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效果

2020-10-19 15:54孙琳琳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5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

孙琳琳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技术在诊断治疗消化道早癌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诊断治疗的疑似消化道早癌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白光内镜)进行诊治,观察组使用消化内镜技术,对比两者患者的疾病确诊准确度以及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诊断准确度高于对照组,而且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均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在诊断治疗消化道早癌中积极意义较大,降低了疾病对患者的危害,在临床中应该积极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5-212-01

消化道早癌是很多人容易患上的疾病种类之一,尤其是消化道肿瘤高危人群,一旦细胞出现恶性病变,就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对此就需要医院做好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1]。在临床中,消化道内镜的检查方法比较准确,而且在消化内镜的辅助下能够确定肿瘤的范围和切除尺寸等信息,将肿瘤准确的切除,提高手術治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诊断治疗的疑似消化道早癌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男患16例,女患14例,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5岁和38岁,平均年龄为(50.9±3.5)岁,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分别为6.5年和0.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5±0.7)年;观察组:男患17例,女患13例,年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66岁和37岁,平均年龄为(50.8±3.6)岁,最长病程时间和最短分别为6.6年和0.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3.6±0.8)年。患者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没有太大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同意使用消化内镜、白光内镜进行疾病的诊治,同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患者家属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传统内镜技术)进行诊治,白光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组织进行活检,确定患者的病情。治疗中,使用放大内镜对患者的消化道血管、粘膜等部位检查,根据检查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消化内镜技术,使用NBI对病变组织检查,包括消化道粘膜、微细腺管,对消化道早癌和胃肠道肿瘤判断浸润深度,确定病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切除的尺寸[2]。

1.3指标观察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准确度,计算符合率,符合率=符合例数/总例数×100%,数值越大,说明疾病诊断的准确度越高。

诊断标准:根据消化道早癌的定义进行疾病的诊断,内镜检查治疗中,出现不抬举征或者病变组织进入到粘膜下层,诊断有误;手术之后,病理报告癌组织没有进入到粘膜下层,诊断正确。

1.3.2在手术以及治疗的过程中,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时间越长,说明治疗效果越差。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当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符合率为93.333%,对照组为73.333%,组间数据相差较大,两组数据存在统计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2.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2.4±10.8分钟、14.2±2.6天,对照组为180.2±12.5分钟、19.5±2.8天,组间数据相差较大,t=9.217、7.597。P=0.000、0.0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近些年中消化道早癌患者的确诊人数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医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疾病研究的不断加深。该疾病对患者的伤害非常严重,对生命健康威胁巨大,而且致死率较高,对此就需要做好医院做好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在临床诊断治疗中,消化道内镜技术发挥着非常大的价值,临床使用广泛。

消化内镜可以通过超声或者X线对消化道以及消化器官进行检查,形成对应的图像,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和依据。当然消化道内镜的分类有很多,包括对具体器官的检查以及腹腔镜等等,在临床诊断中对消化道早期肿瘤疾病有很好的实际价值,能够完整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结构以及黏膜的变化,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诊断[3]。此外消化道内镜在疾病的治疗中也有很高的价值,能满足治疗的要求,临床治疗情况上看,安全度较高,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非常小,在临床中得到了医学人员以及患者的认可。

本次研究发现,消化道内镜技术能够提高消化道早癌的疾病诊断准确度,而且在治疗中也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对患者来说意义较大,所以在临床诊断以及治疗中,应该积极进行技术的推广,更好地保护人们的健康,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学伟.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38-38.

[2]王凯悦,刘丽.放大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17,32(11):929-933.

[3]董欢,王欣,王娜.色素内镜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荟萃,2017,32(11):934-938.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
舒适护理在消化内镜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消化内镜诊疗中引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
内镜治疗消化内镜诊疗相关性穿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无缝隙对接护理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观察
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预后效果分析
消化内镜在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中的价值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