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琳
【摘要】会计分析工作是人民银行会计转型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基层人民银行应加强这方面的培训,本文以会计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达到提高基层人民银行会计分析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财会;数据;分析;基层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第三条规定,会计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开展会计分析,披露会计信息。”会计分析包括人民银行对自身的会计分析和对金融机构的会计分析。近年来,基层央行分别以会计分析为突破口开展会计转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开展分析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亟待关注。
一、开展会计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会计人员素质与会计分析要求不相适应
地市中心支行内设机构改革后,会计部门成为名副其实的会计核算部门,其人员结构年龄偏大,大部分均是会计专业,即具有一定会计和金融理论水平又具有商业银行会计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这与开展金融机构会计分析需要复合型、综合性人才不相适应。
(二)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开展会计分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配合力度不大
金融机构承担配合人民银行开展会计分析这一工作的部门,分散在会计结算、计财、资金运营或者信息部门等多个部门,没有专门明确的职责分工。这个给人民银行联系沟通和协调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同时,由于对金融机构报送的会计财务资料的迟报、漏报没有处罚或惩罚的措施,对金融机构报送的什么是“必要的”会计财务资料等不能给金融机构满意的政策指导,导致了金融机构在配合人民银行开展会计分析工作上出现推诿、拖拉、扯皮等現象。
(三)会计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拓展
目前,会计分析主要采用比较和计算、图表示意及文字说明的方法,分析指标简单、范围广泛,针对性不强,对分析的效果起到了限制。会计部门可以对同一时期不同金融机构的会计财务数据进行截面数据分析,但是进行时间序列和截面分析交叉的平行数据分析还有一定难度。此外,建立经济数学模型是重要的分析方法,还未能实现与会计分析的结合。
(四)会计分析客体有待明确
会计分析客体是金融机构向人民银行提供的会计财务资料,即会计报告和相关资料。会计报告指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业务状况表等主表以及附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相关资料是人民银行认为必要的资料。目前,相关法规对什么是“必要”、什么情形或程度下才是“必要”、“必要”涉及哪些内容等还没有予以明确。
二、做好对金融机构会计分析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培养符合会计分析工作需求的综合人才
为会计财务部门配备一批既有会计理论和金融知识的青年力量。选派一批业务骨干到金融机构一线部门开展交流学习,深入了解金融机构会计核算流程,为开展会计分析打好实践经验基础。举办培训班,集中对会计分析人才开展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监管政策及通用绩效评价方法,如商业银行内部监管评级基本方法、国际通用的CAMEL评级体系、《第三版巴塞尔协议》以及《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等专业培训,提高分析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建立会计分析奖惩机制
加强会计部门与金融机构对口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对金融机构故意迟报、拒报行为采用必要的处罚措施。将金融机构配合开展会计分析工作情况纳入人民银行开展的金融机构综合评价考核中,建立起会计分析奖惩长效机制。
(三)拓展会计分析方法
建议利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把计量经济学方法引入会计分析当中。不同时期、不同金融机构的会计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可以建立面板数据,形成立体矩阵,同时交叉进行截面数据分析和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经济数据模型是采用数学语言将复杂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经济实质抽象出来而组成的简单数学方程,它具有很强的实证性,可以用来解释数据关系和预测未来变化。
(四)明确报送资料范围
除“报送通知”列举的会计核算制度、会计科目表及会计使用说明、重大会计改革事项的相关资料等内容以外,至少还应该报送以下内容:会计政策变更,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会计调整事项,会计内控和财务制度,会计报告格式和内容变化说明,或有事项、表外披露事项,重大财产损失处理,IPO审计过程中会计事务所采用的审计标准、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建议审计调整事项,资产评估事项,审计前后会计报告变化说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