忠诚,坚决服从党中央的领导,他明确指出:“我对于政治上总的意见,也就是共产党所主张的意见。”[5]

作为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党政领导干部,方志敏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和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方志敏尤其重视加强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他愤慨地指责那些瞧不起人民群众力量和作用的人:“现在有不少的官僚政客、知识分子,看不起工农的力量,他们常不屑地说:‘无知识的东西。其实工农的进步极快,他们一掌握政权,在共产党的领导教育之下,管理政治,有条有理,比较当今的执政者,贪污腐化,敷衍塞责的,要高明几百倍呢!”[6]正是因为群众工作做得好,闽浙赣苏维埃被毛泽东称赞为“模范工作者”,“既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7]

此外,方志敏还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强调政治建设要与军事工作相结合。方志敏曾担任信江军委主席,在带领红军“反围剿”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但红军内部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方志敏则主张将军事工作与政治工作相结合,在军事中做政治工作,在政治中做军事工作。1929年,在方志敏的主持下创立了赣东北第一所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原理》等课程,通过组织学习时政理论不断提高指战员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1931年,方志敏暂代红十军政治委员,尽管还亲自领导了为期两个月的“整军运动”,将红军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下,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严格的党组织生活制度,加强红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党员发展党员,以支部发展支部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方志敏在领导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发展党的组织,提出了“猛烈发展党的组织”的口号,“闽浙赣的党必须更进一步的布尔什维克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大量吸收工人、雇农、贫农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来”[8]。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方志敏发挥基层党支部的作用,通过党支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贯彻到群众中,建立并健全了党的领导机构和各级组织,方志敏在党组织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经验。“支部是党的基础,是党最接近群众的一层,党的一切决议指示,都要经过支部传达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策略只有经过支部在群众中热烈的积极活动和领导,才能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拼命来拥护和执行”[9]。

为了不断建立和扩大党的组织,增强党的力量,方志敏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党员发展党员,以支部发展支部”的方法。该方法就是以党员向外發展党员和组织,经过他们的努力又能增加很多新的党员和支部。这“是一个有效的发展党的组织的好办法”。他认为“发动全党的工作是发展党的组织的正确方法”[10]。在初创初期,方志敏与邵式平等人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亲手创建了弋阳、横峰等县的党组织,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外扩散发展。1926年在家乡弋阳,方志敏通过分派共产党员和革命骨干深入农民群众,从基层工作做起,在7天时间内就恢复并建立20余个党支部和20余个群众团体。1928年方志敏主持的方胜峰会议后,将这一方法经常贯彻到工作中,如1928年派遣程伯谦等党员到贵溪,装扮成中医,以行医为名,发动群众,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建立党支部。支部建立起来,方志敏等人又通过制定《支部检阅大纲》和建立支部小组巡视制度,将支部工作落到实处。

方志敏还注重严格党员标准,主张在斗争中发展党员。方志敏提出,发展党员“要以斗争坚决,在群众中有信仰,对革命忠实,工作积极为主要标准”,同时要在“广泛的在斗争中去发展党的组织,在斗争中吸收积极的革命分子入党”,“反对和平式发展,特别要反对党内的保守观念”[11],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党员和建立的支部都是十分精干,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的作用。出现了“党的支部发展虽慢,但对群众的领导力甚强”[12],“千多户的大村支部,也仅有十几个党员”。通过创新方法和严格标准,赣东北的党组织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党员干部,建立起坚强的战斗堡垒。据1932年11月的统计,仅赣东北中心区就建立了党支部971个。[13]

(四)始终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作风建设,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作风。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对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概括总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4]方志敏正是这三大优良作风的发扬者和践行者。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党组织的工作之所以能够如火如茶的开展,很大原因在于方志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具体化,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方志敏明确提出:“我们要把实际工作和理论打成一片,使每个党员成为有实际与理论的布尔什维克的党员”的主张,并要求党员“要将目前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拿来与党的理论、党的决议联系起来说明和解释,这样来提高同志的能力。”[15]

