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丽萍,夏洁
(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山东 威海 264200)
儿科患者年龄较小,在临床治疗中容易受到沟通困难、身体抵抗力较弱、心理不成熟等因素影响,出现哭闹等抗拒现象,影响临床治疗。比如,由于患儿对疼痛的敏感度较高,在抽血化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时容易出现过激反应,易使家长产生负面心理情绪,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甚至造成医患纠纷[1],因此,必须采用适合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以此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2]。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儿科临床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护理对象,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10岁,平均(5.8±1.4),消化系统疾病例15,呼吸系统疾病例21,其他系统疾病4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11岁,平均(6.0±1.2)岁,消化系统疾病例14,呼吸系统疾病例22,其他系统疾病4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P>0.05,可进行比较。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包含健康宣教、病情检测、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和环境护理等基础护理[3]。
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具体措施:①患儿入院后提供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一些患儿对吃药、打针会出现莫名的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进入医院这个陌生环境会加剧这种负面情绪,出现恐惧、焦躁现象[4]。护理人员针对这种情况,提前将病房布置成采光和通风良好、整洁、柔和的舒适环境,并放置玩具、漫画书、画板和电视等娱乐性工具[5]。定时进行通风消毒,并保证病房安静,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抵触情绪[6]。②护理人员保持良好服务态度,使用温和语言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并通过与患儿亲密接触加深情感交流,比如抚摸、拥抱患儿,为儿童讲故事,赠送糖果、小玩具等等方式[7],获得患儿和家长的信任,并向家长详细说明病情,取得家长配合,共同诱导患儿配合治疗,以此完成各项相关操作。③患儿住院后,护理人员向家长详细说明饮食、用药等相关细节,告知疾病治疗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护理[8],并解答患儿家属疑惑,纠正其错误认知。同时也应该关注家长的心理状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消除家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疑虑,促其正确对待治疗,不要因为个人情绪延误患儿治疗时机,避免出现医患矛盾[9]。④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并通过观察其面部表情和询问等方式,掌握患儿病情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处理,并调整治疗或护理方案[10]。⑤患儿与成人不同,在静脉输液方面需要给予人性化护理,年龄越小静脉输液速度越慢。对于小于3岁患儿,静脉输液速度保持在4~6滴/min;对于4~8岁患儿,静脉输液速度保持在6~10滴/min;对于8岁以上患儿,静脉输液速度保持在10~15滴/min。患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器官功能不成熟,所以静脉输液滴速不能过快,否则容易加重心脏和肺部负担,出现心衰和肺水肿等不良反应[11]。
观察两组患者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护患沟通效果、护士专业技能、病情掌握程度、问题处理能力和责任病房管理几项指标评分,评分标准使用医院自制护理质量评分表进行确定,由护士长、主治医师和患者三方共同打分[12],每项总分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理想。
观察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率,评分方式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确定,由患者根据主观感受打分,总分为100分,其中≥90分为满意,70~89分为一般满意,而评分<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分)
观察组满意率为95.00%,对照组满意率为8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方式满意率对比[n(%)]
随着人们护理意识和理念变化,常规护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而优质护理作为一种建立于人本理念基础上被广泛认可的全面、个性化护理模式,可通过对患者心理、生理、环境等方面思考,为其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13]。优质护理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愉快心理感受,以此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落实各项具体护理措施。儿科患者主要为年龄不足12岁患者,其身体防御能力不足、病情变化较快、配合度低,通过有效护理可促使患儿配合治疗,利于加快其病情恢复[14]。同时由于患儿心理不成熟,对外界认知能力不强,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依从性较低,除了医护人员通过营造温馨环境、心理护理等方法减轻患儿不良情绪,还需要借助家长的积极协助和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15]。比如在打针和输液过程中,患儿血管不好找而出现多次扎针的情况,就容易引起患者家长的气愤和不满,这就需要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一些患儿在睡觉时会翻身、乱动,需要病床安置护栏,防止患儿从床上摔到地上,出现严重后果[1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评分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说明对患儿进行临床护理中,与常规方式相比,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既可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又可获得患儿家属认可,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中通过对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更好地提升对各个护理细节控制,弥补常规护理中不足,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医疗服务,利于加快患儿恢复速度,临床应用效果更佳,具有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