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艳
【摘要】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背景在于我国迈入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实路径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著力解决新矛盾与新问题;价值实现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系统梳理和解读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基本方法和价值旨归,为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撑和实践层面的遵循。
【关键词】新时代;经济体制;新矛盾;人民观
一、引言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以中国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为实践背景,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实践路径,以保障人民利益为根本价值准则,沿着“背景梳理--路径探讨--价值归属”的逻辑思路,回答中国经济发展“怎么看、怎么干、为谁干”的根本问题。把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与新时代人民需求和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体现着强烈的问题导向意识和崇高的社会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有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这三大逻辑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为此,本文从新时代经济发展体系与高质量发展模式着手,分析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背景、现实路径和价值旨归。
二、本体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背景在于我国迈入新时代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判断是十九大报告的逻辑起点和亮点。这一重大政治判断,赋予党的历史使命、理论遵循和目标任务以新的时代内涵,是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从历史逻辑来看,“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胜利的时代。其中“承前”是指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 ;“启后”是指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把握中国未来的新发展。从实践观来看,“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时代。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历史任务。从人民观来看,“新时代”是为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民族观来看,“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从世界观来看,“新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做贡献,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努力构建人类民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要实现“强起来”的宏伟复兴目标,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21世纪的中国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世界释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大影响力,为世界其它国家的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新时代,赋予了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新的坐标与方位。
(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正确认识,表明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新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新常态的趋势和要求,顺应新常态的客观经济规律,剖析新常态所面临的挑战和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担当,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贯彻和实践“新发展理念”必须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而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宏观经济条件,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务必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满足宏观经济条件要求;二是制度创新条件,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务必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化改革经济、法治、政治制度,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制度创新条件要求。
从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到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实践运行,体现的是理论创新性先导性和实践可行性有效性的辩证结合。五大发展理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抓手和载体,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是中央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新思路。总书记在《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一文中提出五个“着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增强整体协调发展、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五个“着力”对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深邃道理作出全面透彻阐述,为全党在发展问题上提供最长远、最根本的科学指导。相比较于单纯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聚焦关注三个内容: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经济结构 从单一向不断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驱动从要素和投资向创新转变。积极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新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的结合,实现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持续、稳步、良性发展。可见,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内在起点。综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新常态的现实环境和根本逻辑中,只有持续将五大发展理念作用于“质量、效率、动力”改革系统中,才能成功跨越三大关口,缓解三期叠加严峻形势下的客观困境,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
三、方法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在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着力解决新矛盾与新问题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概念,次年1月份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重点研讨为何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办法。作为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就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央进一步强调做好五大部署,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关键在于牢牢抓住实体经济这个主战场,紧密依靠科技创新力量,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开放的理念积极参与并融入全球产业链及价值链的分工、调整与重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做到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只有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才能得以落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推动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宏远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发挥至关重大的战略意义。可以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中心和实践路径核心。
(二)着力解决新矛盾与新问题
开放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显著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继承与秉持这一特点并鲜明表现出此特征,着力研究解决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与新问题。开放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遵循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原则,基于社会实践开展经济创新活动。理论研究层面上,坚持“真理越辩越明”,不断探寻科学、理性、清晰的经济发展指导理论。实践实施层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经济活动的前瞻性与实践操作的可行性。这为脚踏实地落实十九大有关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全面部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具体而言,应着重聚焦五对主要矛盾,并妥善解决相关问题,为中国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一是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这一矛盾对于解决社会经济运营中出现的效率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已经迈入新时代,但就社会经济而言,不充分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现象依旧存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有公有资本产权制度内在体系也存在不容回避的内在矛盾,这里的矛盾既涉及到私有与公有产权制度之间的问题,也存在公有产权与具体制度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因此,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实现一场产权制度的自我革命。在基本产权制度的实施战略选择上,既要坚持做大国有资本,又要鼓励与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国有资本的发展方向是做优,非公经济的发展重点则在于“引导”。可以看出,解决产权制度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共同发展,相辅相成,良性竞争,实现新时代经济强起来的目标。