第二,密切联系群众。方志敏针对赣东北基层党组织建设多次提出“在支部的领导下发展群众组织,扩大群众组织”的思想。”[16]领导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时候,方志敏就提出“党领导人民武装革命”,号召每一个党员要到群众中去活动,做宣传、组织工作,加强党对人民战争的领导。1927年,方志敏在鄱阳开展农民运动,将党的五大精神以通俗的话传达给广大农民,发动组织农民群众共同反抗国民党。1928年,方志敏主持召开了方胜峰会议,提出了“依靠群众,与群众共存亡”的主张。在方志敏参与编写的《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中也明确提出“要随时随地去宣传群众、去组织群众。”[17]1930年方志敏在景德镇亲自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扬党的主张,号召群众团结起来共同推翻国民党统治。在方志敏的领导下,赣东北党组织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群众的意见和监督,将工作向人民群众汇报,与群众建立起了血肉联系。

第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方志敏始终强调:“党员干部要勇于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来剖析自己,犯错误并不可怕,有错就要纠正,”[18]不断改进党内工作作风。在参与编写的《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第十一条中提出党员要“接受批评”的思想。在大革命失败后,方志敏对党内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他说到:“党内这种不要武力,并自动解除武装,是这次大革命失败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原因。”[19]党的六中全会后,曾洪易在赣东北极力推行“左”倾教条主义,方志敏则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并在党代会中提出:“党及群众工作方法亦须转变和改善。”[20]正是方志敏等领导人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赣东北苏区党的建设才得以回归正确的轨道。他告诫党员:“一切惧怕自我批评,庞然自大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是正确的,没有错误,这正是十足的小资产阶级的态度,正足以损害革命的胜利。”[21]即便方志敏身陷囹圄,仍然用文字对赣东北革命斗争展开了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和总结,不断剖析党组织工作中的不足和自己的缺点错误。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叙述》中写道:“严格用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来揭发过去肃反工作的错误,以作今后的教训。”[22]

(五)建设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

方志敏长期担任党、政、军的高级领导干部,认识到党的干部对党内工作的重要性。正如方志敏所说:“没有坚强的有力的党的干部,一切工作,一切斗争,都是难于顺利进行的。”[23]在方志敏的领导和推动下,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注重在斗争与工作中淬炼和造就强有力的干部队伍,既重视培养和任用本地干部,也重视培养和任用外来干部。

1928年葛源战斗失败后,方志敏就总结经验教训,其中不足的包括黨对训练党员这方面不够加强,因而方志敏提出“党员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他指出:“在敌人的进攻下,没有坚强的战斗核心,没有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农民难以坚持斗争。”[24]在参与编写的《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也提出“党员在革命斗争中就是要勇于牺牲个人”的要求。方志敏非常重视党员干部的培养工作,加强干部的思想和理论学习,使每名干部都能有较好的政治觉悟。干部也必须达到以下标准:信念坚定,忠于党,忠于革命;勤政务实,有成绩;为民服务,为群众信任等。方志敏的这些举措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干部由此茁壮成长,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输送了一批卓越人才,如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粟裕、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和继任省长方志纯、湖北省省长黄知真、济南军区司令员饶守坤和广州军区司令员吴克华等。

三、方志敏党建思想的鲜明特质

(一)突出的政治性

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始终突出政治性这一鲜明特征,强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始终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中统一领导。讲政治可以说贯穿方志敏党建思想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工作的始终。《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中第一条就是“服从党的命令”,表明了方志敏对党员干部要讲政治的重视。1933年,方志敏担任了闽浙赣省委书记。在方志敏的领导下,闽浙赣党组织始终有中央苏区的全局观念,在敌人的反围剿过程中坚决执行党中央部署。1933年,党中央要求红十一军向南渡信江以策应中央红十军,红军内部指战员出现了思想波动,方志敏临时兼任政治委员3天,“要求大家从革命大局出发,坚决服从命令,‘强调我们一切都应该听从中央指挥,尤其是军事,更要集中和统一。”[25]1934年,在接到中央继续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向皖浙边挺进的指示后,方志敏再一次从大局出发,临危受命,明知有去无回,仍然义无反顾,“下了决心去完成党所给的任务。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26],突显了方志敏极强的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方志敏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坚决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忠实执行党的决策,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对党的忠诚之心尽表其中。

