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剑,吴文清
(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感染性休克指的是由于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的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症伴休克,严重感染患者常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革兰阴性菌感染[1-2]。感染性休克患者在病发时会对机体各器官等造成影响,致使器官内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体内代谢紊乱以及器官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3-5]。测量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对患者补液治疗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准确预估容量反应性可有效帮助降低患者肺水肿以及心力衰竭出现的几率,保证患者安全。下腔静脉属于容量反应性较高的血管之一,当患者出现感染性休克时,患者的血管内径随着血容量增加而出现变异。本文针对超声监测下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感染性患者的容量反应关系做出实验分析,具体实验内容如下文所示。
选取本院于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35~70岁;对照组30例,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0~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皆经由临床检查确诊为感染性休克患者;两组患者皆采用控制性机械通气治疗;两组患者皆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现象;本次实验所有参与患者及家属皆知情本次实验内容并自愿积极配合实验,同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收缩压皆低于100 mmHg,患者心跳次数1 min内超过100次,排除患有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出现心搏骤停患者;排除妊娠期以及产妇,排除下腔静脉回流出现障碍患者。
将进行容量反应实验后,出现容量反应的患者分为实验组患者,未出现容量反应的患者分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彩超对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进行观察,检查时,指导患者需采取平卧位,将超声探头于患者右肋下探入做纵向对患者下腔静脉进行监测。对两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严格监控,正常自主呼吸的患者,其在呼气时肝静脉端下腔静脉的直径为1.5~2.5 cm,注意下腔静脉的直径及其变化。
针对两组患者检查后的静脉变异度以及血流指标,观察患者容量反应性。两组患者静脉变异度包括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以及中心静脉压变异度;血流相关指标包括脉压差变异度、心脏指数变异度、每搏量变异度、舒张压变异度以及收缩压变异度。针对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容量反应进行监测,将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脉压差、心脏指数、每搏量等指标的变异度进行关系比较。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针对两组患者进行容量反应后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血流相关指标的变异度进行对比。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和血流相关指标变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流指标以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比()
表1 两组患者血流指标以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比()
在实验结果中RVI>0.5,因此患者对液体治疗存在反应。将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脉压差、心脏指数、每搏量等指标的变异度进行关系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明显与脉压差、每搏量心脏指数以及收缩压的变异度呈正比关系,计算P<0.05。与舒张压及心脏指数的变异度并未呈现出太大的关系,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感染性休克也可称为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临床目前发现的病因可分为3个类别:①病原菌:临床常见的致病细菌一般表现为革兰阴性菌、不发酵杆菌、脑膜炎球菌以及类杆菌等,如患者发生腹腔感染以及肺炎等可能引起患者发生休克症状;②宿主因素:表现为患者本身自带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器官移植等患者,患者在长期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存在可能引发感染性休克的危险;③特殊感染性休克:即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是由于细菌毒素引起的严重症候群,但近几年内有报道称此类感染也可由链球菌造成[6-8]。感染性休克患者在严重时期存在引发心力衰竭的危险,因此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和对其容量反应的评估至关重要[9-12]。重症超声是目前检测感染性休克患者下肢静脉内径变异度最常见的检测方式,在重症患者容量反应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3-14]。据相关文献调查显示,重症超声用于评估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具有检查快、操作简单、无创以及可重复的优势。当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后,患者容量负荷过大,患者下腔静脉变异度随之变少,证明,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中,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具有较高的预估价值。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中进行早期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的检测可避免有创检测,准确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容量不足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患者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实验将本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在超声监测下针对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血流各项指标变异度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发生容量反应的实验组患者各项变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血流动力学部分指标变异度呈正比关系,由此证明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与患者的容量反应具有一定的关联,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患者的治疗方案。同时声像图发现下腔静脉直径能够随呼吸而变化,该直径变化能够准确反映患者对容量治疗的反应性,下腔静脉直径变化>50%。说明该患者很有可能处于低血容量状态;下腔静脉直径变化<20%,该患者很可能对容量治疗没有反应。在邢雁彬[15]的实验中,将其收治的86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86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有反应者45例归为R组,无反应者41例归为NR组,实验数据表明,R组下腔静脉直径与NR组相比显著较小(P<0.05);补液前R组RVI值显著较高(P<0.05),而补液后明显降低(P<0.05);RVI与ΔCI呈正相关,对预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敏感性为0.837,特异性为0.695。由该学者实验数据证明,在超声检查下,检测下腔静脉呼吸变异指数与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呈正相关,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反应性。
综上所述,在超声监测下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的监测能够对患者容量反应做出及时的评估,利于后续对患者治疗,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