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的矛盾。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的背景下,经济结构性失衡问题不容小视。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有关供给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乡村振兴等具体经济发展目标。实现这些新目标,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当前,经济发展迅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夯实,但是社会发展失衡现象凸显。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发展相比滞后。面对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需严格明确政府市场二者职能分工。运用政府宏观调控遏制无序扩张,解决民生热点关注问题,促进经济与社会同步平衡发展。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就业,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
三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矛盾。人類社会的存在基础是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基础依赖自然资源。因此,在研究中要贯彻生态文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秉承为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服务的具体思路。当经济发展走入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模式,生态文明即会遭遇恶化进而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的矛盾问题上,要坚持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有关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不仅要坚持未来的绿色发展,还要在政策分析上确定主要导向,把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统筹起来,制定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建设规划。在利用市场经济化手段的同时加强行政监管,探索绿色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法。同时,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重视生态恶化对不同群体利益的差异化影响这一问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从利益与代价的视角,高度关注环境规制政策的“分配效应”。总而言之,经济孤立单纯发展,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破坏等后果。但是如果缺乏经济强有力的支持,不仅经济滞后,生态环境甚至会循环恶化。将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协调起来,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举措。
四是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矛盾。尽管金融危机尚未撤退的负面效应影响着经济发展,但中国经济融入国际环境构建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人均收入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原有的吸引外资的劳动力成本等经济优势目前逐步消失。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政策对中国制造业带来新挑战。在这一情势下,作为大国的中国要时势引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主动承担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责任与义务,理性应对新挑战。面对新时代国际经济环境诸多变化,关注点应落脚为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并参与规则的制定,更好地推动国内经济改革的发展与稳定。解决国内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的矛盾,将为中国自身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世界发展环境,同时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中国样板。
五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劳动者利益提升的矛盾。从提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倡导“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变化中,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日益受到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障劳动者利益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中国经济发展的逻辑价值实现就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面貌得到极大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利益的提升至关重要。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坚持共享理念,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保护人民利益即保护劳动者权益,就是将发展成果转化为民众福祉。在劳动者权益提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前提条件就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搭建劳动者权益保护平台,为其奠定牢固的基础。为保障成果共享,进一步改革分配制度,推进个税改革,制定劳动工资制度,逐渐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分配公平。
四、价值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价值实现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论断,是无产阶级政党贯彻群众路线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渊源。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政府有关经济发展系列举措的价值标尺,是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和中国经济体制内在逻辑价值的实现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十九大报告的思维红线。始终把群众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明表达,更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为民情怀的真挚凸显。“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以人民为中心从政治意义上强调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旨归,也在一定意义上规定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方向。
从四个方面解读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内涵。首先,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主体问题上的时代体现。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折射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其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最重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主体,尊重人民群众的价值利益和根本愿望。再次,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政党政治的特色。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政治既不同于历史上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区别于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政党政治建设的根本价值指向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了群众路线在治国理政中的具体体现和基本要求,也是群众路线与治国理政路线的有机结合和时代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需要清晰把握和处理几种关系:
1.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和中国古代“民本主义”、西方“人本主义”之间的区别?民本和民主内涵大不相同,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政治性、社会性差别。中国古代“民本主义”思想尽管表达出重视和关心劳动人民的主张,但从本质分析,古代社会政权从不属于最大多数的人,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少数人当家作主。所谓的“民本主义”仅是统治阶级出于维护其王权统治的一种措施,根本不可能做到为民谋福祉。西方“人本主义”以抽象的人作为理论基础,抹杀人的社会性,以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和发展为价值取向,结果不可避免会走向个人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确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人民民主专政保障人民的权利和政治地位不受侵犯并确保其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管理,出发点和落脚点自始至终都是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2.正确看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十八大以来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新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重要思想指引,是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事业中的两个不同层面。两者各有重点所指但又紧密关联。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原理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是满足发展生产力的需求,聚焦发展动力和物质基础;“以人民为中心”更多表现为理顺生产关系的要求,追求发展目的和价值指引。两者是手段和目标、过程与结果的关系。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构成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以人民為中心”并不否定和排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在充分肯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大作用基础上,对其目标定位进一步补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两者并举,共同推进。