“红军政治工作,我们过去做得很不够”,红军政治工作的忽视,甚至成为皖南行动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他在狱中提出殷切希望:“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和政治教育,积极提高党内同志政治理论的水平”[27]。

(二)广泛的群众性

方志敏在青年时期就领悟到农民群众重要性,学生时代就用笔写下了当权者的腐败,并表达了自己对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不公。在党的建设过程中,方志敏始终将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贯彻到底,“为广大群众服务”是方志敏党建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处处体现着鲜明的群众性,无论是在思想建设中,还是在组织、作风建设中,都始终贯穿着“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谋利”的思想。在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中,始终强调党员要深入群众,为广大群众服务。在组织建设上,方志敏要求党员深入群众,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组织做贡献,召开各种会议,号召农民参加革命,广泛发动群众力量,加深了群众对党员的信赖。方志敏强调:“革命只有先锋队而不去团结广大工农群众在先锋队的周围,那是无成功的可能的,这个道理,要反复细致的向支部和党员同志讲清楚。”[28]

在党组织践行“忠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过程中,非常重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方志敏还将党的政治宣传工作与群众文艺工作联系起来,加强群众的阶级教育,使人民群众坚定党的领导。如1931年方志敏还兼任了赣东北文化委员会主席,在他的关怀下成立了赣东北省红色新戏剧团,而戏剧团演出内容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和鼓动性,紧密联系党的各项方针和中心工作的宣传,如《战争开始了》《打到帝国主义》《消灭白狗子》,使党切实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方志敏党建思想的群众性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了许多工作制度,如规定群众召开各种会议,都要有党的干部去参加;党的机关都要设置交通联络处,随时接待群众来访,处理群众来信,不得推诿。在生活中,方志敏非常重视党对群众工作的领导方式,强调要深入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方志敏不仅注重改善群众的物质生活,也非常重视发展群众文化事业。1931年,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成立了赣东北红色新戏剧团,演出的节目被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且还在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我们党历史上第一座人民公园——列宁公园。

(三)非凡的创造性

方志敏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逐步创建了一套建党的独特思想。方志敏的党建思想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理论上,也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志敏在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上有理论的创新,不仅仅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等理论性知识,而且与江西省特派委员冯任创造性地编写了《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规范党员干部行为,排除一切形式的官僚主义,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的欢迎。党员在接受思想理论教育时,不仅仅是学习理论知识,更要经常将新发生的政治事变结合起来学习,提高党员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在党组织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党员发展党员,以支部发展支部”的方法,发展了大批党员干部,解决了党员干部不足的问题。

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归根来源于实践,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侧重对党内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然后再逐一进行整改。在党的建设中,方志敏之所以能够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就是结合实际的纠正党员存在的错误。在省委党校创办之初,第一期学员在培训结业后,虽然懂些理论,但在实际工作上缺乏经验。方志敏则改进培训方式,不仅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并加强他们的实际工作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党员。方志敏一贯倡导“要将目前发生的各种实际问题拿来与党的理论、党的决议联系起来说明和解释,这样来提高同志的能力。”[29]为在艰苦环境中创造出了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积累了富有成效的实践经验。

四、方志敏党建思想的时代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将之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再次强调,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并指出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0]党的建设是一以貫之的伟大工程,如今站在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必须“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因此我们要从方志敏党建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质中汲取智慧,为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增添动力。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凸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最重要的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方志敏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典范,党建思想始终突出政治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严密纪律、建立制度等措施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和错误倾向,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一系列举措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正是着眼于从政治上建设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人民群众的赞誉。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党内仍面临着许多考验,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新时代学习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就是把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党的正确政治路线,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中央的各项会议精神。

