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过程中主动应变与被动应变分析

2020-10-19 12:33安雪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访谈

安雪

摘要:访谈过程更像是思维的战场,对于访谈者来说,主动应变是转变自己的“进攻”思路,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提问,从而把握访谈场上的主动权;被动应变是在被动提问、突发状况等不确定的干扰下,当访谈者处于被动局面时,如何能够变被动为主动的必备素养,本文以《面对面》一期作为参考案例,通过内容分析方法对访谈过程中的主动应变与被动应变进行讨论。

关键词:主动应变;被动应变;访谈

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前,工侧芜、G8、OECD等国际组织或科学家提出了多个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有关方案,尤其是在IPCC、G8方案中,对发达国家规定了减排的具体的目标,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但是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认为,这些看似公正,似乎是在照顾发展中国家的方案确实暗藏玄机,在这一背景之下,柴静采访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就“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展开激烈的交锋,本文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过程当中受访双方的话语分析,浅谈主动分析与被动分析的特点及应对方式。

一、内容分析

如果将访谈过程比作两个人的思维战场,以访谈者为主视角,那么“避实击虚”是主动应变,访谈者通过主动思考提出问题,把握访谈场上的主动权,而“空手接白刃”是被动应变,在一些列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之下,当访谈者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时,就需要思考如何变被动应变为主动应变,重新主导访谈场,本文将通过三轮话语分析,明确其特点。

例1:

柴静:如果它模拟计算出来的数据是可信的话,那不也是一个依据吗?

丁仲礼:你怎么知道它可信?

柴静:我们几乎是信仰所有实验室里计算数据……

丁仲礼:它不是实验室,它是计算机,你怎么知道它可不可信?

柴静:我们当然知道科学界有支持和反对的声音,但是给我们的印象是ippc这样的一个研究组织,它也是各国的科学家拿出一份报告,而且也是因为有这个报告做基础,全世界的国家会到那去开一个气候的大会,所以给我们的印象是,它是给了主流科学界的认同的。

丁仲礼:科学家有主流吗?

柴静:我们对于主流的理解是……

丁仲礼:科学是根据人多人少来定的吗?是根据真理的判断。

一一《丁仲礼: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

在这轮对话当中,仅从问题设置似乎很难判断谁是访谈者,谁是受访者,丁仲礼的疑问句更多,而柴静似乎一直在对丁仲礼抛出来的问题进行回答,作为访谈者需要引导访谈过程的推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丁仲礼占据了场的主导权,而柴静在这个过程当中,多次没能完成完整的回答,处于一种被动应变的局面。

例2:

柴静:现在除了IPPC这个方案以外,不是一共有7个方案吗,有没有一个是……

丁仲礼:没有一个,IPPC的方案还是最好的,其他的方案是越来越黑。

柴静:您现在是直接指责IPPC?

丁仲礼:对,为什么不能指责?科学就是可以批评的,既然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要承受住人家的批评,我在《中国科学》写的文章,我就是直接批评工PPCo

柴静: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辞是很激烈的,有这么严重吗?

丁仲礼:那你算账,假如我告诉你,中国今后从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

柴静:科学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激烈的带有强烈色彩的字眼,您觉得是否合适?

丁仲礼:你批评他们的方案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所以我必须用非常激烈的语言引起别人的重视。

一一《丁仲礼: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

在第一回问答中,“现在除了IPPC这个方案以外,不是一共有7个方案吗,有没有一个是……”是一个初级问题,丁仲礼回答说“没有一个,IPPC的方案还是最好的,其他的方案是越来越黑。”接下来的次级问题中,柴静没有顺着丁仲礼的回答,询问“为什么说其他方案越来越黑”的问题,而是从另一个方面发问“您现在是直接指责IPPC?”这是次级问题,同样也是一个诱导性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一個主动应变,把握了访谈的主导权,柴静接下来提问说“而且我看到您的措辞是很激烈的,有这么严重吗?”这属于极端封闭性问题,一般访谈者的回答会从对立的两个方面进行回答,“有这么严重”或者“谈严重言之有过”,但是丁仲礼并没有这么做,他反过来占据主导权反问柴静“那你算账,假如我告诉你,中国今后从2020年以后,每年花一万亿人民币,去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公平不公平?”因此,柴静从主动应变转变为被动应变的状态,但是柴静采取“避实击虚”的方法,避免回答丁仲礼具有强烈引导性的问题,继续发问“科学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激烈的带有强烈色彩的字眼,您觉得是否合适?”重新把握住了场的主导权。

例3:

柴静:您看您是研究古气候的,都是一直很专业的科学家,但实际这次气候谈判,您一直在做政治解读,甚至提出很多的方案和策略,别人或许会对您的身份提出一定的疑问,您觉得适当还是不适当,您觉得呢?

丁仲礼:你是说我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这后面的政治?

柴静:这倒不是,他们可能觉得,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该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这个前提下制定方案。

丁仲礼: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证联合国的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

一一《丁仲礼:什么是公平的减排方案》

在这轮对话当中,柴静发问丁仲礼,他的身份是否能够适合他做这样的政治解读,这样极端封闭性的问题本身会对受访者施加一定的压力,倘若丁仲礼对极端封闭性的问题给出是或否的回答,柴静将仍旧主导访谈场的主导权,但是丁仲礼作为思辨型的选手,对柴静进行了反问,压力的反掷需要访谈者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

二、结论

话语分析中,似乎丁仲礼的场屡屡压过柴静,然而在这场思辨的过程当中,界定输赢的标准并非谁抢占了上风,而是访谈者是否能够深入挖掘受访者的观点、态度、思考、立场。柴静在把握访谈脉络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了事件的背景信息、国际态势、个人看法与意见,不失为一场成功的访谈。

猜你喜欢
访谈
近20年国内少数民族妇女口述史研究综述
刘再复访谈录
第二语言教学中常见的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学生前概念的几种方法
访谈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研究
自主学习中心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动机:一项访谈研究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问题研究
基于Blackboard 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应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赵葆康访谈录