3.正确处理“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与“兼顾到少数人的利益”之间的平衡。首先,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应有之意。作为新发展理念之一的共享发展就是最好的注解,其内涵体现在为民价值的四个方面: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这里强调的是,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而不是少数人受益。因此,从发展的价值和目的来看,如果发展的成果没有被绝大多数人所共享,或者说绝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没有得到提升,这样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更不是好的发展。发展不仅仅是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关键是发展的效果人民是否满意。其次,既要尊重和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同时也要兼顾到少数人的利益。针对少数人的特殊利益诉求,要对其进行有效甄别和区分。只要是政策和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利益,都应该受到保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区分利益中的不同情况、不同内涵和不同时代的变化加以不同保护,这才能够反映出一种制度的包容性,也能够代表在我们利益当中的共同性。再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终极目标。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十九大报告细致解读了共同富裕的设计原则,“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原则决定着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形成根本立场论,直面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坚持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实践中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遵循,于理论上回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逻辑脉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极大丰富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体系与研究内容,赋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鲜明的中国特色,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备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个历史发展阶段需要百年进程,那么非常有必要将这个历史阶段划分为不同的发展时期,因为百年进程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完全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其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也随之发生较大变化。历经4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一方面,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全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另一方面,我国人民生活已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基本解决温饱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供需矛盾凸显。需求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特点,供给尚能满足基本需求,但面向更广泛、更多元、更高标准的需求时,供给体系尚未能做出及时精准的调整与变革。解决供需矛盾一定程度上需要实现经济强国的成功转型。从依赖经济总量扩张向依靠经济结构优化转型,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型。究其根源,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单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还表现为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政府职能与市场调节有失衡的现象;经济建设与生态环保仍存在一定矛盾;生产数量与产品质量一定程度上仍然不匹配等。直面并认真对待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完善需求变化带来的各种供给结构调整的及时性与适用性,在动态中平衡好供给和需求两部分内容,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化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一矛盾。
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由之路,理清两者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加深理解当下国家经济发展新战略,找到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可能路径,不断克服新的发展压力与挑战。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重点依靠发展的质和量协调并进。高质量发展正是质与量的有机统一,通过质的大幅度提升,同时完成量的有效增长。保障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顺利迈入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非常丰富,不仅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也包含“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一方面,要反思并补偏救弊过去通过破坏生态和掠夺资源达到经济增长的做法,另一方面,应避免滑入“离开量的规定空谈质的发展”的另一个极端。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稳步增长,促进就业惠及民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同理适用唯物辩证法理论,遵循系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原理,处理好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首要内容。十九大提出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相互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四位协同的关系是函数关系,实体经济是目标,任何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都是需要纠偏的;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现代金融是血液系统;人力资源是基础和前提。这个函数关系清晰指明我國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即现代化产业体系可以定义为:更多利用现代金融、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作用,发展实体经济。这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物质基础。构建四位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之一在于均衡虚实经济两者的关系。一是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建设实体经济,提供价值较高的产出,实现供给侧的结构均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实体经济产品质量。二是通过创新现代金融模式发展虚拟经济,增加优质资产供给,将更多的优质资产供应社会投资和理财的需要,压制资产价格。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物质基础。十九大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攻供给体系质量。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成为核心指向。真正的质量变革应以人民最关心的健康、质量、安全、价格、诚信等消费领域为中心,应以满足人民消费升级需求为目的。按照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工业体系的制造大国,但制造大国并不等于制造强国,与日、德等制造强国相比,我们的落差仍然很大。低质量产品和高质量产品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低质量产品过剩但同时高质量产品不足。面对居民消费类型由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变升级的现状,企业自主创新机制缺失,迎合居民口味的内需市场尚未培育建成。大量低价低质、高价低质、假冒伪劣产品的现实存在把品质型消费者群体推向进口产品一方。发生在2013年的“钱荒”暴露的不单是金融体系自身的问题,更是实体经济困境日益加剧的反映,实体经济只有摆脱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才能为我国经济的后续发展开辟新的路径,真正解决我国经济结构性供需矛盾。因此,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实体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关键选择。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研判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唯有对这一社会矛盾做出客观判断和科学分析,才能从理论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问题做出系统解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既立足于解决好需求和发展之间的矛盾,又致力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深刻揭示出中国基本国情的新内涵、新特点和新变化,为制定新时代发展战略和全面深化改革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五、结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秉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表述体系和理论构架,秉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生产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识到整体性规律把握,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分析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判断,从生产分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深化认识,无不彰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思路与思想指引。作为一个逻辑缜密、内容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根本立场、发展理念、发展思路、主题主线、内外关系和工作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和建设规律,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引领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深度融入、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张沁悦,马艳,刘诚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内在逻辑[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8(2):4-16.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3]从理论视野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意义[EB/OL].[2019-11-26].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9/1202/c40531-31486038.html.
[4]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5).
[5]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提出五个“着力”[EB/OL].[2019-5-16].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516/c164113-31088398.html.
[6]贾华强.如何高效实现现代化经济体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18-15.
[7]程承坪,胡姜.中国经济奇迹探析——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J].河北学刊,2018(3):129-141.
[8]罗建文.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大逻辑”[J].理论探讨,2018(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