(二)坚定理想信念,丰富教育形式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就是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31]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32]作为共产党员,方志敏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的笃诚信仰者”,他在狱中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铮铮誓言广为传颂、影响深远,为所有党员树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闽浙皖赣苏区党员被毛泽东称赞为“模范工作者”,很大原因就是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支持并深入群众开展各项工作。学习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就是从中汲取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养分,树立和坚持努力为党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信心和恒心,学习他们那种“愈奋斗,愈快乐!愈快乐,愈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绝对信仰、对共产主义的绝对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绝对信心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

(三)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组织建设是党发挥重要作用的坚实基础,只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党员组织队伍才能走在时代前列,真正践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尤其是基层组织建设,视基层为执政之基、力量之源[33],并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全部战斗力的基础。”[34]方志敏在建设党组织时,始终特别重视基层党支部建设,加强支部建设在群众的核心作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之所以能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随着党组织的不断扩大,方志敏更加重视组织工作能力的提高。在方志敏看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就必须加强党员干部培训,锻炼党性修养,进行理论和实际的工作指导。为此,赣东北根据地培养了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建立了坚强有力的党组织。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我们党不断发展,党组织也越来越多,在党组织中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作风涣散、思想不统一、党员方向不正确、脱离人民群众等。新时代学习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就是要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将支部工作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凡是有关人民群众的各项问题,党支部都进行充分讨论,群众召开各种会议时,党支部都会派党员干部去参加。努力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真正为民服务、勤政务实的战斗堡垒、桥梁纽带。

(四)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35]方志敏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他始终强调密切联系群众,为民服务,倾听群众的声音。方志敏深知,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他在《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中写道:“革命方面,没有雄厚的群众力量的帮助,当然是不可能有力地完成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肃清封建势力伟大的革命事业。”[36]在国民党进行围剿时,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作风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党更要艰苦奋斗,不可忘记自己的初心,增强与群众的联系,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以人民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为标准。新时代学习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就是要学习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家群众化的领导方式,就是要始终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坚持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的途径方法。

(五)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发挥党员干部的这个少数作用,任人唯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成为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视培养造就能够担当重任的干部队伍。”[37]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中提出了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对照这一标准,方志敏无疑是好干部的杰出楷模。自己作为好干部,在选拔好干部和培养好干部上,方志敏也十分用心,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各种干部学校,对党员干部进行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培养了一大批坚强有力的干部。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临着各种挑战,少数党员干部出现信仰危机、理想信念动摇,没有坚定初心,贪污腐败,脱离了人民群众。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严格干部选拔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38]新时代学习方志敏的党建思想,就要创新党内学习制度,重视干部教育,开展党内集中学习、互相督促,认真学习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内思想统一,不断提高自身觉悟,抵制诱惑。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必须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全面提高党的建设工作水平。”[39]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党的建设上,方志敏就認识到要想真正实现“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宗旨,广大党员干部就必须廉洁奉公,不为金钱所动,营造良好风气。方志敏自身恪守清贫,公心可见,在党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践行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方志敏特别重视将作风建设与思想教育、制度建设融合起来,使党员树立不能腐、不敢腐的观念。方志敏在党风建设上的思想对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为民服务,保持清正廉洁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成就,惩治了一批思想不纯的贪官污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并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革命”,将党的建设推到新的高度。方志敏党建思想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时代背景下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借鉴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事业发展要求,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将方志敏的党建思想与当前实际状况相结合,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使其在党的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不断学习以方志敏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党建思想,从他们的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继承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真正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4][5][6][15][16][18][20][21][22][23][24][25][26][27][28][29][36]方志敏.方志敏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7]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

[8][9][11][12]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上饶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闽浙皖赣苏区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

[10][13][17][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4][3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0][32][34][3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31]黄爱民.论方志敏在赣东北苏区时期的执政思想[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12).

[33][37]刘国云.方志敏在中共党史上的十大贡献[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2,(8).

[39]刘红凛.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格局与系统规划——兼论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基本内容与内在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

[责任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党建思想方志敏时代价值
方志敏:狱中仍奋笔疾书
甘守清贫的方志敏
第二届方志敏文学奖征稿启事
方志敏向死而生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毛泽东社会保障与党建思想的关系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